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保守主义是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一个新的思潮,也是70年代以以保守主义运动中的主流派别。美国的里根政府、英国的撒切尔政府和日本的中曾根政府都是新保守主义的典型代表。1982年11月,民族主义意识强烈的鹰派保守政治家中曾根康弘上台执政。自中曾根执政以来,日本新保守主义思潮的影响和新保守主义政治势力在日本国家政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得以迅速提升和强化,  相似文献   

2.
冷战后日本“新民族主义”思潮在日本社会广泛蔓延是由于日本的国内外环境变化所致。冷战格局解体、中国的崛起、朝鲜的核威胁和美国的控制是日本“新民族主义”蔓延的主要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3.
熊孝梅 《党史博采》2006,3(10):31-32
冷战后日本"新民族主义"思潮在日本社会广泛蔓延是由于日本的国内外环境变化所致.冷战格局解体、中国的崛起、朝鲜的核威胁和美国的控制是日本"新民族主义"蔓延的主要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分析90年代以来中国民族主义思潮兴起的原因、进程入手,指出其存在目标选择的世俗化、行为表现的非理性倾向等特征,并结合民族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总体影响,提出在大学生民族意识教育的理念上要加强对民族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视,内容上要加强对民族主义理论的系统研究,方法上要结合青年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开展教育。  相似文献   

5.
黄树东 《红旗文稿》2012,(11):32-36
新自由主义、全球化能够成为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风靡世界的主流思潮,不是一个简单的历史现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20世纪80年代之间,人类追求的不是新自由主义所代表的价值体系。当时人类追求的是公平和正义,在经济上追求的是通过政府对经济的多种形式的干预而实现不同程度的公  相似文献   

6.
<正>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新自由主义一直深得某些西方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青睐。然而,拉美"中等收入陷阱"、亚洲金融风暴、欧洲债务危机、美国金融海啸及其导致的世界经济低迷,各种市场失效的接踵而至,无情地终结了各界对于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共识;而阿富汗、伊拉克战争,中东、北非等地"颜色革命"尝试接二连三地造成灾难性后果,民粹主义、民族主义、保护主义等  相似文献   

7.
生态社会主义,是80年代以后在全球愈演愈烈的绿色生态运动中出现的新思潮。进入90年代以后,许多前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者、中立的绿党人士、民主社会主义者以及其它左派人士纷纷聚集在这一旗帜下,从而使西方的左翼思潮出现了“从红到绿”的转折。生态社会主义思潮首先出现于绿色运动的大本营─—德国。此后,随着绿色生态运动的发展,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在短时间内风靡欧洲,呈现出“红”、“绿”交融的景观、德国绿党公开打出了“红绿联盟”的纲领,共产党人、社会民主党人也从最初对生态社会主义的拒斥,转向谋求与其结盟,原东德统一社…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2,(5):21-22
文化强国战略几乎是所有发达国家在经济快速发展后的理性选择。日本近现代以来的国家战略分为三个阶段:军事立国战略(明治维新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经济立国战略(二战以后至20世纪80年代)和文化立国战略(20世纪90年代以来)。  相似文献   

9.
80年代初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村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但是1985年以后,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逐步减缓,特别是90年代后农村经济长期低速运转,农民收入增加缓慢,不仅造成农村市场低迷,而且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一、对几种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的评价80年代中期以来,为了持续高速发展农村经济,各方面提出了许多发展农村  相似文献   

10.
趋势一:经济将继续高速增长。中国继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期两次经济增长高峰之后,目前进入第三个经济高速成长时期。我们原本以为,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扩大、粗放扩张阶段的结束、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买方市场的形成,改革开放以后持续了20年GDP近10%的年均增长时期已经过去,此后将进入GDP年均增长7%的常规期。  相似文献   

11.
李长久 《新视野》2002,(4):72-74
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初,东亚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被世界银行誉称为“东亚奇迹”。在战争废墟上,日本经济从1946年开始复苏,自1956年起走上高速增长的快车道。1968年超过联邦德国,成为在西方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继日本之后,东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相继崛起。从1973年到1993年,东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年均增长率达7.5%,大大高于同期发达国家经济年均2.9%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年均3.0%的增长水平。但是到20世纪80年代末,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经济陷入严重困境。从1991年至2000年,日本经济年均增长率仅为1.75%。经历“失…  相似文献   

12.
当代美国无论是在政治、经济、科技,还是军事、环境、种族、宗教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深刻变革也必然会体现在各种文化思潮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几种文化思潮包括新自由主义思潮、新保守主义思潮、多元文化主义或新民族主义思潮以及新教的普救主义传统。这些思潮对于教育尤其是语言教育的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3.
吕冰  王忠梓 《理论学刊》2006,(5):117-120
中国文学先天“文以载道”的功利性和近现代特殊的历史机缘让文学与民族主义联姻,成就了“刺激—反应”式的文化民族主义,并成为当下一种颇有影响力的潜在的社会思潮。20世纪90年代,在历史使命的驱使下,中国的思想家与作家们在写作过程中或多或少都留下了文化民族主义的印痕,其中,既有讲求保守的文化保守主义,也有颇带激进色彩的文化民族主义,二者相互交映,成为文坛上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4.
陈继勇  周琪 《红旗文稿》2012,(15):34-37
二战结束后,日本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利用冷战的国际背景,创造了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奇迹,并迅速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至90年代初期,是日本经济发展的转折期。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异常大幅上涨并严重膨胀,日本泡沫经济在此期间迅速生成并持续膨胀。但泡沫经济的骤然破灭,不仅造成了资产急剧缩水和金融机构的不良  相似文献   

15.
邱敏  曾向荣 《党建文汇》2007,(12):20-20
无论如何,探究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的日本“失去的10年”,对于今天的中国有着重大的启示意义。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日本这个曾经红极一时的经济体开始陷入泡沫经济危机的泥淖:那是一个迷乱的年代。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自然灾害数量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上世纪90年代共有460起自然灾害,是80年代的两倍,而这一趋势在本世纪仍在持续。1980年到2004年的25年中,共有62起与天气有关,造成超过10亿美元损失的灾害中,1/4是发生在2000年以后。  相似文献   

17.
一、BITs与自由主义的投资制度在某些西方学者看来 ,双边投资保护条约 (BilateralIn vestmentTreaties,以下简称BITs)的缔约实践是伴随着 2 0世纪 70年代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兴起而开始活跃的 ,其在90年代的激增 ,更是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对经济民族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全面代替 ;与此同时 ,一些体现自由经济制度精神的国际文件甚至区域性经济条约的内容与BITs基本相似 ,而且 ,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国内投资法的调整和改革均表现出了自由化的趋势 ,因而断定BITs网络的出现反映了国际投资领域自由经济学的胜利。①投资自由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一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后现代主义、消费主义、女性主义、生态社会主义、新实用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公共知识分子及宗教思潮等以“问题”为中心潮起潮落,在交流与激荡中不断实现分化与整合。在纷至杳来的社会思潮面前,很多人往往顺着社会思潮去思想和行动,成为西方社会思潮的“粉丝”。更有甚者,西方与国内社会思潮相互交锋和耦合,产生了各种新思潮。近年来颇为流行的普世价值思潮,更是在我国的思想文化界掀起不小的涟漪。  相似文献   

19.
50年代的少先队,60年代的红卫兵,70年代的知识青年,80年代的中青年,90年代的政治家、思想家、企业家和各行各业的技术骨干.共和国的同龄人,实现中国跨世纪过渡的一代人,掌握中国未来命运的一代人.这就是新中国的第三代人.该书以激进主义与稳进主义两种思潮的矛盾为理论主干,叙  相似文献   

20.
50~60年代中国对周边民族主义国家的外交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中国的对外关系中,睦邻外交是我国外交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与周边新兴民族主义国家的友好关系,则是睦邻外交的重中之重。本文拟结合我国50、60年代的一些外交实践,对中国对周边民族主义国家的外交思想作一探讨。 一:以“和平为上”为基准,与民族主义国家展开睦邻外交 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来自朝鲜半岛、台湾海峡和印度支那组成的“三重包围”,要打破美国对新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包围封锁,必须把发展同毗邻的新兴民族主义国家的友好关系,作为新中国外交努力的重要目标。 民族主义国家作为战后摆脱了殖民统治的新独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