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4 毫秒
1.
遵照中央有关文件精神,从今年下半年起,我省各级政府新一轮机构改革的帷幕将正式拉开。其力度之大、规模之巨、涉及的机关干部人数之多,都是前所未有的。为了保证这次重大改革的顺利进行,强调做好政府机构改革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非常必要的。联系我省特别是省直机关干部的思想实际,笔者就有关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中的思想政治工作谈点粗浅看法。一、做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中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将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它既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延伸,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探索,又是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
举国上下一致拥护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向地方政府展现了改革方向,回答了跨向二十一世纪应以怎样的思想和原则去实践改革。然而,按中央要求并结合本地实际去实现改革目标,从根本上终结“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之顽症,并非易事。对机构改革问题极需以革命的态度作深刻反思,极需以革命性和科学性融合成的内在驱动力去推进机构改革。正视以往机构改革的不彻底性邓小平早在一九八二年就明确指出:“机构改革是一场革命”。并针对当时中央直属机关改革方案不具体,人员减得少一事,作了严肃的批评:“我这里说一句不客气…  相似文献   

3.
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建设的发展,要求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作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重要内容的行政机构改革,倍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回顾总结历次机构改革的历史教训,始终没有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怪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方面的,...  相似文献   

4.
建国后的政府规模处于不断的膨胀之中,屡次行政机构改革都未脱离“膨胀———精简———再膨胀———再精简”的怪圈循环。运用公共选择理论中的官员预算最大化理论、政治活动中的经济人范式理论、宪法经济学理论,来阐释政府机构膨胀和公务员队伍扩张的原由,将对控制政府规模增长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全国机关事务工作协会今天召开会长会议,部署协会今年的工作,研究机关后勤改革与发展的调研课题分工,以及筹备编写《邓小平后勤思想学习纲要》的意见。借此机会,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全国省级政府机关后勤机构改革的基本情况,并就深化机关后勤体制改革谈几点认识和看法。一、关于省级机关后勤机构改革的基本情况根据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的要求,全国省一级党政机关机构改革正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加紧进行。目前,全国省、区、市政府(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除外)机构改革方案都已批复,机构和编制精简近…  相似文献   

6.
论大部制改革过程中人员分流的阻力及其清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生活一直被自身机构的庞大所带来的一系列复杂而深刻的问题紧紧困扰着,各级政府虽然进行了多次机构改革,但依然没能跳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党的十七大在对体制改革的部署中明确提出要实行统一的大部门制度。而人员分流问题则成为了此次改革不可避免的拦路虎。切实解决好机构改革中富余人员的分流问题,本身就是机构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使大部制改革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7.
难点一:思想认识难统一。首先,有些人认为不一定需要政府机构改革,只进行经济改革就可以了。其次,认为已经经历了六次机构改革,但多次改革都陷入了“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难点二:政府职能难明确。行政机构是行政职能的载体,职能定位是行政体制的首要任务。一些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掌惯了权力的部门仍习惯于指手划脚,给企业当“婆婆”。难点三:机构改革中人员分流问题是历次机构改革的难点。多数同志存在求稳怕变的心理障碍、保官恋权的陈旧观念。再加上人员分流的主要去向是企业,而企业人员大量下岗,再…  相似文献   

8.
近50年来 ,我们党和政府为建立和完善一个结构合理、人员精干、灵活高效的党政体制 ,先后进行过六次机构改革。六次机构改革 ,虽然都有一定效 ,却一直未跳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历史怪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深层次的关键问题是没有调整好利益关系 ,也没有相关配套措施。本文就利益在政府机构改革中的作用及如何通过利益关系调整促进机构改革 ,谈点粗浅的认识。一、利益在政府机构改革中是一把双刃剑(一)利益是政府机构改革的强大动力政府 ,作为国家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从事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机构 ,作为社会主体 ,政府也是经济人 ,也有其自己的利益追求 ,它同企业一样 ,其行为是按个人成本收益原则来计算 ,追求最大的自身利益的 ,这正是政府行为的动力和前提。只不过中国的社会制度和社会性质 ,要求政府利益与公共利益保持同一方向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这既符合中国的实际 ,也有利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顼事业的发展。政府为了始终能代表和满足广大人民的利益 ,就必须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不断进行机构改革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 ,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  相似文献   

9.
建国以来,我国历经数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1998年以前的政府行政改革都陷入了机构"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恶性循环。1998年以后逐渐步入正轨,此后的两次机构改革都强调"转变政府职能",十六大提出"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行政管理体制"。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0.
深化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属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范畴。党的十四大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对这项工作抓得很紧,十六大又一次强调了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这次机构改革。为了紧扣重庆实际贯彻好十六大关于搞好政府机构改革的精神,镇东书记和我专门向国务院和相关部委的领导同志做了汇报。最近中央正式批复了我市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意见。今天召开这个实施工作会,提出相关的工作要求。根据昨天市委常委会议研究的意见和镇东书记的指示,在刚才会议议程的基础上,我再强调三点意见。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搞好政府机构改革的信心重庆直辖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我市先后进行了两次政府机构改革,这次是第三次改革。1998年的改革,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要求,重  相似文献   

11.
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些认识与思考郑严对政治体制改革,邓小平同志曾在精辟分析现行体制弊端的前提下,充分论证其必要性、紧迫性。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也从我国当前政治体制的实际出发,作出了明确的工作部署,提出了目标要求。鉴于以往政治体制改革特别是机构...  相似文献   

12.
魏芙蓉 《湖湘论坛》2001,14(1):24-25
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探讨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  邓小平用“势在必行”四个字,概括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其主要思想有:  一是从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方面来论述政治体改革的必要性。政治体制改革是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解决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那部分矛盾。马克思主义关…  相似文献   

13.
由于近几次机构改革出现“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历史教训和新一轮机构改革面临的巨大障碍和阻力,人们不无理由地忧虑和担心:这次机构改革是否还会陷入“精简—膨胀”的怪圈?要解决好这一难题,笔者认为,关键还在于要把握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历史性机遇,真正按照政企分开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从整体上和根本上进行  相似文献   

14.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蓝图──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论述余汉熙邓小平同志是我国改革的总设计师,他不仅设计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框架,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规划了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而且设计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蓝图,指出了政治体制...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已经明确宣布,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将集中讨论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问题。党在今天提出并逐步展开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客观需要。指导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其直接指导思想是邓小平同志关于改革的科学构想。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就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作了许多精辟的阐述和论证,从总的方面为我们勾画了一幅全面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蓝图。本文将结合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的初步认识。对邓小平关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构想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必须从制度层面规范、推进县乡机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政治体制改革重要内容之一的县乡机构改革,目前正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全面展开。如何使这次改革真正跳出以往几次机构改革从反弹到膨胀的“怪圈”,是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从各地积累的经验和我县的实践看,只满足撤并机构和精简人员是不够的,必须从制度层面规范、推进县乡机构改革。   一、县乡机构改革要朝着创建现代政府制度迈进   建立精简、高效、廉洁的政府,是这次县乡机构改革的重点目标。通过改革,能否创建出与现代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相适应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政府制度,是衡量改革成败的关…  相似文献   

17.
论公共财政在行政管理改革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当今世界行政改革的大潮中 ,中国的行政改革已有 2 0多年的历程 ,2 0多年来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和精简机构等进行了范围广泛的改革。改革过程中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是 :机构庞大 ,人员臃肿 ,以及由此派生的财政预算赤字的增加和政府职能转变的艰难。尽管政府一而再、再而三地试图去解决机构和人员膨胀的问题 ,但都未能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老路 ,而且政府职能转变的步伐虽未间断 ,但政企不分、机构庞大、人员臃肿的问题都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对于这种行政机关自我扩张的问题 ,国外一些学者觉得难以理解。他们…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搞了20年,机构改革也搞了20年,却总也走不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针对机构病的“抗药性”,面对跨世纪的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我们怎样才能走出这个怪圈呢?邓小平早就指出:  相似文献   

19.
本次县乡机构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一是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二是要调整精简党政机构,三是要精简人员编制.要坚定不移地做到这些,防止"走过场",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误区,县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能不能提高认识,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方针政策上来,有没有积极投身机构改革的勇气和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坚定性,至关重要.而思想认识问题的根子在理论,坚持科学正确的理论指导,是机构改革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一个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20.
寓政治改革于经济改革之中———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战略特征黄卫平肖俊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涵,政治体制改革实践则是中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邓小平早在1979年就明确提出了“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