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国农村正处在乡土社会向公民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和城镇化的浪潮中,农村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和村民自治权力运行的普遍失范导致的村官腐败已成为困扰农村发展稳定的突出社会问题。各地积极探索建立制约和监督村民自治权力运行机制,人们开始了对制约和监督村民自治权力运行制度建设的探索,并创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研究和探讨上述问题,要科学分析村民自治权力的应然模式、方法模式和实然模式,要用客观的态度和历史的眼光看待村民自治制度及其存在的权力腐败问题,研究村民自治权力运行中的腐败问题要充分考虑村民自治制度固有的特征,要从完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的立场出发设计科学的监督制度,要不断提高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执行力,切实保障监督制度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中国农村地区的村务监督有名无实,农民的利益屡受侵害,导致涉农的信访量持续攀升,严重危及农村社会的稳定。在此背景下,从制度上构建民主监督体系,成为广大农村完善村民自治的迫切任务。在这一制度的探索中,浙江省武义县后陈村率先创立了全国首个村务监督委员会,此举缓解了社会矛盾并激发了农民参与村庄治理的热情。随后,该制度被写进新修订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并在全国广大农村逐步推行,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村务监督制度在设计中存在着缺欠和不足,在实际运行中也有不少问题。因此,今后必须继续修改和完善村务监督制度,并逐步解决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唯有如此,这种制度才能更具生命力,更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蕾 《世纪桥》2007,(4):30-31
当前西部贫困地区在村民自治过程中,乡镇行政的过度干顸与村民自治功能萎缩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了乡镇行政权与村民自治权关系失衡。要改善这一关系,一是要依法改善乡镇治理体制和方式,界定村务与政务,增设派出机构,为村民自治提供广阔的空间,二是要落实村民自治各个环节,构建科学合理的村民自治结构,平衡和规范自治权力内部关系,努力提高村民自治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农村推行村民自治的过程中 ,宗族势力对村民自治的影响和干预不容忽视 ,已经成为影响制约村民自治进程的一大消极因素。笔者通过对宗族势力比较突出的重庆市C县G镇的部分镇、村干部及村民的实地调研及访谈 ,分析了宗族势力对村委选举的影响和对村务的干预的现象和根源 ,并提出了限制宗族势力对村民自治负面影响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制度变迁理论和村民自治制度发展变迁的理论下,通过对山西省武乡县涌泉村村民自治的发展状况进行走访调研,从该村村两委的换届选举、村民代表履职和村务民主决策等三个方面来论述涌泉村村民自治制度发展变迁的表现、规律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村务民主决策是村民自治的核心.近几年来,杭州市余杭区通过建立和完善村务民主决策制度,极大地推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但在完善村务民主决策的运行机制、理顺党员议事会与村民代表会议的关系、从根本上改变村务公开制度实施主体的错位状况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7.
昌乐县农村近期建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一种新的乡村治理形式,使得村民之间、村民与村集体之间的利益纠纷得到了各方满意的处理,村民自治得到更好的体现,保障了农村的长期和谐。  相似文献   

8.
规范村民自治组织运行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民自治组织是人民公社制度解体后为填补土地集体所有者主体缺位而产生的乡村新型组织形式。由于法律和制度规定模糊,在实际运行中出现了村“两委”关系不顺、运行机制不规范等问题。要保证村民自治组织的规范化运行,必须总结村民自治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有关条款,从法律上保证村务管理权和监督权的分立;村级党组织要转变观念,确保建立科学、高效的村“两委”工作运行机制;乡镇政府及其干部要在思想上、职能上和工作方法上实现新的转变,保证乡镇政府管理权在基层的落实。  相似文献   

9.
<正>汤原县香兰镇庆丰村党支部积极探索群众自治新模式,自2016年起,在推进村级民主自治和各项事业发展中,通过成立村民事务理事会,组织引导村民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精准扶贫、文明村创建、移风易俗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建机构、选理事,搭建村民"理事"平台。村民事务理事会分设党务村务、经济合作、供销服务、道德卫生、  相似文献   

10.
村务管理体制与村级债务的根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推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过程中 ,村级过度负债的问题日渐暴露出来。村级债务面广量大 ,居高不下 ,有着深层次的体制原因。进一步改革、完善村务管理体制是化解村级巨额债务的根本之道。改革和完善村务管理体制 ,必须将村民自治的制度性变革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11.
赵扬 《唯实》2013,(5):53-56
"乌坎事件"由于受到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且整个过程颇具戏剧性,一时成了农村集体维权的典范案例。"乌坎"出现了转机,并成功召开了村民选举大会,可村民所提的最初诉求能够获得实现吗?如何建立一套能够真正维护村民共同根本利益的村务治理机制?在上层组织淡去并最终撤走之后,乌坎人自己能够建立当下行之有效、将来行之长远的村民自治制度吗?  相似文献   

12.
在农村,村务公开是农民直接参与村务管理,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创新之举。特别是民主理财制度,因其涉及到村民的切身利益而备受广大农民的关注,成为村民自治各项制度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3.
陈桂兰 《求实》2013,(2):89-92
农村村民自治制度的有效运行面临着许多挑战,突出的一个问题是村民参与村务治理的水平较低,参与村务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农民参与村务治理的积极性不高,既有传统政治文化、当前经济发展程度、缺乏制度保障等宏观因素的影响,也有利益、村干部及普通村民自身的局限等微观因素的制约。要想提高农民参与村务治理的积极性,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建立健全参与制度;发挥基层党委和政府的引导作用;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农民的参与能力。  相似文献   

14.
彭安玉 《唯实》2002,(9):61-64
在全面推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过程中,村级过度负债的问题日渐暴露出来.村级债务面广量大,居高不下,有着深层次的体制原因.进一步改革、完善村务管理体制是化解村级巨额债务的根本之道.改革和完善村务管理体制,必须将村民自治的制度性变革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15.
村务管理体制与村级债务的根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安玉 《唯实》2002,(8):61-64
在全面推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过程中,村级过度负债的问题日渐暴露出来.村级债务面广量大,居高不下,有着深层次的体制原因.进一步改革、完善村务管理体制是化解村级巨额债务的根本之道.改革和完善村务管理体制,必须将村民自治的制度性变革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16.
经过十年试点,村民自治已取得很大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在村民自治进入全面推开阶段,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并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加以防范,以引导村民自治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一、村民自治中存在的问题 1.民主渠道不畅,自治流于形式。 据村民自治的原则精神,村民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现自治,村民应该是自治的主体。但一些地方的村委会选举没有严格按照民主原则进行,村干部的产生受上级直接干预,缺乏足够的群众基础。上级直接干预堵塞了民主渠道,一方面,与村民的心态不合拍,另一方面,村务透明度低,村民自治事实上成为少数村干部的自治,村民对村里的公务知之甚少,干群之间无形中存在着互不信任的隔膜。上级直接干预还诱发了“选时往下跑.选后眼朝上”的现象,一些村干部习惯于传统的思维方式,听命于上级,为村民服务少,向村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资源型地区山西农村,出现了一些因煤而富的富裕群体通过村委会选举执掌村权进而主导农村政权的现象,这种富人当政现象成为村民自治实践中的一项新生事物,对“富人当政”下的村民自治状况进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从民主选举的角度分析,资源型地区村委会选举中富人参选并大量当选符合村民自治的本意,有其一定的必然性,当前最紧要的是结合农村实际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严密、科学、便于操作的制度,规范参选者的行为。从村务村财公开与民主决策状况的角度分析,“富人当政”下的资源型地区农村村务村财公开有待落到实处,真正实行村庄民主管理尚待时日。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天水市北道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工作,把村民自治工作作为贯彻十六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实现农村小康奋斗目标的重要途径,大胆探索解决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落实“四个民主”为重点,狠抓了村民议事,村务、财务公开等制度建设,使村民自治工作朝着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征地租地、招商引资、集体资产承包转包、新农村建设等重大村务活动日益增多。与此同时,村民的权利意识也逐渐觉醒,村民们参与村务管理,监督"村官"权力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在这种背景下,我省部分农村大胆尝试,将村民监督权从村委会中剥离出来,产生村务监督员或者村务监督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建立,解决了少数村管理不民主、办事不公道、村务不公开等问题,切实维护了群众的民主权利。  相似文献   

20.
农村实行村民自治,是扩大基层民主、依法治村的有效形式。但村民如何自治 ?武乡县上司乡小店村党支部正确处理支委会与村委会、支委会与村民代表会的关系,依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一改以往“支部说了算,支部定了干”的老办法,由主政、指挥、命令改为领导、协调、支持,既发挥了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又积极主动支持了村委会的工作,让村民直接参与了村务、财务与集体经济等重大事务的管理与监督,使村民自治有了具体内容和方式,并落到了实处。   小店村在 1999年村委会通过村民“海选”换届后,以村民小组按 30人一个名额选出了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