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舆论风险已经成为我国社会风险的一个突出方面,主要表现在舆论失真、影响社会调节机制、引发社会思潮失控、影响党和政府的权威性以及可能引发社会失序等多个方面。我国舆论风险产生的根源主要有:转轨转型的特定时空背景因素,不同群体影响舆论能力失衡,多元化舆论主体形成的异质化舆论追求的影响,社会治理结构转变过程中不适应、不协调导致公权力舆论治理能力不足。化解舆论风险应健全适应我国国情的舆论风险预警防控机制,通过舆论领域的制度机制建设形成规范化的风险防控管理体系,构建多中心合作共治机制,建立完善的社会心理干预、社会情绪宣泄释放机制。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了高风险阶段且面临多重叠加风险。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5G通信技术为标志的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推动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建设走向新的发展阶段。高风险社会的智慧社区建设,既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新兴技术所带来的治理效能,又需要规避技术风险复杂性及其与传统风险的叠加效应。针对人工智能技术风险的敏捷治理完全可以应用到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的建设中来,这需要考虑五个维度上的变革:适应性治理理念、风险响应的社区多元共治体系、风险预测与防控的城市与社区联动机制、助推式的风险治理政策工具、社区层面的首席信息官制度。在智慧社区的推进环节,需要城市与社区的顶层设计,需要充分考虑风险感知、决策分析、组织协同、合作治理、社区动员与科技赋能等多个关键环节及其衔接,以综合打造高风险社会的智慧社区敏捷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3.
从思想观念、制度结构、主体行为三个维度来分析当代中国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推进路径,可以发现,思想观念是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根本影响因素,需从制度人本、制度公正、制度统一、制度合理、制度法治等五个方面强化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观念变革;制度结构是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核心影响因素,需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重构、完善社会管理职能体系、重组社会管理组织结构、健全社会管理相关规范、加强制度实施机制建设等五个方面优化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体系安排;主体行为是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关键影响因素,需从加强党委领导、突出人大监督、促进政府负责、注重司法保障、推动社会协同、增强公众参与等六个方面改善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主体行为。  相似文献   

4.
从思想观念、制度结构、主体行为三个维度来分析当代中国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推进路径,可以发现,思想观念是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根本影响因素,需从制度人本、制度公正、制度统一、制度合理、制度法治等五个方面强化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观念变革;制度结构是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核心影响因素,需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重构、完善社会管理职能体系、重组社会管理组织结构、健全社会管理相关规范、加强制度实施机制建设等五个方面优化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体系安排;主体行为是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关键影响因素,需从加强党委领导、突出人大监督、促进政府负责、注重司法保障、推动社会协同、增强公众参与等六个方面改善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主体行为。  相似文献   

5.
《行政论坛》2016,(6):103-106
城市风险治理体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其治理主体包括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多元结构,不仅需要政府准确、及时地制定公共政策,还应正确引导社会公众参与到城市风险治理过程中。"互联网+"为公众参与城市风险治理搭建了良性互动和有效耦合的平台,"互联网+"时代公众参与城市风险治理的路径在于:培育公众参与城市风险治理"互联网+"思维,畅通公众参与城市风险治理网络平台与渠道,构建公众参与城市风险治理科学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转轨时期的信用关系与企业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颖  胡洁 《理论导刊》2005,(6):12-14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由于中国经济转轨时期市场体系不健全、信用制度不完善、法规体系不完备等原因导致目前社会普遍信用不足,而信用缺失已经成为制约企业生存发展、经济高效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加快道德、制度、法制建设,强化契约理性,健全市场体系,建立有效的信用约束机制、信用保证机制,加强信用管理,改善信用环境,从而形成一个广泛的社会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7.
造成社会信用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可概括为:一是社会信用管理制度不完善;二是经济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三是信用主体本身在自律管理和信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四是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助长了失信行为的滋生和蔓延。因此,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一是要从树立良好的政府信用做起;二是要强化全社会的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加大社会信用的管理、教育、宣传力度。三是要强化信用立法,使全社会信用发展置于法律监督约束之下;四是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评级服务制度,加强对自然人和企业法人的信用管理。五是要强化信用主体的内部管理,促进各经济主体自身建设,在建设完善的信用体系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风险规制研究:构建社会风险治理的知识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论坛》2016,(2):73-80
现代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风险规制是人类应对社会风险的必然选择和现实诉求。20世纪80年代以来,风险规制的理论和经验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初步形成了社会风险治理的知识基础,提高了人们对于风险防控的理解水平。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风险规制研究对于我们提升风险治理能力大有裨益,因为面对不确定的社会风险,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风险规制体系已是势所必然的选择。但是风险规制研究也存在侧重于个案描述及其成效分析,不能提供社会风险治理整体知识图景的内在局限。未来应加强跨学科的整合研究,着力于共性问题的探讨,建构社会风险治理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9.
《行政论坛》2014,(5):83-87
社会焦虑是当代中国转型期无法回避的社会心理问题,缓解社会焦虑对于舒缓社会戾气,减少社会冲突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学者认为社会大多数人都频繁地遇到各种应激事件而处在焦虑状态时,单单关注个体身心因素对焦虑的影响就不太适合,应该探究外部环境因素。国内学者认为社会焦虑形成的社会环境主要原因具体可以分为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来分析:社会利益分配不均衡催生了社会焦虑;法律保障不足加剧了社会焦虑;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迷失是社会焦虑产生的根本原因。缓解社会焦虑需要形成个体自我调节、政府制度建设与社会支持相互协同、共同作用的社会焦虑缓解体系,尤其要重视由社会焦虑引发社会冲突的风险识别、生成机理、评价指标与防范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10.
由于交易主体结构的不健全,标的物选取和现货交易机制存在的缺陷,以及政府干预机制的不合理等原因造成股指期货风险.解决的办法是:完善股指期货准入制度和交易主体组成;增加A股市场权重股的流通量;完善相关立法和监督等.  相似文献   

11.
于飞 《学理论》2015,(1):53-54,57
伴随现代社会公共事务的日益复杂,协同治理应运而生,治理主体逐渐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如何在治理过程中,有效整合各方力量,探寻多主体治理的协同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探寻多主体协同治理的机制需要首先理清多主体共同治理的维度。多主体协同治理应当有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以及管理职能的协调三个方面。健全协同治理的机制应当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治理主体自身的建设,这包括政府职能的转变与社会组织的完善;二是治理主体责任机制的建立;三是多主体联动体系建设,包括加强信息化建设,组织网络衔接以及工作制度衔接。  相似文献   

12.
文章指出,深圳今后的改革要坚持高起点,要有大思路、大动作。具体要完成五方面的任务:第一,改革经济体制,完善各项经济制度,包括:完善所有制结构,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培育各类要素市场,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培育中等收入阶层;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第二,改革政治体制,建设民主政治,包括:完善党内民主、发展基层民主,健全人大制度、转变政府职能、实行依法治国等。第三,改革文化体制,发展先进文化。第四,改革社会体制,建设公民社会,实现由国家社会向公民社会的过渡。包括:建立“大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城市基层组织运行机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健全社会事业管理体制、建立危机应对机制。第五,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  相似文献   

13.
社会治理体系是由主体—规则—机制—目标等四个要素构成的规范社会行为的一系列制度。其中,治理主体指参与社会治理的行为主体及其在一定规则下形成的职能职责定位和网络关系结构,治理规则指社会治理体系运行应遵循的规律和法则,治理机制指治理主体间协同的运行机理、方式、方法,治理目标指社会治理的价值愿景与追求。这四个要素相互作用,其健全程度直接决定社会治理效能的高度,相互之间的耦合与互动程度直接影响社会治理效能的达成度。我们党在推动社会治理进程中不断根据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知调适社会治理体系,形成具有中国特质的社会治理制度优势。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必须坚持和完善党对社会治理的"全景式"领导,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坚持和完善"三治融合"的制度,构建社会治理规则体系;坚持和完善"四化互动"的治理方式,创新社会治理协同机制;坚持和完善"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把社会治理体系的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效能。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最为突出最为重要的社会现象;成为认识当代社会和全球发展的基本语境。而全球化的重大后果之一就是使我们不可避免地进入风险社会。在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存在着许多不稳定因素。在这样一个风险社会中当务之急是培育和建立风险治理的机制体制,形成风险治理的共识与合力,最终实现风险善治。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3,(35)
在转型期,由于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我国居民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这将引发多方面的社会风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以化解社会风险需采取综合性的措施:节制资本,提高劳动者报酬;营造公正的发展环境;改革财税体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6.
陈玮璐 《学理论》2012,(23):88-89
社会因素是犯罪产生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社会,犯罪产生的社会因素主要有:经济结构的不协调、不断变迁的文化体系、缺失的家庭及不良学校教育。现阶段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社会政策来预防和控制犯罪,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强法治观念建设并完善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17.
工业社会在消除传统风险时也产生了更多的风险,根据风险是否可国家保险分为可保障型与不可保障型。对社会风险识别有助于更好地进行防范与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市场化与个体化使家庭保障消解,国家具有抵御社会风险的责任与能力,因此以政府为主体的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应运而生。社会保障可防范与短缺经济相关社会风险,但对源于工业社会内部的人为制造的如核辐射、环境恶化等社会风险力不能及。只有建构多元主体参与风险防范与治理体系,依靠跨国组织、政府组织、社会组织、公众等多元主体合作,参与公共政策决策,监督公共政策执行,防范与治理人为社会风险。  相似文献   

18.
防范乡村社会风险是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通过对湖南省四个村庄进行实地研究,窥得其主要风险直接表现在村庄治理、集体经济与事业发展、人居环境改进和村民安全感等方面。研究发现样本乡村治理的社会风险源于村庄空心化造成的人才资源匮乏,外部环境发展形成的对传统管理模式的挑战,村民公共事务参与不足加大治理的难度,以及对村干部监督约束的不充分。防范乡村社会的主要风险,优化乡村社会治理,应致力于完善精英人才回流和保持机制、形成村级集体经济和事业促进机制、优化党委领导下的乡村治理工作机制、建立顺应时代发展的镇村干部能力提升机制和筑牢涵盖村干部的纪检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9.
《理论视野》2021,260(10)
风险社会理论强调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复杂性、系统性、突发性、专业性、公共性、社会性、主观性、价值性等特征。农村社区加速转型和突发公共事件给农村社区风险治理带来冲击和挑战。农村社区风险协商治理应从公正性、合法性、规范性和效率性等多个维度建构价值目标,从制度、主体、技术和文化四个维度建构农村社区风险协商治理的完善路径,促进农村社区风险协商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面对城市社区出现的新变化,单纯的制度建设显示了其不足之处.而提高社区社会资本存量则可以很好弥补制度建设的不足,从而为和谐社区建设提供新的视角.通过对社区社会资本的深层检视,我们发现当前城市社区存在信任危机、共识性规范缺位、居民参与不足和社区关系网络弱化等不和谐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