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网络的技术的发展,既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好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本文分析了网络发展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冲击和影响,并提出了创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鲁志美  高鹏宇 《学理论》2012,(22):233-234
当前,网络迅速普及,我们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彻底改变了人们原来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同时也引发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以相关理论概述为逻辑起点,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做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网络使得大学生的生活更加便捷,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而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也说明了网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的必要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不但是自身的发展要求,也是党和国家交给思政工作者的重托,只有利用好网络,才能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体现"以人为本"的根本宗旨.  相似文献   

4.
李莹  陈英云  张萍  施旸  王艳萍 《学理论》2012,(30):259-260
网络时代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全方位的挑战与深刻的变革,也给思想政治工作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分析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构成要素,明确进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为实际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一方面,强大的网络系统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便利,带来了新的机遇;另一方面,复杂的网络社会环境也同样给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冲击和挑战。解决对策如下:正确认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寻找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提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建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交流平台和学校网站;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健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检测处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飞速发展的信息网络技术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难得的发展机遇.高校应充分利用网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掌握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提高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及时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构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平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既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机遇,又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我们洛阳师范学院积极构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平台,开辟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阵地。 树立阵地意识,做到三个到位。首先,组织机构到位。成立了院党委和各  相似文献   

8.
石勇 《学理论》2013,(5):247-248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现代社会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但也提出了挑战。高校要成为社会文化传承的引领者、先行者,必须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结合高校各类活动建设专题网站、及时掌握大学生最新网络思想动态等途径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杨高 《学理论》2012,(4):164-165
从信息网络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影响出发,结合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探索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符合信息网络化发展的社会趋势、建设一支新型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培育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为内容的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措施。  相似文献   

10.
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的第四种媒体,越来越成为高校师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网络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生活”。 互联网在高校的普及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来讲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给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应看到,网络开辟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渠道、新机遇,拓展了工作的空间和领域。为迎接网络信息时代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挑战,我们要尽快建立起三支队伍: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要尽快建立一支精干高效、反应灵敏、应变力强、富有敬业精神、掌握网…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6,(6)
如今,网络大数据时代已悄然而至,它正变革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工作模式和思维方式。网络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技术及效果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因此,揭示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及其带来的挑战,探索网络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新方向对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陶然 《学理论》2010,(29):213-215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挑战。网络时代,我们应努力开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境界,构建一个趋利、避害相结合;监督、引导相结合、教育、服务相结合、网上、网下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五结合"教育模式,以期在网络背景下更有效地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3.
翟建华 《学理论》2012,(35):340-341
网络文化的普及和网络信息的传播给大学生意识形态带来了很大的冲击,网络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多种困境。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具有时代特征的传播工具,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激发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境界,又要规避网络风险,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共振,不断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崭新的载体.为了守住网络这块阵地,我们要选择科学合理的实施途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模式;重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网站的建设,夯实"红色网站"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管理机制;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等都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交往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和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互联网技术为人们的交往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即网络交往.网络交往已经迅速成为高校大学生实现信息交流和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对此,高校应该从多方面入手,促进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健康发展,使其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飞速发展,影响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方方面面,也给大学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诸多新的问题,如何认识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造成的影响,以及如何开展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高校必须认清形势,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网络平台的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谌明举 《学理论》2010,(22):280-281
网络迅猛发展在给大学生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受到网络中负面环境的冲击,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科学地分析和研究网络对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科学合理地利用好网络平台趋利避害、因势利导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孙一鸣 《学理论》2014,(33):288-289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对大学生的影响最为深刻,同时,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巨大挑战。互联网迅猛发展、普及率迅速提高;网络流行语符合大学生追求个性、追逐时尚的心理特征,网络流行语的运用满足了大学生了解社会、参与社会的诉求,是网络流行语在大学生中流行的重要原因。不良网络流行语导致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失调、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确立产生巨大冲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将网络流行语有效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占领网络新阵地,以网络流行语为新载体,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以网络流行语为新元素,弘扬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宋红利 《学理论》2013,(18):386-387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全新的机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脚步跟上时代的步伐,不和社会脱轨,尽快适应互联网普及带给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变化。论文根据互联网的特点,在分析网络时代的创新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影响的基础上,结合在互联网背景下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所带来的新挑战和机遇,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5,(3)
坚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客观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网络时代作为一把双刃剑,在带来机会的同时也对高校思政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由此可见,网络环境的优化显得十分紧迫和重要,但目前优化路径却不是很理想。从戴明环理论视角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的优化路径,以期提高优化质量、达到优化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