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拍案惊奇     
《廉政瞭望》2014,(19):48-49
职业乞丐 郑州一名职业乞丐日前被媒体跟拍到一天的生活:早点吃汉堡,中午买牛肉和啤酒补充能量,一瓶冰镇啤酒倒瓶里佯装是药喂给躺着的人。下午茶是西瓜、冰棍和红茶,一天工作结束后美滋滋数钱数到手软。  相似文献   

2.
拍案惊奇     
《廉政瞭望》2014,(10):44-45
<正>职业乞丐郑州一名职业乞丐日前被媒体跟拍到一天的生活:早点吃汉堡,中午买牛肉和啤酒补充能量,一瓶冰镇啤酒倒瓶里佯装是药喂给躺着的人。下午茶是西瓜、冰棍和红茶,一天工作结束后美滋滋数钱数到手  相似文献   

3.
童年的春节     
我童年时代的春节,是在团场基层农业连队度过的。小时候,物质匮乏,父母收入微薄,全家人的生活过得非常清苦。我非常清晰地记得:一家人平时吃的多为玉米面、白菜、萝卜、土豆;穿的多为粗布衣服。只有到了春节,全家人才能痛痛快快地吃上几顿肉菜,我和弟弟们才能穿上布料稍好的新衣服。所以,在那个生活艰苦的童年时代,我最热切期盼的就是过春节。  相似文献   

4.
我将永远记住2000年6月23日这一天。这一天是我人生的又一次飞跃———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一转折点必将铭刻在心。我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可以追溯到童年时代。那个时候我并不知道中国共产党是怎么一回事 ,但是雷锋、王杰、杨子荣、邱少云、焦裕禄等英雄人物的事迹 ,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扎下了根。加上那个时代的电影、广播无不传播着烽火年代里共产党员们为争取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 ,前仆后继 ,抛头颅洒热血的感人事迹。耳濡目染 ,我便立下一个心愿 ,长大了也要做那样的人。后来 ,我知道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共产…  相似文献   

5.
正她被称为"小人物里的泰斗",尽管长期担当绿叶演员,演的都是"小角色",但她总是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她被誉为中国电影史上最年长的"影后",在84岁高龄,凭借《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荣获第9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女演员奖;她还是银幕上的不老松,已至耄耋之年,仍旧在拍摄电影、电视剧,活跃在银幕、荧屏上。  相似文献   

6.
我家在偏僻的农村,记得小的时候,每年的“五一节”过后.国庆节之前.十天半月就会有卖冰棒的叔叔大爷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他们推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后架上捆绑着一只方方的木箱子,里面一床小小的棉被包裹着一两百支冰棒。冰棒是从公社的冰棒厂批发来的.一分五厘至两分钱一支一他们满身尘土沿着沙石小路骑来,有时还要翻山越岭.遇见稍微大一点的村庄就会拐进去.把自行车停在大树下.或是能遮阴的地方,坐在石头上,用草帽扇着风,用毛巾擦着额头上的汗.喝几口水壶里的水,放开喉咙.一遍又一遍地叫喊:“冰棒、冰棒,白糖冰棒,绿豆冰棒.”  相似文献   

7.
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影响了我的一生.几十年后,我还记得电影里的插曲歌词:“挺起了胸膛向前走,天空、树木和沙洲!崎岖的道路,喂!让我们紧紧地手拉手……”这部红色经典影片,曾经令那个时代许多有志青年热血沸腾,像女教师瓦尔瓦拉·瓦西里耶夫娜那样,把花样年华奉献给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8.
洋芋蛋之歌     
<正>洋芋蛋你个开花哟,那个结蛋蛋谁说你那个能吃哟,不能干(活)……我是甘肃人,大家称我为洋芋蛋。有人说,甘肃洋芋蛋,能吃不能干。我听了一笑了之,一切让事实说话。洋芋蛋有什么不好,我喜欢这个称呼。  相似文献   

9.
王菲 《学习导报》2013,(19):25-25
曾经我一直惊奇,那些院子里长得奇奇怪怪的野草,奶奶都能分别叫出它们的名字,这个叫婆婆丁,那个是苦麻子,还有苣荬菜,年幼的我很不解,不识字的奶奶怎么会知道那么多野菜。后来,奶奶告诉我,过去缺少粮食时,他们常常把野菜当作饭吃,曾一度连野菜也没得吃。为了活命,人们就吃米糠、树皮、烂薯秧子……因为饥饿,只要是能吃的都直接往嘴里送。对于他们而言,苦难的记忆让餐桌上的一点一滴都弥足珍贵,就连儿孙辈也知道把掉在饭桌上的米粒捡起来吃掉。  相似文献   

10.
<正>当代贵州:近期上映的《闯入者》依然选择了"大三线"命题,这是你第三部关于三线建设的作品,为什么如此执着?王小帅:创作离不开创作人的经历,以及他自身的成长背景和环境。我因为童年和少年时期是在贵州的三线地区生活,对三线建设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所以在我做的十来个片子里,其中有三部是三线的题材。当代贵州:你觉得三线建设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王小帅:一部电影不能从评价整个三线建设的角度去做,我的视角是其中的人物与情感。在那个时期,国家  相似文献   

11.
汤文川 《当代贵州》2005,(15):58-59
那个时候唱歌是开心也笑,不开心也笑,那微笑是完全发自内心的真诚和灿烂。现在我是用自己的心去唱歌,我用歌声改变了妈妈和自己,使我们从生活的黑暗里走向了光明。  相似文献   

12.
电视梦     
人人都爱做美梦.改革开放使许许多多的人美梦成真。 这里。说说我的电视梦——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生活用品凭票证定量供应,城镇街市上到处可见购买物品的“长龙”。买肉、买菜、买煤等都要排队。生活的艰辛与窘困。常常把人们推至无比尴尬的境地。我曾几次为买电影票排队拥挤而划破手、打碎眼镜。当我坐在电影院里时,常常梦想如果有一天不出门坐在家里看电影那该多好呀!  相似文献   

13.
婆婆     
正我站在路口,看着她,我最挚爱的婆婆,踏上返回奎屯的班车上。那佝偻的背、斑白的发和那干枯如树枝般的一双手从我浸满泪水的双眼里一点点隐去。婆婆对她最小的儿子——我的丈夫和我疼爱有加,早在2005年,婆婆和我们一起生活了8年。后来,婆婆去了奎屯和她的大女儿住在一起。在婆婆离开的日子,我们一个小家庭的生活,却处处都有她。相机里那个翻看报  相似文献   

14.
正“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爬上飞快的火车/像骑上奔驰的骏马/车站和铁道线上/是我们杀敌的好战场/我们爬飞车那个搞机枪/闯火车那个炸桥梁/就像钢刀插入敌胸膛/打得鬼子魂飞胆丧……”这首耳熟能详的《铁道游击队》电影插曲,从一位耄耋老人的手机里传来时,我心头一热。这位老人就是刘知侠的夫人、82岁的刘真骅老师。刘真骅说,自从有了手机,  相似文献   

15.
正出生在七十年代末的我,小时候母亲常对我们说: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就是"点灯不用油,耕地不用牛,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在当年是我们父辈和我们梦寐以求的生活目标,那时我也总在脑海里勾勒着美好未来的画面。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那个物质匮  相似文献   

16.
恐惧与希望     
正在我的童年生活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饥饿和孤独外,那就是恐惧了。我出生在一个闭塞落后的乡村,在那里一直长到二十一岁才离开。那个地方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才有了电,在没有电之前,只能用油灯和蜡烛照明。蜡烛是奢侈品,只有在春节这样的重大节日才点燃,平常的日子里,只能用油灯照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煤油要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春节前,我和儿子到市场筹办年货,正溜达着,我的目光被果摊旁的冻梨吸引了。"咱们买一筐回去吃吧。"我跟儿子提议。"家里有那么多新鲜水果都吃不完呢,还买啥冻水果?再说,也没营养。"儿子说。也是,家里的冰箱里不仅有苹果、橘子这些常见水果,还有榴莲、火龙果、哈密瓜这些经长途运输而来的水果。在寒冬腊月里,居然还能吃上大西瓜、水蜜桃,这在20世纪70年代——那个只能啃冻梨的年代,是我做梦也不敢想的。小时候,每到年跟前儿,父亲就会四处托人弄一张水果票,买一筐冻  相似文献   

18.
一九三二年十月,红四方面军粉碎国民党“第四次围剿”,过了京汉铁路,在一个小镇上,我认识了蔡威同志。蔡威同志和电台的人马先到这个镇上,我们也跟着赶到那个地方。结果刚到那里,就遭到敌人的袭击,大家都忙着冲破敌人的包围。那时,我正好走在蔡威同志的后边,大家都赶着往前冲,我看到他从皮包里掏出一个小本子,一面走一面往嘴里嚼,一面走一面吃,我当时,弄不清楚是怎么一回事,  相似文献   

19.
笔者采访原新华社社长穆青时,他告诉了我们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下面就是他的叙述:我们写焦裕禄的文章是在1966年初。焦裕禄的事迹,我已经在新华社里做过报告,大家听了都很感动。但这篇文章是否可以发表,怎么发表,我不敢做主。因为那个时候正是“文化大革命”前夕,人们已经被搞得有点紧张了。这篇文章里,我们担心的是两件事情,第一个,是兰考的灾荒敢不敢写,困难时期没饭吃、逃荒,这个事情敢不敢写?我是大胆地把它写出来了。不写困难,不写灾荒,焦裕禄的事迹、精神就写不出来;写了这些就是暴露黑暗面。但我还是大胆地写了…  相似文献   

20.
简单的爱     
正看到一对打工中年夫妇正在你一口我一口地吃冰棒,他们感觉到我的注视,转过头来朝我笑,男人翘起了大拇指,女人不好意思地红了脸,他们的脸上写着幸福两个字,我笑着招手,对他们说":你们的感情真好,让人羡慕!"男人挑了挑眉,神气地说":当然了啊,我们的感情一级棒!"说完搂着女人的肩头对我笑,女人的脸更红了,他们幸福的模样,感动了我,他们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