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陈艳丽  汪虹 《人民论坛》2013,(12):234-235
河北省文化资源优势明显,但与其所拥有的文化资源相比,河北的文化产业尚未成为优势产业.文章认为文化资源转化可通过直接转化和间接转化两种方式,并遵循四项原则,同时妥善处理内部文化资源与外部文化资源、模仿与创新的关系等方式,加速实现文化资源向产业优势转化.  相似文献   

2.
陈野 《观察与思考》2011,(11):24-25
在文化发展日益多元化的今天,一个民族、一个地区自然资源、物产资源、大众文化资源、高雅文化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的特色优势,既是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和鲜明标识,更是今后发展的基本因子和本质力量。执文化资源的特色优势之牛耳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是文化发展自身规律的本质性要求。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素有"文化千岛"美誉的贵州省,正面临着如何将民族民间文化之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历史难题。因此,通过全面分析民族民间文化的特殊性及现行法律对该类文化保护中存在问题,进而进行有关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法律保护,特别是知识产权制度安排的理论探讨,争取为贵州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整套法律保障体系的尽快建立建言献策,成为本文戮力而为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潘捷军 《今日浙江》2006,(20):60-61
文化是我省经济发展的传统优势,加强文化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一方面,从历史经验看,我省经济发展相当程度上依赖于文化的助推力量。浙江在区域条件、资源禀赋等决定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上并不占有优势。但是,改革开放后,浙江经济却能急起直追,并创造出GDP总值连续多年居全国第4位的佳绩,为此学界从不同角度分析得出过很多不同结论,许多研究目光最后都投向了文化。浙江最令人称道的民营经济群体和市场机制优势从何而来?鲁冠球、邱继宝们所创造的奇迹告诉人们:我省的经济优势最初来源于农村,最根本的动因在于传统文化。有人作过统…  相似文献   

5.
《湖北宣传》2006,(5):20-21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就在于厚重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广阔的文化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6.
《湖北宣传》2007,(4):18-19
近年来,黄石市委、市政府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努力整合全市文化资源,拉动文化事业与产业的快速发展,变文化资源的潜在优势为现实文化生产力,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为做大做强文化事业与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胡苏平 《前进》2012,(8):11-13
山西作为文化资源大省,如何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是我们着力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近年来,我们在党中央关于文化改革发展有关精神的指引下,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三加快、一加强”的要求,把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繁荣发展作为重要任务,系统化布局,全方位推进,硬措施落实,文化改革发展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在探索和实践中,形成了一些成功的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8.
天地悠悠,红河奔流,山水为形,文化为魂,红河民族文化旅游正展开气势磅礴的瑰丽画卷。3.3万平方公里的辽阔红河大地,旅游资源富集,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秀丽,名胜古迹众多,山川湖泊、气候森林汇聚世界文化遗产哈尼  相似文献   

9.
中南民族大学王雨同学来信说,有种说法,中国是文化大国,但还不是文化强国。文化大国与文化强国有什么不同?答:文化大国通常拥有丰厚的文化资源、丰富的文化产品和巨大的文化发展潜力,主要表现为数量上的庞大。文化强国除了文化资源与文化产品量大质优等特征之外,最突出的一点,是其拥有强大的文化传播与文化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政策》2009,(3):27-28
随州作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以下简称鄂西圈)重要的门户城市,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优良的生态环境和厚重的文化资源。去年以来,随州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建设鄂西圈的历史机遇,着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奋力实现由文化旅游资源大市向文化旅游经济强市的跨越。  相似文献   

11.
东亚文化格局:演变与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亚文化在历史上是近似的文化共同体,近代以来文化体系的差异最终导致文化格局的变迁,各自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历史从来都是现实生活的宝贵资源。我们应该站在全球化的高度,保护、修补东亚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巩固提高我们的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走出去"战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胡惠林 《思想战线》2004,30(3):89-91
中国的文化产业要"走出去",必须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重新考虑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重建我国文化外贸的政策系统和法律系统,改革我国的文化贸易体制。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资源,是我国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所在。战略意义上的文化赶超,离开了这一比较优势绝不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13.
王永平 《政策》2012,(3):24-26
宜昌,省域副中心城市、文化资源大市。全市文化工作战线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提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文化产业当作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培育,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切实把宜昌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生产力,努力将宜昌打造成文化之城,实  相似文献   

14.
区域之魂,文以铸之。文化作为一种竞争力,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作为一种战略,也已经被普遍运用。高新区是区域经济国际化的载体,是抢占世界高新技术制高点的前沿阵地,然而在我国各地开发区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文化开发普遍滞后于经济发展,影响并阻碍了开发区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伴随着辽宁省营口开发区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大小小的城市广场、公园相继建成,尤其是世纪广场和月亮湖公园,成为开发区市民和游人汇聚最多的地方,广场文化活动应时而生。为了充分地利用这些阵地,使之成为城市文明的新载体,创造具有营口开发区特色的文化环境,树立开发区良好的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系统充分发挥福建侨乡资源和侨胞优势,充分发挥福建与台湾的“五缘”优势,以福建特色文化为主题,巧打“侨牌”和“海峡牌”,深入拓展对外对台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7.
赵建伟  康就升 《前沿》2011,(6):120-122
不同的社区有着不同的文化资源和文化特色。合江民族村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在和谐文化与先进文化的引领和整合下,在社区少数民族群众的参与、实践和创造下,经过五年来的发展和积淀,形成了富有南粤特色的集和谐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和习俗文化等多样文化为一体的文化社区,实现了以文化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和人协调发展的目的,构建起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特色民族文化社区。  相似文献   

18.
张帆 《思想战线》2007,33(3):94-98
文化产品是文化认同的载体,文化认同是文化产品得以存在的先决条件。文化贸易,其实质是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文化认同的达成与接受,文化贸易的出超和逆超背后是文化认同资源的争夺。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文化贸易平衡的出路在于主动参与国际间的文化竞争,由被动的参与者逐渐成为贸易规则的制定者,改变不利的贸易条件,从而有效地捍卫自己的文化权益。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与实践》2006,(1):14-17
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综合体现,代表先进文化是党执政的基础,这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已作了明确表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也把文化建设作为新时期着力加强的五大建设任务之一。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正像一个民族文化需要几百年上千年的积淀一样,企业文化也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来形成,任何一种企业文化都脱离不开它置身的民族文化和社会文化。尽管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二十多年,但开发区的国有企业也才步人由计划管理向市场调节的转型时期,我们的企业文化长期以来都是建立在计划体制框架之内的。随着开发区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也面临着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在外部环境已经不容我们仍然维持现状的情况下,我们的企业也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出了要建立先进的企业文化,并在近几年形成了一些理念上、口号式的文化表象,但这种表象背后却仍然是以传统国有企业的观念为主流,我们员工的行为与所提出的企业文化理念出现了“两张皮”现象,泰达控股公司作为开发区国有企业的代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0.
文化产业语境中的文化资源可以界定为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可以转化为文化产品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可以分为物质文化资源、制度文化资源和意识文化资源三种类型。文化都市是相对于政治城市、经济城市的概念提出的第三种都市发展模式,其本质特征就在于文化资源、文化生产、文化功能成为推动城市形态演进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与机制。文化资源是文化都市建设的基础和保障,集聚优势的人力资源、制度文化资源、物质文化资源是通往文化都市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