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学理论》2016,(1)
缅甸是我国西南边境上重要的邻邦之一,由于缅甸重要的战略位置及丰富的资源,各大国都积极改善与缅甸的关系,加强合作以期扩大在缅甸的影响力,进而为掌握在亚太地区的主导权增加筹码。虽然其他大国与缅甸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中缅之间的合作,但缅甸对于中国的重要性却是无可替代的。中国应根据现实情况采取理性政策,改变对缅外交的方式与策略,在彼此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实现互利共赢,两国建立一种和而不同的双边关系。  相似文献   

2.
冷战结束之后,中国国家安全日渐增强,为中国对其总体外交安全战略进行重大调整提供了客观环境。中国基于自身所处安全环境的认识和对威胁来源、种类的判断,提出了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作为新形势下指导国家交往的新原则,它将推动中缅关系取得新发展,同时对中国周边外交产生重要影响,有助于打消对"中国威胁论"的焦虑,取得包括缅甸在内的周边邻国的信任。中缅两国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既存在广泛的合作空间,也存在许多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挑战,要求中国与缅甸加强在安全问题上的对话和合作,探索应对新形势下安全挑战的新观念、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1988年缅甸军政府接管国家权力后,美缅关系恶化,美国撤回驻缅大使,将使馆降为代办,并对缅甸实施严厉的制裁,以期迫使缅甸改变政治体制。然而20多年过去了,制裁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反而使缅国内反美情绪高涨。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推行"巧实力"外交及"重返亚太"战略,恰逢缅甸国内进行"民主化"改革并有意与美接触,美国调整对缅外交顺势进行。从奥巴马政府调整对缅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入手,总结归纳其特点。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5,(12)
中国远征军是一只由国民党政府组建的,协助英美军队在缅甸对日作战的部队。从1942年初到1945年初,三年的时光里中国远征军先后两次入缅作战,投入总兵力40万余人,伤亡约14万人,并最终抵挡了侵缅日军的铁蹄,在帮助英美军队取得了对日胜利的同时,重新打通滇缅公路,疏通了国内与外界联系的"抗战大动脉"。中国远征军的入缅对日战是整个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第一次在国外的抗战经历,不但提升了国威,更对国内抗日战争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跨境民族国家认同事关国家安全,边疆安宁和构建和谐边境。通过德宏州中缅边境跨境民族国家认同现状和对策研究,能促进德宏州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确保云南省"桥头堡"战略黄金口岸建设实施和构建德宏州中缅和谐边境,从而达到"以邻为善,以邻为伴",[1]睦邻友好,安邦治国的理念。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李先念即将于三月四日至十五日先后对缅甸和泰国进行国事访问。这两个国家都是我国的近邻,具有历史悠久的亲密友好关系。李主席此行的目的,是为了增进了解,加深友谊,发展互利合作,并学习两国人民建设国家的有益经验。这次访问将为中缅、中泰的传统友好关系增添新的活力。 缅甸人民亲切地称呼中国人民为“胞波”,意为同胞兄弟。自远古时代,缅甸人民就把中缅人民当作太阳神的后裔,是一母  相似文献   

7.
希拉里·克林顿访问缅甸,是美国国务卿50年来首次访缅,在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宣示下,此访被赋予别样含义。  相似文献   

8.
“胞波”情谊是中缅两国人民在长期的友好交往中所结成的一种特殊的友情。随着两国领导人的频繁互访和人民间的亲密交往,这种亲戚般的友情正在不断向前发展。十月底,缅甸总统吴山友对我国的访问,把中缅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和人民间的“胞波”情谊推向了新的高度。 吴山友总统在访华期间反复强调,他这次是来会见老朋友,结识新朋友,是为增进缅中友谊而来。李先念主席在欢迎吴山友总统的宴会上重申,发展同缅甸的睦邻友好关系是我国坚持不渝的方针。  相似文献   

9.
能源供应的及时与充分是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基础,而保障石油供给安全是保障能源安全的核心问题.中国石油的需求、油源和运输问题决定了建设中缅输油管道的必要性.管道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不仅能够改善我国的石油安全现状,还能均衡国家的经济布局、优化我国当前的国际地缘格局.  相似文献   

10.
佟伟 《侨园》2014,(6):26-26
早就听说在云南西部中缅边境的高黎贡山,有一种"神兽"——白眉长臂猿数量比大熊猫还稀少。它们是人类的近亲,也恪守一夫一妻制,对爱情忠贞,一旦结合就终生厮守:它们武艺超群,在林中跳跃飞行的距离达十多米远;它们擅长歌唱,旋律起伏宛转,数里外可闻其声;它们还给人带来好运,被当地人称为"舞动的精灵"。最近,我怀着猎奇心理,和几位朋友从辽宁去了那里。  相似文献   

11.
王娜 《理论视野》2012,(4):60-62
中美军事关系是中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美建交30多年来,两国军事关系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目前,美国对台军售、战略互信难以建立、突发事件频繁干扰是影响中美军事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中美军事关系呈现军事关系从属于政治关系、交流层次在低水平徘徊和美国在双边军事关系中占据主动地位等特点。虽然中美双方在维护全球战略稳定和亚太地区安全、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等领域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但是中美两国之间的战略分歧仍将长期存在,未来两国军事关系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和变数。  相似文献   

12.
方雄普 《侨园》2001,(2):7-9
1999年2月初,因为工作的需要我到缅甸的仰光,而且一住就是一年多,其间结识了不少缅甸的华人朋友,也到过其它的一些城市,并且阅读了很多当地有关华人的资料,于是对缅甸的华人社会有了一些了解,便记述下了以下一些文字。缅华社会的历史轮廓中国人移居缅甸可以分为陆路和海路两条途径,论时间,陆路还早于海路。 1948年缅甸独立后不久,对华侨规定了几个不,即不能参加选举,不能担任公务员,不能把不动产赠予非缅籍子孙或售予非缅籍人士。应该说,独立后的缅甸作出上述规定是合理的,因为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会加强对外侨的管理。但这些条例对华侨社会并没有实质性的影响,例如不能参加选举,不能担任公务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3,(35)
中国与缅甸国土接壤,交往历史长达两千余年,两国人民自古以"胞波"(兄弟)相称。中缅交往始于秦汉,历朝各代各有发展,但在清缅战争之后,两国友好关系以及互市贸易均到达顶峰。邻国关系一直是学者关注、研究的热点,研究清缅交往的学术成果众多,关注焦点大致集中在缅甸华侨、宗藩关系、清缅战争、贸易关系、文化交流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毫无疑问,欧盟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政治经济实体,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此同时,中国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和政治影响力的扩大,欧洲传统大国们越发重视与中国的关系。从经济层面看,中国与欧盟一直积极发展全方位合作。从政治层面看,中国与欧盟虽然寻求自身的利益,但承担着共同的国际责任。当今世界,美国的霸权主义与单边主义行为已经损害了中国与欧盟的单方和共同利益。而中国与欧盟都希望在合理、和平的秩序下寻求自身利益。因此,塑造多极的趋势来均衡美国的强权将会成为中国与欧盟政治交往中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5.
五月四日,七十四岁的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主席吴奈温对中国进行第十二次访问,这个纪录在国际交往中是罕见的,它生动地反映了中缅两国“胞波”情深。 对吴奈温的来访,中国方面完全按照接待老朋友的方式安排。没有多少“宫式”——没有鸣放礼炮,没有检阅仪仗队。但是在内容上,规格之高令人瞩目。两国领导人的多次会见,推心置腹的交谈,为中缅两国传统友谊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6.
刘恒苹 《党政论坛》2013,(23):30-31
中共十八大报告在处理和发达国家关系时提出“我们将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关系,拓宽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谈及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作为当今世界最为重要也最具影响力的一对大国关系——中美关系实乃重中之重。在当前的国际战略格局中,中美两国间的任何纠葛,  相似文献   

17.
说起世界上著名的大峡谷,人们自然会首先提到被誉为世界第一大峡谷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可是作为世界第二大峡谷的怒江大峡谷,却鲜为人知。怒江大峡谷之所以“养在深闺人未识”,看来与它的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它位于云南的最西部,就象一条长长的带子挂在中缅边境上。这条“带子”东边是碧罗雪山,西边是高黎贡山,海拔一般在3000至5000米之间。两山夹峙中的怒江,在中国境内长1540公里,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南麓,奔腾直下缅甸入印度洋(缅境内叫萨尔温江)。它的位置太僻远了。  相似文献   

18.
方雄普 《侨园》2001,(4):13-15
缅甸60年代的排华事件,来势猛,冲击大,涉及面广。1971年,奈温访华,中缅关系才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9.
政治任命文官与常任高级文官关系的研究,本质上是政治与行政关系问题在公共人事行政领域的集中反映。美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和细致的研究。本文拟对当前美国行政学界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简单综述,以加深对美国公共人事行政领域内政治与行政关系的认识与理解。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东北亚地区可以说是受到影响最大地区之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不仅会为世界经济创造出新的成长动力,也会作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大国为东北亚地区乃至世界和平与繁荣做出贡献。韩中两国进一步发展两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面向未来、合作创新、互相尊重、共同繁荣,必将会对这一地区的繁荣与稳定做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