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城市父母对青少年子女性教育知识和态度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通过对北京、上海和西安三个城市的841位有青少年子女的父母的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性知识水平和对性及对青少年性教育的态度。调查发现,大多数父母具备一定的性生殖、艾滋病和性保健及性行为等方面的知识;对性持较为开放的观念;对在家庭和学校开展对青少年的性教育持肯定态度。调查还发现,父母的教育程度越高,性知识水平越高;父母性知识水平越高,对性及对青少年性教育的态度也越积极。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问题是当前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本文运用HBSC研究模型调查和分析我国部分省市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教育问题.通过该项调查发现大学生中首次发生性行为的年龄提前、多性伴的比例增加、预防艾滋病及避孕措施不当、性知识知晓率不高、获取性知识渠道多元化等现状.这些调查数据为我国政府制定保护青少年健康发展、控制艾滋病感染的措施等提供科学依据,为促使教育部在高校开展树立健康信念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青年男女性别认同与心理健康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社会性别的视角,采用问卷调查和心理测试的方法,对1190名男女大学生进行了性别意识、性知识来源、性知识/态度/行为与心理健康的实证性研究。指出在学校开展涵盖社会性别与发展、生殖与避孕、性与生殖健康、家庭与婚姻、和谐社会等性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1985年以后出生的青少年,现在年龄在20岁以下,他们在性观念和性行为方面已经与上一代有了很大差别,而这些真实的情况家长、学校和社会却知之甚少。他们的性现状如何?他们抱有怎样的性观念?他们从什么渠道获取性知识?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北京市的一些高、初中学生  相似文献   

5.
倾斜的天平     
北京医科大学预防医学教研室博士生李爱兰、北京电影学院团委徐斌等人,最近合作搞了一项“北京高校学生生殖健康知识、信念、行为现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对大学生的性教育,不仅要注意性知识的传授,更要强化性道德教育。据《新民晚报》报道,一项有关对待婚前性行为的态度的调查中,竟有12名女生(占0.9%)承认她们曾与给付金钱的人有过性关系;有14名男生(占1%)报告他们曾用金钱去换取婚前性体验。调查者根据调查结果提出,这种迹象与西方性自由生活方式的影响、各种出版物“以性取胜”的商业行为、计算机网络的色情信息、社会上…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戴锐斯保险套公司对 350名 16岁到 21岁的台湾男女青少年进行了一项性事态度调查,内容包括性教育、性启蒙和性生活三大类。调查结果显示,台湾地区青少年第一次发生性行为的平均年龄是 17岁,第一次性行为没有采取任何避孕措施的比例为 49%,第一次性行为缺乏避孕工具的比例高达 62%,其原因主要是当时找不到工具。也有 43%的青少年预期自己会在婚后才发生性行为。 调查中也发现,台湾青少年接受第一次性教育的平均年龄是 13岁,来源在学校的有 8%,通过朋友得知的是 29%,而获得最多量性知识的渠道,也还是在朋友处,达 46…  相似文献   

7.
澳门自回归以来,伴随着其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固有特色与变化,其青少年思想与行为状况也形成了相应的特点。在此环境下开展的青少年社会教育在内容与方式方面也独具特色。这种独具特色的青少年社会教育对澳门本土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及社会的良好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面临这样一个问题,青年人特别是青少年的性行为日益活跃,由于缺乏正确的性教育和性知识,他们中出现了大量的越轨行为和犯罪倾向,性传播疾病和艾滋病泛滥。很多青少年其中也包括大学生对自己的性伴侣缺少责任感,对自己和对方的命运和健康不负责任。不安全的性行为和大量的人工流产使青少年的身体和健康受到极大威胁。针对这种现象,全世界很多国家都开始了性别教育和性健康教育。但是由于每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和宗教等因素,各国的性教育重点和内容也有很大差别,每个国家对青少年性行为的态度也不尽相同。例如在欧洲…  相似文献   

9.
"80后"一代:性脚本视野中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性脚本理论强调人的性发育不仅仅是一个生理成长的过程,更是个人认同和归化于自己所处的社会的性文化的过程,而且恰恰是后者才塑造了人各种性行为.在此理论视野内,利用"2006年中国人性观念和性行为调查"数据考察了"80"后一代性脚本(性观念、性态度和性知识)的代际特征.此外,进一步分析发现."80后"一代在性脚本上表现出一定的性别差异、城乡差异.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知信行-生态"模型的研究框架,在中美两国五所大学发放问卷2947份,回收有效问卷2769份,通过对中美高校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成效(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研究,分析我国高校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回归分析发现,中美高校大学生在对艾滋病的知识获取途径、歧视态度、性行为保护意识以及性健康教育途径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我国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以及行为均受到社会生态系统因素(包括个体心理、家庭环境、朋辈影响、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文化)的显著影响,相对于不同的因变量(知识、态度和行为),社会生态系统中的多种自变量交互作用共同对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成效产生影响。基于此,本文认为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成效受到"知信行"和"社会生态"两个系统的综合影响。为此,应从"时间、空间、内容、认知"四个维度构建整体化性健康教育模式,根据"多元主体、角色分工、全面协同"的制度安排设计,通过"因时而宜、分类实施、方式创新"的具体实施策略提升我国高校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成效。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中国青少年性待业期的延长和性化理论,分析了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看性谈性行为现状,认为,民族大学生的看性谈性行为很普遍,这种行为影响着大学生们的婚恋观念和性际行为选择.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对全国17-25岁4565名青少年抽样调查的基础上,从恋爱动机、性爱婚关系认识态度、婚前性行为态度、婚外性行为态度、贞洁观等方面对其性爱观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表明,当代青少年的性观念呈现以下特点:注重个体的权利,肯定性的价值,追求性爱婚的统一,能在情欲与理性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受传统文化、西方思潮和市场经济的影响,青少年的性爱观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现状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现状.研究发现,山东青少年性生理知识不足,性知识的主要来源是医生、老师的讲授,看人体知识普读和与家长交流;青少年对性健康教育表现出一定的消极心态;20%的青少年认为异性交往是不正常现象,应该坚决反对;青少年的性心理问题也不容乐观,为数不少的小学生和初中生认为手淫行为是心理疾病、不道德、丢人、属于犯罪行为;家长和教师普遍认识到了青少年性教育的重要性和自身在青少年性教育中的责任.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要通过各种方式对青少年进行科学的性教育,以促进青少年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在我国的普及和互联网运用的日益广泛,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深刻,已经成为青少年接触世界、认识世界和融入世界的重要渠道。随着网络功能的演变,网络社区越来越成为人类新的交往空间,对人际互动形成极大促进,对广大青少年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认真研究青少年网络社区的形成和发展状况,把握其发展规律和趋势,研究青少年在网络社区中参与互动的特点,已经成为信息时代服务和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应予以高度重视。本文从社会学社区理论的视角,对青少年网络社区的形成、兴起与发展状况进行描述,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为构建健康和谐的青少年网络社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当代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新特点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系列实证研究发现,当代青少年生理发育提前,心理准备不充分,性知识了解渠道有限;身体健康状况总体良好,生活习惯有待改善,基础生理素质依然脆弱;心理健康问题出现比例少,有时有的心理问题比例较高,心理素质有待提升;对当前生活感到不满足,生活满意度总体不高,生活动力有待提升。应加强青少年生理健康和青春期教育,拓展青少年了解青春期发育知识渠道;培养青少年良好生活习惯,提高青少年基础身体素质和疾病应对能力;加强青少年心理引导,提升青少年心理素质和心理应激能力;激发青少年生活动力,调动青少年改变自身生活状态的积极性;关注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敏感期,针对不同群体青少年特点进行精细处理。  相似文献   

16.
《精神文明导刊》2006,(9):50-50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期对部分城市5169位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进行了调查,发现意外伤害、吸烟、喝酒和性行为、不良饮食习惯等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率,正呈不断上升之势,已经危害到了青少年的健康。有关专家特别提醒,学校、家庭和社会必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一方面,互联网强化青少年的主体地位、现代观念、社会行为;另一方面,它又导致了青少年民族传统的淡化、道德意识的弱化、抽象思维的退化、人际交往的异化。当务之急是趋利避害,采取加强网站建设、信息防范、网德教育、监督管理等措施去克服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科学利用网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服务。  相似文献   

18.
高强 《中国青年研究》2012,(12):100-106
少男少女的"援助交际"行为不应该简单看作是一般性的未成年人性交易行为,而应将其归结为社会变革下的青少年性交往模式和性主体意识的改变。从少女卖春到男孩危机,可以看出日本"援助交际"的发展轨迹。本文通过对八位"援交"少男的深入访谈,总结了日本"援助交际"行为的新特征,并在性商品化的视角下,对"援助交际"行为的发生及演变机制进行了深入考察。最后指出,只有重视社会文化环境的形塑作用,正视社会变革中的未成年人价值观念与性主体意识的改变,加大对社会责任讨论,才是真实问题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9.
韩笑 《淮海论坛》2013,(4):10-11
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越来越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对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当代大学生而言,互联网对我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心理发展、价值观念和政治倾向等各个方面都产生着深刻而又巨大的影响.这必然会对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提出严峻的挑战,因此,研究互联网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培育,对于我们的高校德育教学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建立自尊自信是其中一件最重要的任务。外国已有研究指出很多青少年问题的主要成因都是因为低自尊所致,特别是抑郁倾向。本研究的目的为探讨现时澳门青少年上网习惯及网上行为对澳门青少年自尊水平、人际互信及抑郁倾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