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试论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限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红锋 《知识产权》1996,6(6):20-21
计算机软件(简称软件)保护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保护软件著作权人的利益,调整软件在开发、传播和使用中发生的利益关系;二是鼓励软件的开发与流通,促进计算机应用事业的发展。前者反映的是软件著作权人的个体(单位或者个人)利益,后者主要反映的是社会整体利益。知识产权制度从根本上讲,是个体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协调的结果,软件保护制度也不例外。因此,软件著作权制度在确认和保护该权的同时,要对该权加以限制,以维护社会整体利益。这种限制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GATT知识产权协议(1994年文本,关于与贸易有关的包括冒版货在内的知识产权协议)》  相似文献   

2.
当今国际贸易中普遍存在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与知识产权滥用并存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与TRIPS规定的不完善有关。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必须承担超过其自身发展承受能力的高标准的知识产权保护义务;另一方面协定自身并未建立起完善的利益平衡机制。鉴于此,本文试分析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与限制平衡的意义;第二个问题是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与限制平衡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说起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有两个地方不得不被提及。它们都位于北京,一个是“秀水街”,一个是“中关村盗版一条街”。前者位于繁华的长安街边,专事销售假冒世界名牌服装鞋帽和手表皮包;后者位于号称“中国硅谷”的中关村,盗版计算机软件和音像制品曾经在这里猖獗一时。 在知识产权保护呼声日益高涨的当代经济社会,这两个市场的演变,或许可以让读者更好地观察和理解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  相似文献   

4.
刘旭霞  余桢 《知识产权》2007,17(5):78-83
利益平衡通常被作为解决利益冲突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思路。随着生物科技的迅速发展,转基因技术作物已成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内容,转基因技术作物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决定了利益平衡理论在协调各方利益时的重要作用。本文以利益平衡理论为支撑,分析转基因技术作物知识产权保护在知识产权人利益与农民利益保护间、知识产权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间、"强保护"国家利益与"弱保护"国家利益间存在的失衡,提出了确定以转基因技术作物知识产权保护范围的理性框定,以及知识产权权利限制制度的合理运用,知识产权保护利益的国际平衡协调的建构设想。  相似文献   

5.
专利法中利益平衡的法理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利益平衡--专利法的独特视角任何一个部门法都体现了利益平衡的艺术,知识产权法也不例外,而且由于知识产权天然带有垄断性质,为了防止权利人滥用这种垄断地位,损害其他主体和社会公众的利益,所以在知识产权法领域中,利益平衡表现得尤为明显。同时,在知识产权法领域中,《著作权法》、《专利法》和《商标法》各自的利益平衡又有所不同,专利法中利益平衡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利益主体,与作品相比,专利实施过程中由于不具有作品传播的特点,所以《专利法》只对专利权人与其他主体进行"一重平衡";而《著作权法》不仅仅关注作者的利益,而且也重视邻接权人的利益,所以在利益平  相似文献   

6.
黄玉烨 《法商研究》2004,21(5):89-96
利益的平衡是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发展过程中一个永恒的主题 ,有其存在的法律基础。这种平衡又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在不同的阶段 ,利益的天平有可能向不同的利益主体倾斜。TRIPs框架下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便是知识产权私权保护与社会公共利益维护失衡的产物 ,该协议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发达国家的利益 ,却置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于不顾。后TRIPs时代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将重现利益平衡的精神。  相似文献   

7.
在知识产权的法律制度中,利益平衡机制的构建依赖立法的创制,以及相关制度的完善.对转基因植物知识产权保护还要妥善平衡其所保护并且可能为违法行为所破坏的社会公共利益.对稀缺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必须兼顾农民权的实现,才能平衡协调不同主体、不同层次、不同区域间的利益冲突,有利于对社会利益进行最佳配置,促进分配正义向矫正正义以及形式公平向实质公平的靠近,从而实现社会公平,促进基因资源因利益分享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基本原则在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中处于核心地位,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稳定性,是其他规则的来源和依据,是规则与价值的交汇点。目前,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国民待遇原则、公平正义原则和利益平衡原则。  相似文献   

9.
新《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对合理使用制度的适用范围进行了进一步修改,而结果却使社会公众的利益面临更大的挑战。本文旨在以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原理为基础,以利益平衡为出发点,并适当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解读现有合理使用制度的不足,并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已完成了从低水平向世界水平的跃进 ,近年某些立法和司法判例甚至已经超越了“世界水平”。把我国法院近几年对几起典型案件作出的司法判决与国际条约及国外保护知识产权的现状相比 ,可以发现 ,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已经出现了竞高与超标的趋势。因此 ,立足于基本国情 ,我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必须在最大限度保护权利人利益与维护公众利益之间达致平衡。  相似文献   

11.
反垄断与保护知识产权均仅是实现其共同目标的手段,其本身并非最终制度目的。就著作权法律制度而言,这体现在其应当建立完善的内在利益平衡机制,从"护权——限权"两个角度对著作权既加以保护、又防止其滥用。在这方面,美国的DPRSR制度堪称典范,我国与之对应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制度却有待完善。著作权内在利益平衡机制一旦失灵,根据其失灵的情形,可能产生不同的损害。其中对于可能产生竞争损害的,在必要条件下,反垄执法机构应当及时介入,保护市场竞争和消费者利益不受著作权滥用行为的损害,保障反垄断和保护知识产权共同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王佳 《法制与社会》2014,(6):278-279
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百度文库案发生近一年过去了,在这一年里,理论界、实务界因为这个事件都有许多讨论,关于如何界定百度公司是否构成侵权,关于知识产权利益与其他利益的平衡,无法解决的问题让我们看到了知识产权保护的不足,立法空白促使我们拓展思维来寻求解决路径,通过在宪法学视野里看知识产权,把知识产权上升到宪法权利来保护,是为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安全通道。  相似文献   

13.
知识产权法的价值构造:知识产权法利益平衡机制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利益平衡是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的重要原则。知识产权法具有保护知识产权与维护公共利益的双重目的,利益平衡成为知识产权法价值构造的内核。知识产权法可以被看成是一个利益平衡机制。通过剖析知识产权法中所涉及的各种权利配置和利益分配的制度设计,可以建构一个以利益平衡原则为基础和核心的知识产权法的理论框架和体系。利益平衡也可以作为认知知识产权法的理论模式与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14.
论知识产权法与竞争法在促进有效竞争方面的平衡与协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晓青 《河北法学》2008,26(7):40-49
知识产权法不仅需要维护权利所有人的利益,而且需要服务于维护公平竞争的目标。在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等竞争法之间,存在一种利益平衡问题,需要实现知识产权的行使与反垄断控制、反竞争控制间的平衡。这种平衡机制总的来说是平衡各种应当保护的利益,主要涉及知识产权的私人利益和促进公平竞争的社会利益。  相似文献   

15.
数据库法律保护三大主要制度中,版权法和特别权利保护制度各存缺陷,前者无法解决数据库制作者的投资回报问题;后者又无法有效的协调私人利益与公众利益的冲突,反不正当竞争法在版权法基础上对数据库进行补充性保护,既解决了数据库制作者的投资回报问题,又保护了公众获取信息的自由,同时也符合我国的现实国情。  相似文献   

16.
古祖雪 《法学研究》2010,(1):197-208
基于TRIPS规定的利益平衡目标,可以将传统知识保护领域的利益关系区分为不同的形态,其利益平衡可以通过承认和保护传统知识的在先权利和知识产权等途径实现。新的机制可以通过对现有TRIPS规则的利用、改造和更新来建立。按照TRIPS的修正机制,积累在传统知识保护方面可能导致TRIPS改变或修正的新发展,是国际社会当前必须做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17.
知识产权法的调整对象是多元化的,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对立又统一的复杂关系,要求知识产权法必须具备一个平衡机制来协调知识产权法中的基本矛盾,以实现立法宗旨,促进人类文明的蓬勃发展,这就是知识产权法的利益平衡制度。  相似文献   

18.
对基因原材料提供者的利益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昊亮 《法学杂志》2005,5(4):124-126
基因原材料是基因研究的基础,但是根据现行的法律、法规,基因原材料提供者的利益几乎得不到任何保护。这在一个基因专利动辄获利上亿美元的情况下,显得极不合理。虽然知识产权制度是以保护智力创造者的利益为目的的,但是它也从来没有忽视物质提供者的利益,这在我国及其他国家的法律中都有很多相关的规定。我们应该将基因原材料提供者确定为物质提供者,享有一定的权利。这有利于基因原材料提供者与基因开发者的利益平衡,也有利于基因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利益平衡作为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基础和主题,在国际知识主权保护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拟通过对利益平衡国内与国外两个层面的比较,探讨知识产权利益平衡国际化的特征以及国际知识产权公约平衡各方利益的难度与意义。  相似文献   

20.
牛强 《北方法学》2009,3(5):103-108
目前,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在价值理念、保护标准、保护范围等方面都忽视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诉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有关知识产权国际保护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本原因在于双方在国际知识产权问题上的利益失衡。我国要抓住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关键机遇期,实现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