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通过对传统目标国(地)毛里求斯、马达加斯加、留尼汪和南非华人人数和性别的动态统计,可以发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非洲华人的增长成为一种常态,在人口变化方面有三种表现,即华侨华人增长出现三次小高潮,华侨华人的性别比例逐渐平衡,老一辈华人中持有中国国籍者日益减少。近年来,尽管大量非洲华人返回中国,但在非华人人数的减少只是暂时的。目前,中非经济关系的基础有望从贸易转到包括贸易、投资和金融等多方位合作,中非产能合作基础上的投资加强,中非民间交往与文化交流的促进,大部分非洲国家仍愿以宽松的移民政策吸引外资,因此,非洲的中国移民的数量仍会持续增加。  相似文献   

2.
媒体     
俄罗斯《专家》杂志中非关系改变地缘政治排序中国正在成为非洲国家主要的经贸伙伴,美国和欧洲将被挤出非洲。无论是苏联还是美国都不曾成功地在同一时间将非洲几乎所有国家领导人聚集在一个地方。尽管莫斯科和华盛顿为了影响非洲近十年来一直为此而努力,但是中国却成为最后的赢家,依靠的不是意识形态,而是发展贸易和投资。中非经贸发展将改变世界政治中的力量排序。中国进军非洲是无奈之  相似文献   

3.
中国与非洲经济合作的现状、挑战和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中国确定了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大决策,同年6月,中非论坛首届会议在北京召开。8年以来,非洲日益成为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重要伙伴,中非经济合作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贸易水平不断增长,中国对非投资继续攀升,双方能源合作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尤其值得关注的是,2006年中非论坛北京峰会召开以后,中非经济合作掀起了新一轮快速发展的高潮。  相似文献   

4.
<正>记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提出开展中非合作的"八大行动",您如何看待"八大行动"?对进一步深化中非人文交流合作有何看法和建议?费卡都:埃中两国都致力于消除贫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八大行动"是旨在支持非洲发展的最重要倡议之一,为非洲发展带来了最佳机遇,得到非洲人民的热烈欢迎。中国政府和人民也大力支持增加对非援助,扩大贸易投资,为基础设施项目提供  相似文献   

5.
中非合作论坛胜利召开以来,中国与非洲经济合作关系有了新的发展。中非经贸合作的途径和方式正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双边贸易、投资法律环境也日臻完善。截止到2001年底,中国同非洲59个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经贸关系,与其中40个国家签订了双边贸易协定,与20个国  相似文献   

6.
非洲冲突后重建:中国日益增长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非关系的快速发展,中国在非洲的利益正从促进向着保护的方向发展,这与非洲安全面临的挑战和国际体系转型的压力一道,呼吁着中国在非洲冲突后重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已通过派遣维和部队、提供冲突后重建投资及其他支持活动,为非洲冲突后重建作出了重要贡献。尽管如此,由于多重不确定性的存在,中国未来在非洲冲突后重建中的作用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
媒体     
《南风窗》2015,(3)
<正>01中非贸易"成长的烦恼"英《经济学人》1月17日近几年,和中国富商做生意成为了非洲广播节目的热门话题,在这些故事反映中国商人在非洲影响力越来越大的同时,也透露出了他们在当地所遭受的反作用。中国是非洲迄今为止最大的贸易  相似文献   

8.
热带非洲与东方中国的现代复兴,是20世纪最具世界性意义的历史变革。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与非洲分别发现了对方,发现了遥远世界的对方是可以依靠的力量。虽然中非双方的历史文化背景相互有别,现代复兴之路及发展主题亦多有不同,但共同的现代命运却使双方在20世纪里建立起日益紧密的现代关系。最近十年来,中非关系之内容、形式与规模,正呈现出全面拓展与提升的态势。从世界史的角度来看,在经历了长达数百年西方主导之世界体系的演进过程后,中非现代关系的建立及发展,不仅对中国,对非洲,亦将对未来世界体系之结构与性质,产生特殊而多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进入21世纪以来,在中国"走出去"战略的支持下,中非经贸关系驶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自2009年至今,中国已连续五年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2013年中非贸易额达到2102亿美元。[1]非洲则成为中国第四大海外投资目的地、第二大海外工程承包市场,并且是中国重要的对外援助对象。由此可见,非洲作为中国打造"走出去"战略升级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下,在中国构筑的"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愿景之  相似文献   

10.
编者的话中非峰会激起了国人对中非关系的兴趣。热潮过后,学者的任务是解释和分析中非关系的历史与现实。本期主题讨论的主旨即在于此。这组文章既有中国学者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对中非关系和非洲政治发展的考察和论析,对20世纪中国非洲学的概述,也有美国学者对当前中非关系的  相似文献   

11.
国内变迁与中非关系的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过去十五年来,中非关系发生了一个富于戏剧性的变化。这个变化并不是国际体系作用的结果,比如说冷战的结束,而更多的是中国和非洲国家国内变化的结果:(1)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其隐含着在中非关系中私营和半国营行为者的导入。这些行为者一方面致力于推进贸易和加强经济联系,另一方面同时又在东道国成为有争议的对象。(2)非洲国家的民主化进程,它也暗示着国内力量如市民社会和各类政党参与到中非关系中来。由于非洲在中非关系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这些力量为了各自的集团利益就成为中非关系的监督者,不时对各自的政府施以最大限度的压力。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中非开启外交关系50周年,中非关系经受了50年时间和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中国和非洲都处在发展中阶段,在许多问题上有着广泛共识和共同利益,双方也有深化合作的愿望。中国希望与非洲发展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今年11月上旬将在北京举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这次峰会将是中非领导人共叙友情、共商合作、共谋发展、共创未来的一次盛会。  相似文献   

13.
1955年万隆会议中非领导人执手相握,到2006年非洲各国首脑齐聚北京;从中国支持非洲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斗争、走独立自强的道路,到非洲国家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从中非建设者奋战丛林,用鲜血和汗水铺就坦赞铁路,到新世纪中非各领域务实合作取得累累硕果;从1956年4月第一个中国文化艺术团访非,到新时期中非文化交流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历史已经见证了中非友好合作的一座座里程碑。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世界上人口年龄结构最为年轻的大陆,非洲国家的青年发展问题值得关注.青年是非洲的未来,也是中非合作的未来,是中非关系的希望所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非洲青年发展与中非青年合作面临严峻挑战,同时也蕴藏无限机遇.展望后疫情时代的中非青年合作,双方应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在"一带一路"倡议、非盟《2063年议程》、中非合作论坛等机制的指引下,以培养培训为基础助推非洲青年职业能力建设,以复工复产为动力促进中非新业态合作,以创新创业为引擎提升非洲自主发展能力,以文明文化为纽带传承中非友谊,推动中非青年共同发展,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有关中国在非洲的角色和地位的负面评价开始增多。对中国的指责主要有两种论调:其一,中国正在走西方殖民大国的旧路,在非洲大量攫取资源和能源;其二,不附加条件的中国投资与援助助长或支持了非洲国家的腐败和暴政,不利于或扰乱了非洲国家的长远发展。这两种论调显示出对中非关系进行政治化操作和将其"妖魔化"的倾向。对中非关系近年来的实际发展进行考察,就能很容易地驳斥这两种不实论调。实际上,中国不仅推动了非洲经济近年来的快速成长,同时也为维护非洲社会安全和稳定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中非关系深入发展,贸易、投资规模的扩大使中国对非关系硬实力得到显著提升,但中国依然缺乏将硬实力转化为软实力、巧实力的工具。中国在非洲广大群众当中依然缺乏公众吸引力。鉴于中非之间的文化差异,中非关系应当在官方的政府间平台以外开辟空间,以努力在双边关系中推进建设软实力和公共外交。  相似文献   

17.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背景下,2021年非洲大陆自贸区逆势启航,这是非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里程碑式的事件,反映出非洲国家寻求自主发展的强烈意愿.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将给未来非洲可持续发展带来良好预期,同时也有利于维护与践行多边主义.非洲大陆自贸区运行为"一带一路"倡议与非盟《2063年议程》的对接提供了一个深度交汇的平台,既有利于中非在工业、农业、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形成建设合力,也为中非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契机.面对机遇与挑战,中国需与时俱进地调整对非经贸合作的思路、重点和模式,使中非经贸合作在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进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刘中伟 《当代世界》2014,(10):65-67
<正>2014年8月4—6日,首届"美国—非洲领导人峰会"在华盛顿顺利召开,期间透露出的信息表明奥巴马政府正式将加强对非经贸合作提升至国家大战略的层面。从涉中国层面看,该峰会也存在着模仿与赶超中国的意味。从长远看,如果白宫借峰会带动美国商界加强对非贸易和投资的战略愿景实施顺利,那么此次峰会对作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的中国在未来发展对非关系将形成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10月1日,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在其官网上撰文,称中国正在非洲拓展软实力魅力。文章称,中非百余名智库学者齐聚南非比勒陀利亚出席中非智库论坛第四届会议,这是中国在非洲拓展政治和经济影响力之后,在非洲知识精英阶层深化影响力的重要举措。软实力的首倡者、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也坦诚,中国在非洲的软实力不容小觑,非洲民众对中国的评价甚至要好于他们对很多西方国家的评价。中国在非洲软实力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非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合作的不断加深,关于中国在非洲搞"新殖民主义"的论调开始在国际社会盛行起来。事实上,中国在非洲搞"新殖民主义"的论调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站不住脚的,中非关系超越了传统的西方与非洲的殖民主义或新殖民主义模式,走出了一条新型国际关系的道路。为了更好推进中非关系的发展,今后仍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非以经济合作为主的全面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