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省群体性事件多发的态势与防范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省群体性事件的高发是广东省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必然产物。社会发展的断裂、利益表达机制的缺乏、群体利益冲突的增加是群体性事件多发的根本原因。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利益表达机制、社会危机应对机制、全面的社会治安防控机制是解决群体性事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习智勇 《法制与社会》2010,(29):189-190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群体性事件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日益常见的表现形式。本文基于社会冲突理论的视角,剖析了群体性事件发生发展的原因,并提出了适当的应对策略,以期有助于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3.
历经三十年改革开放,中国进入了社会转型新时期,作为社会矛盾和冲突特殊表现的各种群体性事件数量不断攀升,规模也日益扩大,表现形式日趋激烈,“瓮安事件、石首事件、孟连事件”每一次都触动着人们的神经,己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深入探究群体性事件的多发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构筑其防控体系,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确保社会长治久安,进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琐明 《法制与社会》2011,(17):168-170
随着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突出问题。探讨群体性事件,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一项重要课题。近年来群体性事件表现出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态势,造成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预防和处置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加以努力。  相似文献   

5.
段嘉庆 《法制与社会》2014,(5):185-186,203
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到来,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已呈高发态势。群体性事件的频繁发生已然影响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而威胁到整个国家的安全稳定。为化解民族地区的社会矛盾,有效防止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需要对群体性事件进行深入研究,辨析事件性质、揭示发生原因、阐释演变规律,是有效防控群体性事件的前提,也是从本质上正确把握处置思路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金延卓 《法制与社会》2010,(18):178-179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利益格局趋向多元化,不同利益主体间的矛盾冲突也日渐凸显。伴随着近年来国家高速发展而来的是全国各地不断发生的群体性事件。群体性事件的频繁发生,规模不断扩大,表现形式趋向多样化,手段和方式趋于激烈,造成的后果和影响日益严重,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本文对近几年群体性事件的研究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数理分析,以期为预防和处理群体性事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应急管理十日谈》中漫谈了社会转型和社会风险、危机的防控和管理、应急决策的方法和技巧等;文中例举了一些突发公共事件,特别是社会安全事件,漫谈了正确认识和处理群体性事件、危机中的沟通与媒体应对等,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一闪淳昌(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国务院参事室参事)  相似文献   

8.
群体性纠纷具有当事人多、涉及面广、矛盾复杂激烈的特点,处置不妥当,容易引发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社会转型时期群体性纠纷的调处与化解,为人民调解工作增添了新的内容。律师①作为熟悉法律的社会中介群体,参与群体性纠纷的调处具有特殊的优势,可以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本文对  相似文献   

9.
群体性事件的刑法立场与处置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一军 《行政与法》2012,(1):110-114
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群体性事件呈现多发、频发态势,极大地冲击了政府管理的基本秩序,同时对于经济发展的整体环境也造成了多维的负面影响,群体性事件的妥善处置已经成为法学理论所面临的新课题。从当下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基本发展趋势与特点来看,群体性事件的处置立场应当是在保护具有合理诉求的民众利益的同时,积极体现与发挥"刑罚刚性",有力惩治群体性事件中的恶性犯罪行为。此外,我们还应当反思与完善现有的经济政策、分配制度与法律保障措施,重塑政府公信力,进而催生一个和谐稳定的法治环境,以从根本上消弭群体性事件所隐含的社会风险。  相似文献   

10.
王聪 《法制与社会》2011,(11):146-147
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社会利益的博弈和深层次矛盾的暴露,引发众多社会群体性事件。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在处理社会群体性事件中应处于核心地位,发挥重要作用,目前这种作用存在群体性事件法律定位不明确等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特定历史时期,群体性事件数量日趋增多,对社会的危害日趋严重。本文着重分析了群体性事件处置过程中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人民内部矛盾日益凸显,各种矛盾很容易激化,从而诱发各种群体性事件。如何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本文主要从社会群体性事件的缘起、城市社会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对策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更好地加强城市治安管理、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而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3.
伍杰 《法制与社会》2012,(26):193-194
群体性事件是当前我国党和政府及有关部门,学术界共同关注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本文从群体性事件的概念入手,深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以及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4.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进入了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各种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引发了不同程度的社会动荡,由此产生了大量群体性事件,并且规模和表现形式不断升级,成为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最为突出的问题。如何化解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当前社会必须研究的重大课题。笔者以云南孟连"7.19"群体性事件为切入点,从法治角度对群体性事件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对策,以期对群体性事件的化解有些裨益。  相似文献   

15.
张青松  马少珍 《法制与社会》2011,(30):193-194,198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的深刻变革既给社会发展增添了动力和活力,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群体性事件的频繁发生,就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群体性事件还会不断发生,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科塞的社会冲突理论阐明了关于社会;中突功能的一系列观点,对正确分析群体性事件,预防和处理群体性事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群体性事件涉及众多人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关乎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是当前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为此,分析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立法现状与不足,探讨有效应对群体性事件的防控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稳定和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两大主题。我国经济社会能否保持长期稳定和高速发展,关键在于我国能否保持长期的和谐稳定,国内矛盾能否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特别是预防和减少日益频发的群体性事件。鉴于此,本文立足于社会转型这一宏观背景下,考察我国的群体性事件,探究了我国群体性事件频发的原因及其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的社会转型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社会矛盾经特定诱因激活,就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政府应在群体性事件爆发之前做好矛盾的发现与化解、诱因的消除工作。公安机关要有效地预防群体性事件,就必须夯实基层基础,做好人员、经费、装备、信息和工作预案等五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群体性、突发性事件不断增多,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与稳定。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部门,承担着人民群众更多的信任,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大格局中.检察机关如何充分发挥自身职能,有效提升群众工作能力.破解影响社会稳定的难题,是值得检察机关深入研究和攻坚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拟就检察机关面对的群体性事件的特点、类型,谈谈对检察机关建立群体性事件长效应对机制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谣言无处不在。网络谣言在群体性事件中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具有巨大的影响力。网络谣言是社会敌意情绪的非理性宣泄。网络谣言往往利用、加深敌意,影响群体性事件的进程。对敌意型网络谣言犯罪的防控对策应当从社会和法律两个层面进行设计。对网络谣言的社会治理,可通过社会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减少社会敌意;还可通过畅通社会沟通渠道和利益诉求渠道,化解社会敌意。对网络谣言的刑事治理,应做到在有效规制网络谣言犯罪的同时,保障言论自由与民意畅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