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李修文的长篇小说《滴泪痣》讲述了“我”和蓝扣子字字泣血的爱情故事 ,除此之外 ,故事中的其他人物的命运遭际和心路历程也都通过“悲情”二字得以展示。在这个曲折的爱情故事的背后 ,透露出含有死亡气息的悲凉 ,暗示了作者对人物悲剧命运之后的心理内容深刻的洞察。在小说中 ,爱情悲剧是由人物的悲剧性格和宿命意识支配的 ,它们不但提供了人物的行为动因 ,成为故事的推动力量 ,而且成了作品叙述的主线。“悲剧”或“宿命”是人物思考问题的出发点 ,通过主体先入为主的心理作用 ,客观事物被蒙上了一层“悲”的主观色彩。从而成为左右人物命…  相似文献   

2.
由旅居美国纽约的北京人曹桂林所写的《北京人在纽约》,1991年由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 自传体小说《北京人在纽约》,既有作者自己在美国的生活经历的写照,又有虚构和想像的悲剧故事,万万没有想到,作者在书中虚构的新移民美国梦的破灭,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却在作者自己的家里得到了验证。 畅销书名噪一时 曹桂林在书中叙述了美国新移民如何艰难地白手起家,开办针织品公司,创业后不久,公司破产女主人公被送进疯人院,女儿被杀害的凄凉故事。此书一出版,很快就在中国大陆成为轰动一时的畅销书。  相似文献   

3.
《辛白林》是莎士比亚后期的四个传奇剧之一,另外三个是《冬天的故事》、《暴风雨》和《泰尔的亲王佩力克里斯》。关于《辛白林》一剧的结构问题,国外长期以来争论较大,国内评论界鲜有涉及,本文试图就这一问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自十七世纪初莎士比亚戏剧全集出版以后,人们通常根据戏剧冲突的类型,将莎氏三十七部戏分成三类,即主要人物有个大团圆结局的“喜剧”,主要人物有个不幸结局的“悲剧”和取材于历史事实、按时间顺序组织情节的“历史剧”。到了十九世纪以后,一些莎评家发现,有些戏,尤其是莎氏后期所写的几个戏,既不能简单地划为喜戏,也不能看作悲剧,因  相似文献   

4.
王悦 《法制与社会》2012,(27):30+35
与1994年施行的《劳动法》相比,《劳动合同法》扩大了保护劳动者的力度,对于调整劳动关系方面规定更为详细具体,也更加具有可操作性.本文从《劳动合同法》鼓励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强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扩大了经济补偿的适用范围三方面就《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制度的完善进行了分析,认为《劳动合同法》通过这样的驱动机制和惩罚机制,调动起了劳动者保护自己合法劳动权益的积极性,也使得用人单位的违法成本大幅度上升,使得他们不敢轻易违法.同时,还结合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就《劳动合同法》带来的思考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郭建 《法律与生活》2010,(15):52-53
历史悠久的悲剧 中国传统戏曲中最著名的悲剧可以说是《窦娥冤》。这部名剧由元代作家关汉卿创作,剧目名称为杂剧《感天动地窦娥冤》。故事梗概是这样的:书生窦天章,因无力偿还蔡婆的高利贷,把七岁的女儿窦娥送给蔡婆当童养媳来抵债。  相似文献   

6.
郭建 《法律与生活》2009,(19):58-59
靠年金生活的房客 巴尔扎克的名著《高老头》,通过痴心父亲高老头,在被榨干了最后一点钱财后,被两个女儿抛弃,最后痛苦死去的故事,描述了“崇高的父爱”在金钱下的异化,演化为泯灭良心,灭绝人性的悲剧。  相似文献   

7.
不寻常的死罪莎士比亚的《一报还一报》(亦译为《量罪记》),改编自一部意大利悲剧(《普洛莫斯和卡桑德拉》,不过,莎士比亚将这个故事装上了一个喜剧的结尾。故事是说维也纳的一个少年绅士克劳狄奥,因为与女友未婚先孕,被本城摄政安哲鲁判处死刑。克劳狄奥的姐姐依莎贝拉去向摄政求情,被摄政要求做其情妇才可赦免克劳狄奥。幸好有出外微服私访的本城公爵在暗中调度,让被摄政拒婚、摄政原来的未婚妻顶替依莎贝拉去和摄政幽会;又安排将另一个死囚处死,顶替下克劳狄奥。  相似文献   

8.
《源氏物语》是日本中古时期的一部长篇小说,其作者是被称作"紫式部"的一位女性。全书主要表现了主人公光源氏伴随着情感纠葛的一生。并通过此,塑造了完美的光源氏和众多性格各异的女性形象。而且,实际上,书中的女性在故事的展现中起到了更为重要的作用,而书中通过各个不同女性的悲剧无不反应了当时社会制度下女性地位的卑微。所以,本文认为《源氏物语》的创作实际上是对当时日本社会妇女地位的深刻描述。  相似文献   

9.
《中国律师》杂志在广大读者的关爱下,走过了不断成熟、不断发展的20年,这20年里。有挫折、有喜悦,有经验也有教训。在20岁生日之际,本刊将陆续刊登曾与《中国律师》杂志结缘的人们心中难忘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回顾过去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10.
《中国律师》2012,(1):61-61
为了践行党中央对文化建设的要求,丰富律师文化,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出资筹拍30集电视连续剧《律师所的故事(暂定名)》,现在剧本大纲初稿已经完成。2011年12月10—11日,岳成律师事务所在凤山温泉度假村举行《律师所的故事(暂定名)》故事大纲研讨会,知名导演、编剧及相关专家学者共20余人应邀出席,对该剧故事大纲进行了讨论。《律师所的故事(暂定名)》为正剧,力求用真实案例、法律知识和经常发生在人们身边的法律问题等,再现律师工作、学习、生活、成长中的酸甜苦辣。通过塑造中国律师的正面形象,让人们感受到中国律师是我国民主法治的建设者、公平正义的捍卫者、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维护  相似文献   

11.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的制定凝聚了一代法医临床司法鉴定理论界和实务界专家的心血,它的实施能够规范和统一我国的残疾鉴定标准.与现行的其他同类标准相比,《伤残分级》对于残疾情形覆盖更加全面、分级更加合理,更便于实践操作.但是《伤残分级》的点、线、面结构特点也使得其存在无法穷尽所有损伤情形、易忽视损伤相对性等问题.笔者主要从《伤残分级》点、线、面的结构特点为视角对《伤残分级》进行了一些研究,并为实践中更好的适用《伤残分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的政法启蒙意义是红学中最重要的主题之一,百年红学记录了百年中国政法启蒙的跌宕起伏,从排满革命、民权民主、反封建与阶级斗争的启蒙,直到本世纪上升为普世价值的启蒙。《红楼梦》应当告别政法启蒙的沉重,回到人文理性与悲剧精神,回到关照人性本体和生活本身的平常人的启蒙。  相似文献   

13.
善意取得制度是世界各国物权法所确立的一种重要法律制度,传统的善意取得制度仅适用于动产,随着《物权法》的通过,不动产的善意取得制度也在法律层面上得以确定,使得善意取得制度更加完善,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保护交易安全和维护整个市场经济秩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雷雨》再现 75年前,正在上大学的曹禹先生写出了轰动中国文坛的名作——话剧《雷雨》,为后来在文坛赢得赫赫声誉奠定了基础。剧中,曹禹先生讲述了一个在当时社会中同母异父的兄妹相恋而酿出惨剧的故事。某矿场老板周朴园偶遇被他玩弄、抛弃的  相似文献   

15.
一对冤家莎士比亚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是读者们都非常熟悉的,罗密欧和朱丽叶一见钟情,可是他和她却分别属于两个世代血仇的家族,没有实现姻缘的机会。因此,莎士比亚在戏剧开始后就以一段悲伤的诗歌点明了这个悲剧的主题:"维洛那名城,有两家门第相当的巨族,累世的宿怨激起了新争,鲜血把市民的白手污渎。是命运注定这两家仇敌,  相似文献   

16.
杨积堂 《法学杂志》2006,27(3):70-72
在2005年10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新修订的《公司法》中,对原《公司法》中的法律责任进行了重大修改,主要体现在强化和进一步明确了对相关义务主体的民事法律责任,使得《公司法》的私权救济功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维护,也使《公司法》中权利和义务的对等有了切实的制约机制,从而为公司、股东、债权人、第三人等权利救济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  相似文献   

17.
国家相关立法对业主委员会的诉讼主体地位没有明确规定,司法实践中做法不一。理论上也时有争论。《浙江省物业管理条例》明确了业主委员会的原告地位,《物权法》草案第五稿删除了第四稿中关于业主委员会可以提起诉讼的规定,最终通过的《物权法》也仅规定了特定诉讼中业主委员会的被告地位,而没有规定其原告地位,这些立法动向使得围绕这一问题。的争论更加趋于白热化。明确业主委员会的诉讼地位具有理论和实践依据。经业主大会授权作为原告提起诉讼的业主委员会符合“其他组织”的条件,且业主委员会诉讼能够避免代表人诉讼的理论和实践困惑,并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8.
《论持久战》是在国内消极抗战以及国际社会上日本的攻势日益激烈,使得中国的抗战面临严重困难的背景下发表的.毛泽东同志根据具体国情和国际形势驳斥了消极的言论、正确预测抗战的阶段、阐述了中国的抗战不仅是为了中国的和平而战也是为世界的和平而战,极大地提高抗战的积极性,指导抗战最终走向胜利.《论持久战》不仅对当时抗战胜利起到重大作用,甚至在今天对中国参与国际社会也有重大启示.  相似文献   

19.
汤维建 《中国法律》2007,(5):20-21,76-78
中国《民事诉讼法》正面临一次大的修改。此次修改的历史背景是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经济快速发展.国家正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1991年民事诉讼立法的时代背景相比,当今中国社会的开放程度更高,市场经济更成熟,转型期间的社会矛盾也更加突出。正是这些客观社会环境决定了中国《民事诉讼法》修改必须应对的挑战和需要确立的理念。  相似文献   

20.
作为故事家的徐讦──从《鬼恋》到《风萧萧》王庆华在现代文学史上,如此醉心于故事的营造、并把故事写得绘声绘色、引人入胜的,徐汗大概是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之一.从他的成名作《鬼恋》到抗战年间在大后方风靡一时的《风萧萧》,徐讦连续写了几部较有份量的小说,如《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