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阳春季节本是大地回暖的日子,但在朝鲜半岛南北关系中却袭来一阵强劲寒流。由于韩国新任总统李明博宣称新政府要对朝鲜持强硬立场,加之韩国个别官员发表“先发制人”的讲话,引起朝鲜强烈不满并予以回应。朝中社发表文章威胁称要将韩国变成一堆废墟,朝鲜党报《劳动新闻》批评韩国李明博政府“跟随美帝国主义者”,将南北关系引向灾难,“那些听外部力量的哨音起舞的人的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垮台”。文章甚至把矛头对准李明博本人,指责他正在拿朝韩关系“玩火”,说他是“卖国贼”,是美国核战争的“走狗”。  相似文献   

2.
徐占伟 《党课》2008,(6):76-79
4月15目至21目,韩国新任总统李明博出访美国和目本,启动其“实用主义”外交航船。曾任韩国现代集团总裁的李明博,旗帜鲜明地提出韩国外交要坚持实用与互利原则,以便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具体言之,  相似文献   

3.
和静钧 《廉政瞭望》2010,(19):56-57
9月下旬是第65届联合国大会召开的日子,各国外交部长和政府首脑云集纽约。韩国因总理之位空缺,外长又辞职不久。居然到了没人可派出的地步。身为联合国秘书长的韩国人潘基文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建议由李明博总统亲自参会,而李明博却因国内事务繁忙无法抽身前往,只好派出外交部次官(相当于副部长)以“代理外长”名义赴会。  相似文献   

4.
2008年3月27目,朝鲜驱逐了韩国驻开城工业园区的11名官员,而开城工业园区曾是金大中和卢武铉两届韩国政府对朝鲜实行“阳光政策”的象征。28日,朝鲜在西海岸水域试射数枚“冥河”舰对舰短程导弹,致使朝韩关系再度紧张。韩国如何应对这种局面,对新上任的总统李明博来说是一个考验。李明博总统于2008年2月25目宣誓就职,在大选之中和上任伊始,他就韩国的对外关系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方针,其中就包括对朝鲜的强硬政策。  相似文献   

5.
麒嵩 《前线》2014,(8):122-122
有这样一个历史传说: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齐国有个大臣叫壬里国,他与另外一个大臣中里缴打了三年官司。因为案情复杂,无法判断,国王齐庄公请来了当时的神兽“廌”,相传“廌”能辨是非曲直,它的角顶向谁,谁就一定有问题。结果,壬里国的诉状读完,“廌”没有动;而中里缴的诉状还没有读到一半,“廌”就用角顶翻了他。于是,齐庄公判决壬里国胜诉。“法”字的来源就和这个“廌”有关。“法”的繁体字写作“灋”,由“水”、“廌”和“去”三个字组成,其中,“水”字代表对待每个人应该像水一样公平公正;“廌”字代表着要能明辨是非曲直;“去”字则表示一旦判定对错,应该坚决去恶扬善。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字典里,“实事求是”是名句中的经典。 在共产党员的精神世界里,“求真务实”是弥足珍贵的品质。  相似文献   

7.
自2000年以来,青岛、郑州、武汉等城市相继推出“引博从政”的政策。此举引起了学界、政界等大讨论,各界对“博士从政”也是褒贬不一,既有支持者也有反对者。笔者认为我们对此首先应客观、冷静对待,不要局限在“非此即彼”的二元逻辑里,应该把“引博从政”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来对待,不要预设“引博从政”就是“不务正业”、“人才浪费”、“学而优则仕”的新时代翻版等,更不能动不动就给引博单位扣“盲目学历崇拜”、“形象工程”、“政治做秀”等大帽子。  相似文献   

8.
官也好民也罢,有兴趣爱好,本无可厚非。但当这些“雅好”牵扯上利益,就变得只“雅”不“好”,成了“稚贿”脸上那层堂而皇之的面纱。爱摄影“摄影穷三代,单反毁一生。”这句坊间调侃,放到某位已被“双规”的高官身上,再合适不过了。除了“官员”头衔,作为“摄影家”的他,其摄影作品还出现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地的地铁里。  相似文献   

9.
谭启龙,1913-2003,江西永新人,15岁参加井冈山革命斗争,红军队伍里有名的“红小鬼”,建国后出任过浙江、山东、福建、青海、四川五省省委书记,“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谭启龙作为山东省最大的“走资派”被打倒,幸运的是,谭启龙在受冲击,被打倒直到重新工作的几年时间里,周恩来总理曾经三次指示把他接到北京保护起来,三次与他面谈,还有五次在关键时刻,通过各种途径指示有关部门对他采取保护性措施,从而使他躲过了“文革”的灾难。  相似文献   

10.
《新长征》2012,(1):1-F0002
上门走访,解决眼前之“急”;项目扶持,解决长久之“难”;资源倾斜,解决现实之“愁”。农安县的“帮扶”帮到了百姓的心坎里。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个崇尚成功的时代,书店里摆满了“成功学”著作,媒体天天追捧“成功人士”。然而,我们很少知道,真正的成功者,其生命往往与失败血肉相连。  相似文献   

12.
身陷“股价操纵门”丑闻,但大打“经济复兴牌”的李明博能以毫无悬念的结果当选韩国新总统.正反映了韩国民众对低迷的国内经济的深切失望和“不顾一切”急于振兴的渴求。而民族主义思想强烈、亲美重利的李明博的上台,带给韩国的将不仅是经济复兴的预期,也是外交转向的信号。  相似文献   

13.
快乐大叔 《党课》2006,(5):12-13
快乐大叔上了几岁年纪,“新人类”算不上,更别说什么“新新人类”了。不过,毕竟快乐大叔不是山顶洞人,也没有活在真空中,对时下里流行的词汇和层出不穷的“人类”们也好琢磨一番,研究显然谈不上,顶多也就是“探微”吧。  相似文献   

14.
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目的是想不经受资本主义所经历的一切苦难而取得其全部文明成果,可是我们并没有因此而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只是选择了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选择”而非“跨越”,是建立当代社会主义的真正路径。因此,当代社会主义的“真正使命”乃是集中精力去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在当代社会主义国家里,资本主义所经历的整个“自然的发展阶段”都必须由社会主义来完成。  相似文献   

15.
李明博于2008年2月就任韩国总统以后,对韩国以往的统一政策进行了重新评估,认为“阳光政策”换回的是一个更加强硬、更具威胁的朝鲜,开始大幅度调整韩国政府的统一政策及其实施战略。本文在介绍李明博政府统一政策的具体内容,即“无核、开放、3000,三阶段和平统一方案和吸收统一”的基础上,探析了促使其调整对朝统一政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福建党史月刊》2013,(17):43-43
邓小平一生三起三落,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里,就有两次被打倒。他后一次被打倒,是因为毛泽东不愿意看到他系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1973年周恩来病重,邓小平从江西“牛棚”里回到北京.开始代替周恩来分管国务院的工作。他在主持中央和国务院日常工作期间.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中国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以及一些特殊国际事件的作用,原先潜沉在毛泽东思想里的“世界革命”的理念开始获得现实条件并浮出水面。毛泽东将“世界革命”寓于“反帝反修”之中,“反帝”又寓于“反修”之中;而“反帝反修”又寓于支持第三世界的民族革命运动中。这样“世界革命”的目标,经过一系列过程转换,最终表现为支持边缘地区第三世界民族运动。  相似文献   

18.
陶杰 《廉政瞭望》2012,(2):70-70
辛亥百年,上海一套民国老课本重印,叶圣陶编、丰子恺绘,只不过是几十年前的课本,却惊现一个陌生的国度。首先是课本直排,写正体字。上学的规矩是先向老师鞠躬请安:“先生,早。”“先生”是对老师的敬称,不分男女,都穿一件长衫。放学的时候,师生道别,叫“明天会”。不讲“再见”,而称“再会”,这是上海话的习惯,课本里嗅得到江南水乡的味道:“柳条长,桃花开,满地菜花黄”,“万年桥边小池塘,红白荷花开满塘”。那时的江南,依旧风景如画,课文里两个杜撰的地名,一条红桃巷、一条白荷巷。  相似文献   

19.
百年芙蓉街展现着泉城济南浓浓古韵,极具现代气息的“恒隆”、“泰府”、“开元”广场彰显着时代发展风尚。“现代”与“历史”的融合,让这一泉城特色标志区核心区在过去一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天津支部生活》2013,(10):40-40
1921年12月,毛泽东和弟弟毛泽民第二次来到安源煤矿。在专为工人子弟办的一所学校里,毛泽东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工”字。他解释说,上边的一横是“天”,下边一横是“地”,中间的一竖代表工人阶级自己,工人是站在地上,顶天立地,整个世界都是工人们的。在这期间,毛泽东还在给湖南长沙人力车夫上的夜校课堂上,打了个比方。他在黑板上先写了一个“工”字,又在旁边写了一个“人”字,然后,他微笑着告诉车夫,如果把“人”字放在“工”的下边构成了“天”字,如果工人团结起来力量可以顶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