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娜  张陆 《学习月刊》2014,(8):25-26
社会认同是被个体纳入到自我概念中的群体身份,个体意识到自己拥有某群体身份,并且同时拥有该群体身份带来的价值感和情感联系。每个人都有多种群体身份和社会认同。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我国社会形成了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两种文化氛围,由此形成了两类群体,即“农村人”和“城里人”。  相似文献   

2.
本文借鉴社会认同理论和MEIM量表,通过对20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探讨了大学生文化身份认同的表现,互联网使用行为的不同层面对大学生文化身份认同的影响.研究发现,大学生在认知、情感两个维度表现出较高的文化身份认同,大学生文化身份认同是一个从认知、情感向行为逐步递进的过程;互联网使用行为与大学生文化身份认同之间存在着较显著的效应关系.文章认为,维护和强化大学生文化身份认同必须建立在关注个体互联网使用行为的基础之上,因而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  相似文献   

3.
迄今为止,身份政治仍然是一个学界争论不休的领域,许多学派都提出自身对身份政治的理解范式。自由主义虽然不是最先关注身份政治的学派,但它对于身份政治的回应主导着西方社会对于民主危机的解决方式。自由主义制度认同的出发点是保障个体权利,国家只是作为外在的程序化架构而存在,而个体只需对于国家负有最低限度的国家认同感。制度认同的核心要义是通过制度认同来维系国家的向心力,其价值序列为政治价值秩序代替心灵价值秩序;其机制保障为民主商谈动态整合多元文化;其成员属性为统一公民身份弥合多元身份冲突;其文化归属为以宪法精神为核心的政治文化替代民族文化。但是,这四重内容在实践层面存在诸多问题,厘清这些问题,对于我们超越自由主义制度认同理论的桎梏,建构我国国家认同理论与实践方案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桂林市四所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党员身份总体认同度高。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精英群体的代表,但也存在党员模范作用发挥程度不高,影响力不强的问题,建议通过身份符号强化,增强党员身份的个体认同;培养质量强化,增强党员身份的群体认同;示范作用强化,增强党员身份的社会认同。  相似文献   

5.
国家认同是个体在文化认同下对自身身份的认同和国家情感的认同,以及由此产生的捍卫国家利益的行为倾向的主体意识。大学生"国家认同"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应根据党的教育方针、教育目标以及大学生身心发展与政治心理发展规律,遵循科学性、导向性和民族性原则,从身份认同、文化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倾向四个维度去构建,指引大学生确认中国公民的身份资格,认同国家的历史与文化,形成对国家的归属感和依恋感,捍卫国家利益,促使大学生以振兴中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己任。  相似文献   

6.
身份是社会成员在社会中的位置体现,辅导员身份认同对于高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影响。文章试图在社会认同理论视角下,通过内外群体的过程比较,探讨辅导员身份认同现状、危机,以及组织、同侪、学生等各种群体力量如何与辅导员自我一起建构和形塑了辅导员群体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7.
在职党员是社区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宝贵资源,社区建设需要发挥在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上海市松江区中山街道党工委在“党员家庭挂牌”的基础上开展了“我是党员我带头”主题实践活动,有效地解决了在职党员在社区中管理脱节的问题,并构建了在职党员在社区的身份转换和认同机制。  相似文献   

8.
《求实》2014,(10)
网络公共话语空间作为公共领域在虚拟空间中的表现形式,强化了公众获知信息和彼此联系的能力,成为公民沟通对话的公共空间和社会行动的建设性场域。文化公民身份从外延、内涵和深度三个层面对传统公民身份进行了修正,以超越民族国家局限的多层框架容纳包括公民身份实质维度和积极公民身份观在内的多元理念,将文化、符号、参与、认同等要素融合到公民身份体系内,为公共沟通和对话提供一种共同话语体系。社会认同建构是个体社会身份确证、心理情感归属以及观念与行为互动的过程,它通过文化公民身份这一纽带在抗拒性、规划性和合法性三种认同方式中的转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认同问题已经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点话题。个体认同和集体认同之间在强调的重点、所具有的功能、适用的范围三方面存在差异。个体认同和集体认同从根本上说具有极大的共同性和相似性,而这个共同性与相似性的基础在于社会性。个体认同和集体认同永远处于一种相互塑造中。对个体认同与集体认同的内在关系的考察是和谐社会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国家对城乡经济一体化改革力度的加大,提高农民工待遇政策的大量出台,使得农民工从制度层面改变身份成为可能。但是,制度上的变更可以在一夜之间得以完成,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上的改变却是需要漫长的时间,而且主体的意识决定了人们对新身份的认同程度。因此,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民工都应该从意识上、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做到彼此接纳与认同,农民工身份的认同才能得以真正的完成。  相似文献   

11.
“新乡贤”作为一个新的群体进入历史舞台,必然面临新的身份建构。借助身份理论,将新乡贤身份建构置于“国家—社会—自我”的分析框架中,并将宏观结构与微观经验结合起来考察,可以探究新乡贤身份建构背后的结构性表征。乡贤身份经历了“建构—解构—再建构”的历程,也揭示了新乡贤身份“国家—社会—自我”的多元建构路径。新乡贤通过国家层面的政策保障和合法性重塑、社会层面的规范培育和价值引导、自我层面的认知修复和情感投注等方式进行身份建构,其身份结构、功能结构、权威结构随之发生了变迁,新乡贤群体对这一身份也呈现出接纳性认同、消极性认同、谋利性认同等认同方式。新乡贤身份建构本质上是国家整合乡村的一种方式,我们要在新乡贤身份合法性建构的同时,也加强其有效性建构,从而让新乡贤发挥出更大效能。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时代是各民族国家普遍交往的时代,不同民族国家间逐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织性存在。文化全球化与文化本土化、民族国家主体与人类主体等不同立场和主张的矛盾与碰撞,交织演化为愈演愈烈的文化认同危机,已然成为人们必须面对并破解的时代课题。马克思主义人学、公共哲学、价值哲学等部门哲学的开拓性发展,为理解和把握文化认同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视角、坐标参照、研究范式和话语基础。从人学维度看,文化认同着重关注主体身份以及主体实践,突出了现实的活动的人的核心地位。从公共哲学维度看,文化认同体现了个体与社会的公共性问题,即与社会成员生存体验密切相关的公共精神的形成。从价值哲学维度看,文化认同彰显着主体对自身文化的价值立场和价值倾向,文化认同的核心是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13.
杭州市城郊失地农民社会认同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认同是衡量个体融入主体社会程度的一个重要维度。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杭州市城郊失地农民的社会认同具有模糊的身份认同、略偏向于负面的经济认同、失衡的制度认同和滞后的城市生活方式认同的特点。因此,建议政府要通过完善征地安置补偿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就业政策、撤村建居政策和教育政策,提高失地农民在城市生活中的生活能力,夯实失地农民在城市生活的基础,落实失地农民的市民待遇,促进失地农民的社会认同。  相似文献   

14.
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教育者应当在教育过程中促进官兵对教育者和教育内容的心理认同.教育者必须认识到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对于心理认同存在的误区,及时转变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一是要变“冷面孔”为“热心肠”,实现官兵情感上的认同;二是要变“灌知识”为“启思想”,实现官兵观念上的认同;三是要变“发号召”为“树榜样”,实现官兵行为上的认同.  相似文献   

15.
构建和谐社会视域中的政治认同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文勤 《求实》2008,(3):64-67
政治认同是执政合法性获取和维持的根基,是合法的政治秩序的政治心理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各领域都处在剧烈的转型之中,我国原有的政治认同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我国的政治认同不同程度上出现了身份认同张力、政治信仰迷茫、利益认同缺失、权威认同削弱和制度认同不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加强政治认同建设,巩固和拓展党与政府的合法性基础,增强全社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认同基础.  相似文献   

16.
论近现代沧源佤族的文化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光健 《世纪桥》2008,(4):41-42
文化认同指个体对于所属文化的归属感及内心的承诺,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属性的社会心理过程。一般意义上讲,文化认同与地理、文化和历史有关,从社会群体、民族、国家到整个地区都有文化认同。佤族文化认同从近代瓦山文化形态发生的变化,尤其在班洪抗英事件中汉族先进文化机制的传入,均对加速瓦山文化变迁和民族心里演变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个体作为独立为其生活负责、自主把握人生命运的个人主体,是现代社会对于个人存在方式的规定。个体认同是个人对这一身份、规定性的确认。个体的主体本质和社会性质决定了个体社会信任对于个体认同的重要意义。现代性塑造了个体社会信任的本质、内容和形式,货币、法律、社会角色、专家系统成为个体的置信对象,从而使个体认同在国家认同和社会进步的意义和层面上展开。这给了我们重要启示:构建包括促进个体认同价值取向的现代社会信任体系,能够推动我国社会个体认同的实现。为此,需要社会和个体双方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8.
政治认同是保持社会稳定、引领个体发展的基本前提。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具有强烈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的应用学科,引领与强化青年学生的政治认同构成了学科的基本内容和价值旨趣,体现了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理想意图。在当代中国,引领与强化青年学生的政治认同,必须客观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对青年学生的身份确认、情感皈依和行为方式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关注认同主体、政治生活以及认同场域的新特点、新变化,积极回应时代主题、科学阐释政治发展、推动认同机制创新,努力促进青年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制度变革过程中工人阶级的内部分化与认同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北京、上海、沈阳三地四个国有改制企业的问卷调查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制度变革过程中工人阶级内部的分化与认同差异。基本的发现是:社会转型过程中个人的阶级认同呈现出一种多元认同为基础的格局,普通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对工人阶级的身份认同与客观意义上的阶级区分存在着差异。这些认同差异可以从地位评价与期望、差异性职位和社会主义文化建构等方面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20.
一般认为,组织认同是指个体在心理、情感、认知和行为等方面所具有的与其所加入组织的一致性,它表明个体对组织的忠诚程度。组织认同标示的是组织内成员与组织的关系,是组织成员对组织忠诚程度的反映;而政党认同则标示的是社会成员与政党的一种关系,是社会成员对于政党忠诚程度的反映。组织认同是促进政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政党发展、壮大的前提和基础,缺乏组织认同的政党是不可能有什么大的发展的,组织认同丧失之时,便是政党发展停止之时,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离不开高度的组织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