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检察长接待日工作制度,是检察机关的正副检察长在固定的时间和指定的地点,按照一定的程序接待和处理群众来信来访的一种检察工作制度。怎样才能做好检察长接待日工作?最近,我和办公室、控申举报部门的同志到邵阳、永州、衡阳、株洲等市分院作了一些调查,并专就这个问...  相似文献   

2.
控告申诉检察工作是检察机关面向社会的“窗口”,也是沟通检察机关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纽带”和“桥梁”,控申工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反映了检察机关的形象。近两年来,我院在“五好”达标、争创“两满意”活动中,针对长期困扰检察机关信访案件多、重复申诉多的现状,从改革控告申诉和举报工作方式入手,立足窗口服务,拓宽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积极探索和试行了首办责任制,提出了对来访群众百分之百的接待,对群众的控告、举报、申诉及刑事赔偿请求百分之百的受理,对署名的信访百分之百答复的工作目标,不但方便了群众,减轻…  相似文献   

3.
司法警察工作是检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检察工作中扮演更多的是服务保障角色。笔者认为,基层院司法警察应注意以下几个细节:1.配合控申部门工作应注意的细节。一是处置群体性来访事  相似文献   

4.
检察机关的首办责任制是指人民检察院按照法律规定的职责和管辖范围,热情接待来访群众,认真办理属于本院管辖的控告举报、申诉、赔偿案件,严格责任,负责到底,将问题解决在首次办理环节,避免当事人申诉,重复上访,久诉不息的一种工作制度。首办责任制在检察工作中虽起到了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但检察机关首办责任制,还应在多方面进行健全和完善。一、端正办案思想首先,要树立检察机关“一盘棋”的观念,不断强化检察机关控告、申诉首办责任制。所谓“一盘棋”,从检察机关内部来讲,它不仅是控申部门的首办责任制,也是检察机关的首办责任制,控申部…  相似文献   

5.
记:世纪之交,今年,控申检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何:新的千年已经开始,作为检察机关基本业务的控申检察工作,既面临机遇,也面监挑战。为此,我们设想,2000年控申检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和四中全会精神,以及全国检察长工作会议要求,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按照高检院关于检察工作的总体部署,以创建“文明接待室”活动为载体、以深化控申举报工作改革为动力、以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为重点,强化法律监  相似文献   

6.
控申举报部门是检察机关对内对外的“窗口”,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从事控申举报工作的干部为保证国家法律的正确实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使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应有的维护,让人民群众满意,就必须做到: 把“加法”用在学习上。学无止境,控申举报干部不但要认真学习研究《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法  相似文献   

7.
检察机关的控告申诉部门,承担着办理刑事申诉案件、赔偿案件、信访接待和举报宣传等重任,与其他检察工作构成了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完整体系。控申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和影响检察机关的形象和声誉,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长期以来,基层检察机关控申部门在开展法律监督、维护司法公正、宣传检察职能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郭爱忠 《法制与社会》2012,(11):175-176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深刻变革,大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矛盾问题增多,检察机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日益艰巨和繁重。新的形势促使检察机关控申部门的工作重点随之转移到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和做好涉检涉诉案件的息诉罢访工作上来,那么承担具体信访稳定工作任务的控申部门如何充分发挥举报线索初核工作职能,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呢。  相似文献   

9.
王峰 《法制与社会》2011,(30):47+51-47,51
今年密云县检察院以控申接待工作为平台,建立了365天24小时“无缝隙”接待工作机制。运行半年以来,实现了全员接访,“零距离”接触、服务来访群众,检民关系进一步密切,群众工作能力和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刑事诉讼法实施,检察机关面对的涉检信访特别是刑事申诉信访案件日趋纷繁复杂,仅凭控申部门的力量难以有效处置集体访、告急访等突发事件,迫切需要联合内设部门建立"大接访"制度,尤其需要司法警察在"大接访"格局中发挥维护控申接访秩序的警务保障作用。一、司法警察维护控申接访秩序的角色定位(一)司法警察是控申接访秩序的维护者《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第2章规定,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的九项职责之一就是"负责检察机关专门接待群众来访场所的秩序和安全,参与处置突发事件。"第20条还规定,"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在维  相似文献   

11.
陈扬 《法制与社会》2013,(4):131-132
为检之要,以民为本。群众工作既是检察工作的根本,也是检察事业得以蓬勃发展的动力源泉;群众工作既是群众路线在检察工作中的体现,也是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方式。如何做好检察群众工作意义重大。本文拟从做好群众工作的意义、客观形势及工作举措三个方面探讨检察机关如何加强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相似文献   

12.
吉熙 《江淮法治》2008,(24):19-19
绩溪县检察院认真吸取个别地区因上访渠道不畅引发越级上访、群体上访的教训,把畅通信访渠道作为改进控申接待工作、解决信访问题的关键,采取“三三二”的工作方法,完善控申接待机制,使群众“上访有路、告状有门、有事能诉、有冤能申”。  相似文献   

13.
冀州市人大常委会以落实“四个100%”为目标.在健全制度、明确责任、严格程序、狠抓督办等方面做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认真负责地解决了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些实际问题。2005年以来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220余件次.全部做到了办有着落、复有回音,取得了积极的法治效果和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有人说“控告申诉检察工作难做,每天面对形形色色的面孔,让人心烦;面临稀奇古怪的琐事,使人费神。”也有人说“控申工作简单,来信来访,属本院管辖的,交各有关部门办理;不属本院管的,履行告知义务,请他们去该去的地方,不就是‘收收发发’、当当‘二传手’吗”。笔者认为:做好控申工作其实并不容易,但也不是“难似上青天”,就看你如何把握难与易。把握得好,难变易;把握不准确,易也会变难。而把握的“火候”,就是“重在理解”。所谓理解———懂得对方所思所求。相互理解,能显真情化坚冰,洒雨露沐心灵。笔者根据个人的控申…  相似文献   

15.
张晓玲 《政府法制》2013,(35):61-61
“阳光是一种积极向上、正直乐观的工作心态,是对‘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检察工作主题的深刻理解,更是对文明执法、公开公正民主司法原则的不懈追求……”自“阳光检察”活动开展以来,山西省左权县人民检察院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院关于开展“阳光检察”活动的指示精神,以“123”工作模式,积极构建检察工作阳光运行新机制,不断推出服务人民群众阳光工作新举措,最大限度地让检察权在阳光下运行,真正做到检察工作为民、便民、护民。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司法》2000,(10):8-9
律师参与接待来访群众,不仅可以其丰富的法律专业知识释疑解问,同时其基于中立地位所提出的意见和解决方案往往也更易于为百姓所接受。本文以上海的实践为基础,试对这一问题作些探讨。依法开展来访接待工作,适时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矛盾纠纷,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背景下工作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它不仅有利于将来访接待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也有利于矛盾纠纷的依法妥善化解。一、上海在律师参与来访接待工作方面的实践和取得的初步成果随着上海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内部矛盾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群众…  相似文献   

17.
数字化时代,“数据”正在深刻改变着新时代的检察工作。本次发布的大数据赋能类案司法救助典型案例,聚焦当前检察机关司法救助工作中存在的因信息衔接不畅通、救助标准不统一、部门协同不及时导致救助实效不到位等问题,打破数据壁垒,积极探索构建司法救助大数据模型,充分展现了大数据在推动新时代司法救助工作高质效发展、促进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各级控申部门要树立大数据思维,主动跟上、适应数字化时代大势,构建控申“数字检察”工作模式,推动控申检察业务与数字检察深度融合,以“数字革命”驱动新时代控申工作整体提质增效、创新发展,实现更高水平的能动履职。  相似文献   

18.
根据高检院《关于完善人民检察院侦查工作内部制约机制的若干规定》(1998年10月22日)规定,笔者主张,为了更好地完成刑事申诉的复查工作,应建立健全下列机制: (一)设立相对独立的刑事申诉专门的复查部门。 目前,控申部门相对其它主要部门人员编制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在原有的举报、接待来信来访、刑事赔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涉法涉检信访矛盾凸显的形势下.认真梳理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开展诉讼监督的基本工作规律,研究进一步推进控申诉讼监督工作的方法策略,既是我们履行法定职责、践行“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检察工作主题的基本要求,也是化解人民群众涉法涉检信访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作为当今检察工作的三项重点工作之一,旨在立足法律监督职责,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效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推进社会管理法治化。控告申诉工作处在检察工作的最前沿,是与广大群众联系最紧密的部门。近年来创新开展的民生检察服务热线、检察联络站、群众诉求服务中心,无一不是由控申部门牵头、逐步落实、完善。又因其对内制约、对外监督的特殊法律定位,控申干警参与社会管理的职责、范围、方式和途径均比其他部门具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因此控申干警的素质将决定控申部门参与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广度和深度。再次探讨控申干警参与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优势地位,确立参与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方式、途径,将具有很重要的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