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9 毫秒
1.
6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探索中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探索中发展,发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经历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个时期,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新起点,经历了"两种发展体制"的转换和"四次严峻挑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坚定,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三大理论成果,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旗帜。通过全面考察和梳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接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可以发现,“举什么旗、走什么路”问题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全过程,期间经历了三次重大历史关头的考验。每一次中国共产党均能化险为夷,化挑战为机遇,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接力探索和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一、党的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做了经典概括。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是一个艰苦的过程,理论体系经历了探索、形成和发展与不断发展等阶段。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并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紧扣“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以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展开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形成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均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深刻理解从“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到“新的飞跃”的话语转变必须厘清两次“新的飞跃”之间的密切关联。两次“新的飞跃”之间一脉相承,是守正创新与境界跃迁的逻辑关系:从历史逻辑看,两者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的上下篇章;从理论逻辑看,两者均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生成逻辑看,两者均是在“两个结合”中应运而生、发展完善的创新成果;从现实逻辑看,两者均是“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下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从实践逻辑看,两者均指向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核心主题的中国式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社会转型,是指社会阶段性的演进。从新中国成立到目前,已经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两次社会转型。三大历史发展阶段就是:新民主主义、中国传统模式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次社会转型是指随着民主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社会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型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实质上是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从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的转变。第二次社会转型是指目前正在进行的社会转型,从中国传统模式社会主义转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质上是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化和现代化社会、从人治转向法治社会。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第一次把“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三大成就之一,并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这一论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当代中国的地位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在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当前存在着两种倾向性观点需要澄清:一是“非独立形态”论,二是“中国模式”论。这两种认识倾向殊途同归,都有可能严重扭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进程。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放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大趋势中、放到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大背景中、放到社会主义历史进程尤其是中国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加以正确认识和科学定位,是深入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前提。我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各方面都还不够定型和成熟,更没有形成所谓的“中国模式”。  相似文献   

9.
《军队党的生活》2013,(1):60-63
党的十八大是一次推动改革开放的大会,大会报告通篇充满改革新意,是一篇改革的扛鼎之作。报告把“改革”作为大会主题“关键词”之一,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高度,作出了“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结论。这是一言九鼎的政治结论.是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伟大动员令,使我们对坚持改革开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充满自信。  相似文献   

10.
十七大提出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本文从“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两个核心概念出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作了深度解读。本文用普适性的世界文明来解读“中国特色”的含义和意义,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要求我们持续不断地学习世界先进文明的成果,同时也为丰富世界文明做出自己的贡献,并逐渐形成和优化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陈国辅  赵美英 《唯实》2008,(8):135-138,134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苏南探索、实践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之路:“苏南模式”的形成,探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经济建设道路;“苏南模式”的所有制改革创新,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混合所有制、城乡融合的园区经济建设之路;“新苏南模式”的形成,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城乡一体化、开放型的经济建设之路。“新苏南模式”的发展,正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中国社会经历了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创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三次历史性巨大变迁,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进行政治创新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孙中山的政治创新主要表现为对中国社会建立民主政体的探索,形成了“宪政”图式;毛泽东的政治创新主要表现为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形成了“人民民主”图式;而邓小平的政治创新,主要表现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现代化模式的探索,形成了“改革与发展”图式。他们的政治创新是21世纪中国理论创新的宝贵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经过拨乱反正,系统总结了20世纪世界和中国社会主义运动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逐步创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飞跃,即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向当代社会主义的转变,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内形势发生了极…  相似文献   

14.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提出,要“紧紧抓住这条主线,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并指出,“只有这样,才能把党的十八大精神学得更加深入、领会得更加透彻、贯彻得更加自觉”。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进行了扩展和充实,形成了新的概括。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中国特色”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走自己的路,二是不发达。这是由中国特殊的国情所决定的“中国特色”的整体面貌和主要内容。中国基本国情的长期性决定了其内涵的稳定性,时代的发展又决定了“中国特色”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重点。只有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阐释“中国特色”的涵义,才能顺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依托“四大成就”,中国社会总体实现了四次“伟大飞跃”。“四大成就”和四次“伟大飞跃”,以雄辩的事实昭示和证明中国共产党之“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好”。“四大成就”蕴含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坚持和发展,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实践的硕果,确证了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之“行”。四次“伟大飞跃”既是对“能”和“好”都归因于“行”的内在逻辑的证明,也是对没有“能”就没有“好”,也就无从彰显“行”的宣誓。四次“伟大飞跃”凸显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动,揭示了“能”“好”“行”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7.
《党建文汇》2007,(11):18-19
党的十七大代表和专家们在学习讨论胡锦涛同志作的十七大报告时,总结提炼了许多新提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建设”到“发展” 十七大报告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词之变,饱含着深刻内涵,在这一新的理念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8.
对于“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回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属于基础理论层面,是“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策依据。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理论日益完善,主要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构成,它们勾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形态,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3,(11):20-20
漫漫复兴路,凝结了一代代中国人的夙愿。 一切不带偏见、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人们都可以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我们国家在新时期空前活跃起来,快速发展起来,日益繁荣富强起来,并在同那些或经历“城头变幻大王旗”变局,或深陷“山重水复疑无路”危机的种种“主义”的国际比较中,彰显了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历史证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通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锦绣前程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和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根本成就”,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伟大旗帜”,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的“最新成果”,这使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上越走越宽广,越走越自信,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水平、新境界,因此,必须倍加珍惜、始终保持、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