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陆园园 《前线》2016,(5):67-69
正在努力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今天,如何进行产学研协同创新已成为京津冀科技创新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必然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抓住机遇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迫切需要深入研究京津冀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现状,提出推动三地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的具体对策建议,这对加  相似文献   

2.
京津冀协同创新的本质是通过聚集整合创新资源,引导要素资源充分自由流动,深化三地产业政策衔接与高端产业协同合作,提升区域整体国际市场竞争力,形成京津冀链式共振、共赢的跨区域高端产业协同发展新型机制。随着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日益深入,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河北方面仍有很多不足。通过以构建创新要素协同机制、推动创新能力、完善区域产业协同、优化空间布局四个方面为突破,对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路径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以5.2%的国土面积集聚了23.0%的人口,贡献了39.4%的GDP,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主要平台。但相较于世界著名城市群来说,我国三大城市群GDP占比仍存在一定差距,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尚有待进一步提升。如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和旧金山—洛杉矶城市群在美国的GDP占比超过了60%,日本太平洋沿  相似文献   

4.
赵鹏军 《前线》2021,(1):63-66
城市群交通一体化是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先行领域,是实现京津冀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关键支撑。当前京津冀城市群交通一体化仍存在交通网络不完善、运输结构不合理、通道能力不充足、区域统筹不协调等问题。必须实施交通与空间一体化规划,建设多元立体的城际交通网,完善都市圈交通运输体系,创新交通一体化机制,合力推进京津冀城市群交通一体化。  相似文献   

5.
重庆高新区创新体系建设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代贵 《探索》2005,(5):138-141
与发达地区及西部的四川和陕西相比,重庆高新区在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方面还存在程度不同的差距。重庆高新区创新体系要以提升区域整体创新能力、发展高科技、推进产业化为目标,构建以知识创造、技术创新、创新服务、创新环境四大体系为支撑的网络互动系统。  相似文献   

6.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区域协同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仍然面临着经济落差较大、空间结构不合理、中心城市辐射力不强、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交通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已进入到关键阶段,未来应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缩小发展差距,完善交通体系,规划建设以石家庄为核心的都市圈,与北京都市圈和天津都市圈形成互动关系,"三圈"耦合形成高水平的京津冀城市群,使京津冀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更高层次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40年见证了我国城市化进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伴随着城市化的推进,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城市群治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凸显。完善城市群治理,要在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制度环境优化,在硬件和软件方面共同提升竞争力和吸引力;要统筹城市群内部的产业发展布局,形成城市间、产业间的优势互补、良性互动;要着力提升城市群创新能力,实现创新资源的共享和有效配置;要促进城市群全面对外开放,建设有独特风格的地方性的国际城市。  相似文献   

8.
京津冀作为我国北方最发达的经济集聚区域,担负着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重任,理应在推进绿色发展方面发挥先行示范作用。循环产业是根植于循环经济的新型产业形态,是解决人类生存与发展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构建京津冀循环产业协同创新体系是实现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创新发展理念的必然选择。京津冀区域循环产业发展基础良好,制度环境优越且协同创新空间巨大。在现有产业发展及创新初始资源丰富的条件下,通过协调区域内各个创新主体,有效配置区域内创新资源,构建区域循环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可推动京津冀绿色发展。当然,这需要完善相应的制度环境,引导区域开放式协同创新,规划产业集聚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十三五"期间,必须注重并充分发挥城市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据此,京津冀区域应该进行合理规划、密切合作、协同发展。京津冀城市群与一般城市群的异同一般来说,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需要中心城市的带动、辐射与扩散作用。根据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主要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在起作用,它们共同影响着区  相似文献   

10.
武义青  姚连宵 《前线》2023,(4):61-64
衡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应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考虑。从经济增长的源泉看,既源于生产要素投入的增长,也源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需强化高质量发展导向,把全要素生产率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抓手,引导京津冀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规范资本运营、提高资本产出率,以数字技术赋能京津冀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京津冀城市群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相似文献   

11.
冯奎  王铁铮 《前线》2022,(3):53-56
自贸区作为我国新时代深化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制度型开放进程中发挥着龙头和示范作用,是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自贸区分布与城市群布局具有高度一致性,正成为城市群协同发展的窗口。京津冀三地自贸区建设启动以来,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了大量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探索,实现了自贸区建设的高位开局。京津冀有建立自贸区联盟的基础条件,通过打造京津冀自贸区联盟,突出三地自贸区在产业引领、要素集聚和制度创新等方面的引擎效应,推动区域一体化合作与自贸区联动发展,构建京津冀对外开放的点线面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12.
宣宇  王月红 《前线》2023,(2):66-68
京津冀数字经济发展呈现明显的“综合引领—特色开拓—潜力提升”梯次发展格局,数字梯度明显、互补性强,三地在技术创新、场景开发及规模应用上具有明显协同优势。基于数字经济梯度发展特点和各自比较优势,强化互补性创新,着力打造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数字文旅、数字化公共服务、数字赋能“双碳”治理五大典型应用场景,加快构建数字京津冀高质量协同发展新格局,打造与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相适应的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充分发挥京津冀在数字经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在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创新驱动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京津冀地区要打造成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更应发挥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当前,京津冀地区的创新资源和创新成果主要集中在北京,津冀两地创新要素集聚度相对偏低,北京对津冀的创新辐射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研究分析京津冀三地的创新能力,探索推进京津冀三地协同创新的有效路径,进一步推动北京带动津冀两地实现协同创新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都市圈和城市群是两个既相互关联又不完全相同的概念。都市圈是城市群的基础,没有都市圈的发展,城市群也很难真正建设起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既要建设城市群,也要重视都市圈。京津冀要实现新的更高质量发展,应该将都市圈战略提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正>近几年来,廊坊市中院立足大局、服务人民,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服务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同时,廊坊市中院强力推进多项改革,大力提升审判效率和质量。立足大局,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廊坊区位独特,如何更好地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司法保障,廊坊市中院经过不断探索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早在2014年4月,廊坊市中院就出台了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十条意见",从京津冀协同发展所需的社会环境、发展环境、生态环境和法治环境等方面出发,对两级法院审判执行、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规范。  相似文献   

16.
黄石松 《前线》2016,(9):60-65
正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了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战略目标,开启了首都北京建设、管理和发展的新篇章。中央在批复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时明确指出,京津冀同属京畿重地,京津冀协同发展要对我国未来区域和城市群发展经验的探索、发展模式的创新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2016年6月,中共北京市委召开十一届十次全会,专题研究首都城市工作。全会作出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的意见,明确了在新的历史阶段,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  相似文献   

17.
王铁铮  冯奎 《前线》2023,(1):67-69
区域创新能力实现共同提升,为京津冀发展数字消费、促进区域数字经济协同发展筑牢底座。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京津冀数字消费对重点人群的吸引力有待提高、制度供给有待完善、协同发展的环境有待优化。三地深挖数字消费潜力,协同促进数字消费提质升级,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京津冀三地的命运,正史无前例地紧密联系在一起。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后强调,京津冀“完全能够相互融合”,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随后举行的全国两会上,来自三地的代表委员纷纷围绕协同发展建言献策,相关话题占据主流媒体重要版面;3月下旬,中央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重要文件,将京津冀与长三角、珠三角并列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地区”,并确立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中原城市群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旭建 《学习论坛》2007,23(1):57-61
中原城市群产业集群在经济贡献度、行业同构性、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与发达省份存在较大差距。今后应立足省情,按照市场机制的要求构建中原城市群产业集群重点产业发展平台,通过加强集群产业的扩展与整合,提升城市群的产业关联度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王伟 《前线》2020,(5):58-61
构建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目标。京津冀协同发展在组织架构、重点地区、重点领域、产业转移、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方面成效显著,有效推动了协同发展进程,丰富了中国特色“协同发展论”的内涵。面对国家战略机遇窗口期、动能创新升级培育期、资源要素配置精修期等诸多挑战,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既需要在规划同编、制度同建、治理同商、交通同网、产业同链、市场同体、生活同享、创新同思、信息同联和生态同守等方面有所加强,也需要在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全优势、厚植区域创新动力内在性、链接集聚消化全球新资源等方面下更大功夫,不断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果,向构建世界级城市群的战略目标不断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