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2008年,武汉城市圈被国家批准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跨越,它强化了武汉城市圈在湖北乃至全国经济社会中的重要地位。黄冈作为武汉城市圈的重要城市,应该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妇联组织优势,大胆探索一条妇联参与两型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金义华 《世纪行》2009,(1):20-20,27
武汉新港的规划建设,是湖北省委、省政府为促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的重大项目,是进一步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充分利用水运优势带动城市圈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以“亿吨大港,千万标箱”为目标,跨越武汉、鄂州、黄冈三地,并以新港建设促进临港经济和城市组群发展的武汉新港,要实现其战略定位(建设成为集先进港口技术为一体的现代港,中西部地区走向海外的国际港,水水、水陆中转的枢纽港,  相似文献   

3.
"1+8"武汉城市圈是武汉及周边城市共9市构成的区域联合体,其GDP占湖北省的60%左右,2007年底获批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9年是全面启动城市圈试验区建设的第一年,也是决定改革试验区能否取得突破的  相似文献   

4.
黄楚平 《政策》2008,(8):26-28
咸宁是湖北南部对外开放的窗口,是武汉城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位于武汉城市圈和湖南长株潭城市群两个“试验区”的连接线上,必须全力以赴承担起建设“两型社会”改革试验的重任和使命,先行先试,大胆创新,着力打造极具个性魅力的生态城市,加快实现咸宁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5.
做好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立法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年底,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如何加强地方立法工作,更是一个新课题、新要求。  相似文献   

6.
《湖北政报》2009,(19):23-26
<正>鄂政发[2009]38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标志着武汉城市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紧紧把握历史性机遇,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把湖北建设成为  相似文献   

7.
产业融合:武汉城市圈的主旋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汉城市圈由省会城市武汉和周边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和天门8市组成,俗称"1 8城市圈"。从2003年3月湖北省委、省政府将把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作为当年的工作重点到2004年4月省政府发出《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若干意见》,从2006年4月武汉城市圈建设被中央10号文件  相似文献   

8.
鄂工商注[2008]124号武汉、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市工商局:为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武汉城市圈两型试验区建设的工作部署,促进武汉城市圈内市场主体又好又快发展,尽快实现市场主体准入条件、准入程序、准入服务、准入监管的统一,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特制定《武汉城市圈市场主体准入一体化试行办法》,现予印  相似文献   

9.
吴烨 《政策》2013,(5):41-43
<正>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十分重要的一年,浠水县委、县政府将紧抓大别山试验区、长江经济带、长江中下游城市群、武汉城市圈等重大战略机遇,以竞进提质、跨越发展为基调,以大别山试验区建设为主线,以富民强县、秀美浠水为主题,以"苦战三年,跨入一流"为奋斗目标,加快全面建成小康浠水步伐。  相似文献   

10.
付晓波 《政策》2011,(7):75-76
大悟县地处大别山腹地,是著名革命老区、将军县。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注重发挥红色文化资源优势,以京珠高铁孝感北(大悟)站即将建成通车为契机,以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为载体,以建设红色文化旅游大县、全省旅游强县为目标,把旅游业作为优先发展的重要产业来抓,着力推动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目前,大悟文化旅游产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相似文献   

11.
曾黎 《政策》2008,(11):24-27
从去年12月14日圈家批准武汉城市圈成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到今年9月10日温家宝总理圈批同意“总体方案”,湖北在重庆、成都、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4个去年国家批准的综改试验区中,总体方案最先获得批复,创造了第一个“试验区速度”。这标志着武汉城市圈试验区正式承担起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探索经验、做好示范的使命和责任。  相似文献   

12.
作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武汉城市圈具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和背景。建设"两型社会"尤其需要关注对土地等自然资源要素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武汉城市圈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途径和方式包括规划控制、市场培育、产业用地政策以及监督管理等几个方面。这对于提高城市圈土地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加快"两型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建鸣 《政策》2010,(9):33-35
黄石作为武汉"1+8"城市圈城市之一,近年来积极抢抓武汉城市圈获批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黄石获批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等重大历史机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三大"发展战略(发展大产业、打造大园区、建设大城市)为统领,  相似文献   

14.
2007年12月8日武汉城市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武汉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构筑和谐武汉城市圈的过程中面临着新的矛盾,在这个阶段,进一步创新发展模式,构筑和谐武汉是广大人民的愿望.  相似文献   

15.
《理论月刊》2008,(5):F0004-F0004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刻领会中央批准改革试验区的重大战略意图,全面把握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深刻内涵,加快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6.
自2007年12月17日,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圈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两型社会建设已经成为湖北、湖南两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最强音。而对于两型社会建设中诸如部门分割、城乡分割、地方分割、转嫁污染、恶性竞争等发展障碍问题,  相似文献   

17.
肖安民  赵炜 《政策》2008,(1):23-26
最近。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成渝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国家从改革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如何正确认识“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深刻内涵,及其对武汉城市圈、  相似文献   

18.
鄂政办发[2008]46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推进武汉城市圈建立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验区,加快我省教育改革发展步伐,更好地服务两型社会建设,经省人民政府同意,成立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相似文献   

19.
谭键 《今日海南》2008,(9):32-33
2007年12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至此,我国已设立了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成都以及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武汉城市圈以及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六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被称为"新特区"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传统的经济特区是何种关系,其改革试验对海南具有怎样的影响和借鉴,都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张林 《政策》2012,(4):56-59
2008年5月,湖北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站在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和构建中部崛起支点的高度,提出了建设武汉新港的重大战略决策,将其作为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推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要突破口。三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