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之所以是科学的,关键在于实现了一场人学范式革命从抽象人学转向了现实人学.这场范式革命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在逻辑起点上,从传统人学的"抽象的人"转向了"现实的人";在理论基础上,从传统人学的"唯心史观"转向了"唯物史观";在人的价值上,从传统人学的"人是目的"转向了"人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在人的本质上,从传统人学的"抽象本质"转向了"现实本质";在目标取向上,从传统人学的抽象发展观转向了自由全面的现实发展观.  相似文献   

2.
自古以来,儒家伦理思想就充满着人本思想的情怀,强烈的人本意识使得儒家伦理在历史上备受瞩目和青睐。坚持人本原则主要是基于儒家伦理思想发展的人学基础和核心内涵。"人是万物之灵"与"人是目的",充分体现出儒家伦理思想的发生发展都是以人为主体和指向的。人本原则的内涵及意义主要体现在儒家伦理生态观、生活观和生命观中,这"三观"对于儒家伦理的现代转换与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马克思于存在论根基处发动了一场人学革命,实现了人学范式的转换:从理论人学转向了实践人学。马克思的人学革命不是对传统人学进行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人学整个理论体系的一种根本性的颠覆。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第一,人学的逻辑起点:从抽象的人转向现实的人;第二,人学的基本问题:人与世界的关系从原初分离转向原初统一;第三,人学的研究视界:从思想世界转向现实世界;第四,人学的理论基础:从唯心史观转向唯物史观;第五,人学的基本范畴:从抽象的知性概念范畴转向现实的生活概念范畴;第六,人学的理论品格:从封闭的体系人学转向开放的人学体系;第七,人学的核心功能:从注重“解释人”转向注重“改造人”。  相似文献   

4.
科技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和谐生态伦理建构的指向。在科技文化的正确导向下,基于共同体建设的目标,建构和谐生态伦理必须遵循人本、生态、公正等基本原则,从"认识论"角度,拓宽和加深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认识;从发展观的角度,把握"绿色发展"的方向;从方法论角度,实现科学技术生态化创新,解决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重新回归对人的思考,高屋建瓴地指导当前的生命教育仍非常必要,因为只有把生命教育纳入到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我们才能更深刻地把握生命教育,也才能对其作出更正确的理论引导。现代生命教育现实根基应着眼于三个层面:人的生存基础、人的异化超越和人的发展归宿。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生命教育应是一个科学的目标系统。着眼于当下的生命教育,首先要教育人们如何处理生命关系,处理人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以至与宇宙的关系,从微观、中观再到宏观,生命关系应让人们了解并遵循天道、地道、人道运行规律,从而更好地看待和把握自己的各种生命关系。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于"存在论"的根基处发动了一场人学革命.在西方人学思想史上,实体本体论的僭妄已经成就了一种难以撼动的强大传统,西方传统人学因为本体论的错位而失去了深层的人学统帅根基,处于各种各样的困境和悖论之中.费尔巴哈开启了感性直观本体论的新境界,但这只是实体本体论的内部颠覆与造反,是从理论人学的实体本体论阶段向实践人学的现代本体论阶段过渡的中介.实体本体论的彻底"崩塌"是在马克思开辟的"感性生活本体论"这一存在论的新境界中实现的."感性生活本体论"是一种新的理路和原则,它终结了实体本体论的强大传统,克服了实体本体论的困境与悖论,开辟了一条能够通达现实的人和人的现实生命的存在论道路.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包含着丰富的人学内涵.从"三个代表"思想提出的社会背景来看,它着眼于社会和人的变化,特别是党员干部的变化,可以说,人是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逻辑起点;从"三个代表"思想的内涵来看,它蕴涵着"人民本位"、"人民主体"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可以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人学理论是《淮南子》哲学思想的题中应有之义。在人的本体结构方面,《淮南子》认为精神与形体和谐共存,才能获得感性生命的长存。在养生方面,它不仅主张以"养气"达致"养形",而且更主张以"养神"实现精神对形体的控制作用,并借以提升人之精神境界。但《淮南子》主要是把人视作为社会性、文化性和能动性的存在,强调人只有通过"心虑"、"学"、"教"才能使其从自然人转升为智性人、文化人和社会人。  相似文献   

9.
"人是什么"是康德全部哲学思想的最高问题,康德思想的各个方面始终贯穿着"人"的主体性.康德哲学实现了神学的人学化,使人为自身立法,并开了人本主义美学的先河.从宗教、道德和审美三个维度重新解读康德,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人学就是以"现实的个人"为前提,研究人的存在、人的本质和人的一般发展规律的科学。它的宗旨在于通过实践正确的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争取实现全人类的自由、解放。所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说到底就是围绕着"以人为本"来展开的。近年来,我们不断的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与本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所以,在人学方面,也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学思想。这些理论成果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最终使人获得自由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要想准确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就需要以生态的视角来研究和探索。本文从生态自然观、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观、生态经济人学观等几个方面展开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生态透视。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马克思主义哲学这门学科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其中的人学思想也是极其丰富的。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对"人"的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中的"人"的塑造和立德树人教育中的"人"的塑造的目标一致性,通过探究和研习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内涵和价值,科学把握学校立德树人与人学思想之间的关系,对于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塑造青年的优良品德,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此一哲学新发展关心人的命运,关注个人的解放与发展。人学起源于西方学界,传统西方人学对人的认识停留在认识论与知识论,把人看成认识和思维主体,没有从动态的,实践的角度来理解。故而传统西方人学是不够完善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对此进行了超越,从人学的出发点、人学的内在机制、人学的价值取向进行了超越。本文是立足于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对西方哲学的超越而做出的概说。  相似文献   

14.
人学(或称人的哲学研究)是当代一切形态哲学的理论根据地.人格自我论是人学理论中的微观基础.运用知识考古学方法回顾思想史,我们看到在笛卡尔、费希特那里主要讨论的是"我"或"自我".在洛克和休谟那里主要讨论的是人格,而在黑格尔和有的哲学家那里则主要讲"个体性"或"此在论".我们必须把这些理论资源整合起来.另外,传统哲学对人的个体研究主要是人格或自我的同一性--本质问题,现代哲学则把价值问题推向前台,而马克思主义推动人学和人格自我的研究向实践论的形态转变.我们必须把本质论、价值论与实践论的研究统一起来.具有时代意义的理论研究必须能够与这个时代自然科学技术,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密切相关.而且,对社会现实生活中一些突出而敏感的人格论问题,对人格文明建设问题等都要开展批判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与时俱进"作为现代思想观念,蕴涵着两个哲学内涵.一是现代实学观,蕴涵着与时俱进的运行轨迹."与时俱进"体现着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论精髓.离开实践的运行轨道,与时俱进就没有方向和准绳;二是现代人学观,蕴涵着与时俱进的理想追求.现代人学是以人的现实活动和从事着现实活动的人为出发点,对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建构等重大理论问题进行探究和阐释,从而形成关于人的生存和人的生活方式变迁的系统性深层理念,并指导人的实践活动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艺生态是指文学艺术活动的各种类型、形态存在与发展的条件状况。文艺生态研究就是对文艺多样性的重新发现和认识。这是个文化意义上的生态问题;所涉及的是不同国家、族群、社区的文学艺术活动所具有的不同文化传统、活动样式、审美理想和价值观念如何在当代文化环境中和谐共生、繁荣发展的问题。这个问题和自然环境生态问题一样,也是关系到对人类文化危机的认识,因而同样是对人类未来社会发展趋势有重要关系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较早明确提出人学辩证法的是法国存在主义者萨特。萨特所主张的“人学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及其人学辩证法毫无共同之处,他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攻击是没有根据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从来没有忘记人,它关于主客体的学说以及有关人学辩证法的思想是相当丰富的,对人的生存方式本性的哲学反思和辨证把握是马克思的人学辩证法的核心内容。所以说,萨特的所谓“人学辨证法”本身并没有什么真正的价值。萨特对东欧机械的、教条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批评,里面有一些合理的成分并提出了人的存在与马克思辩证法这个重要问题,即所谓的人学辨证法与马克思主义辨证法基础理论的关系问题,这应该引起我们对马克思的人学辩证法思想的关注和思考。马克思本人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和使用过人学辩证法一词,但并不能因此否认他的辩证法理论和其它著述中包含有深刻的的人学辩证法思想。  相似文献   

18.
中华文化在感性体证与理性认知之初,就以一种主客合一的整体性思维逻辑,实现了人与自然在源起上的"合一",铸就了中国凸显生命关怀的文化伦理和人文语境。"民胞物与"作为张载对儒家"仁"论的高度概括,将人对自身、对同胞的态度推演到对待外物和自然生命上,开显出"万物平等"的生态前提、"仁爱人道"的生态伦理和"穷神知化"的生态路向。  相似文献   

19.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一切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生态环境危机趋势的发展,使许多学者抛弃了人类中心论的伦理学,去探索把自然包括到人的责任范围内的可能,去探讨当今人类在自然界、环境状况、人同地球上生命关系的深化和发展等方面对子孙后代所负的责任。因此,对生态伦理道德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思考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的国内政治发展与国际政治博弈表明,生态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社会问题,更是一个政治军事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既表现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之上,也为政治和国防发展开启了一条新路径。我们在探寻未来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之时,更要去思考如何维护发展安全与发展成果这一重大时代课题。这就要求我们要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去审视国家安全大格局,聚焦政治视阈下的"生态国防",探索全新的国防安全战略,并基于"国防是政治的功能性延伸"这一基本判断,去构建与评析生态国防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