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工作时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值此国家战略提出一周年之际,恰逢京津冀三地"两会"胜利召开,三地不约而同地将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本年度工作的重中之重。京津冀协同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和引导,但金融领域仍存在一些制约服务协同发展大局的因素亟待破除。制约因素之一:三地金融服务水平差距较大从整体金融服务水平看,津冀地区服务水平明显偏低。业内通常用金融相关率(Financial Interrela-  相似文献   

2.
正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提出的三大战略之一。2017年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并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三周年,也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近期目标的关键之年。按照国家对交通一体化在协同发展里要做"主骨架、先行官、试验田"的要求,三年来北京市委、市政府站在首都的高定位,主动牵头、勇于担当,携手津冀抓好一批重大交通项目落地,为北京市疏解非首都功能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从路网连通性看,京津冀地区公路仍存在"断  相似文献   

3.
张杰 《前线》2022,(5):53-55
北京紧紧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做减法,天津、河北积极承接首都疏解产业做加法,京津冀区域产业分工与制造业发展格局不断优化,三地经济实力获得不同程度的提升。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国比重的提升,有赖于区域创新链、供应链、要素链主导的区域性一体化大市场的形成。相较于津冀两地,北京具备发展世界级先进制造集群的基础,优先培育和发展高精尖制造业体系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将自身制造业增加值占比进一步提高,从而积极发挥北京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刘兵 《求贤》2014,(10):26-26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为完善三地教育合作机制、促进三地教育协同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目的是通过加强顶层谋划,建立协同发展机制,落实协同发展行为,提高三地特别是津冀高等教育水平,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5.
王海臣 《前线》2017,(5):70-72
<正>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三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的指导推动下,北京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始终把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和首都科学发展的重大机遇,深刻领会北京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一核"的光荣使命和重大责任,紧紧抓住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和主要矛盾,不断增强与津冀两省市的协同联动,认真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一批专  相似文献   

6.
杨秀玲 《前线》2023,(6):57-61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北京市紧紧抓住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强化与天津市、河北省协同联动,扎实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在京华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推动雄安新区和城市副中心“两翼”联动发展,让一体化交通网络“跑起来”、生态环境持续“好起来”、产业对接协作“串起来”、协同创新步伐“快起来”、老百姓的获得感“多起来”,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生机勃勃。在新征程上,北京将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携手津冀加快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形成更加紧密的协同推进格局,为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正>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行领域,其中公交一体化是关系民生、直接方便百姓出行的主要举措;而交通标准又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有统一的标准才能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近年来,三地交通部门在推进公交一体化和标准化建设方面下功夫、求实效,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京津冀地区的交通网络格局已初步形成。区域公交一体化再上新台阶随着京冀两地的经济发展,北京市京冀公交线路自1996年开通以来,至今已达39条,线路长  相似文献   

8.
杨烁 《前线》2024,(2):102-105
<正>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提出新要求、作出新部署,为我们在新征程上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近年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携手津冀乘势而上、奋勇争先、主动作为,搭平台、建链条、促合作、立标准、铸品牌,充分发挥北京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强化推动京津冀文旅协同发展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扎实推动京津冀文旅协同发展向更深层次、  相似文献   

9.
京津冀是我国创新资源最富集的地区,如何让京津冀地区的创新资源在区域内流动起来,让创新成果同产业需求融合对接起来,是深化京津冀产业链创新链融合,补齐河北短板、打造区域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的内生要求,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向深度广度拓展的关键。2021年11月4日,在国务院参事室指导下,河北省政府参事室会同北京、天津市政府参事室以及河北经贸大学、石家庄市政府联合主办了“2021京津冀协同发展参事研讨会”。来自京津冀三地的政府参事、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新发展格局下京津冀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推动河北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进行了探讨,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深入推进提供了富有前瞻性、科学性的可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石家庄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战略圈中唯一省会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智慧城市等国家级试点城市,有着特殊的区位优势以及与京、津的历史联系,因此,遵循市场机制、融入服务理念,把石家庄定位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次中心城市和服务型创新型城市是适宜的,据此,石家庄应以定位为坐标,以市场为突破口,以政策机制为导向,以服务型城市建设为基点,融入自然、友好、可持续理念,提升城市功能,打造幸福、美丽之城。  相似文献   

11.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战略,其本质在于实现三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从北京与河北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看,两地应因地制宜加强在食品产业上的协同。打造北京"菜篮子"河北基地,在保障首都市场供应的同时,有助于河北省农业提质增效。优化制度设计,支持河北本土农业龙头企业,提升政策资金的使用效率,强化两地的食品安全协同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2.
<正>自2 0 1 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以来,京津冀三地民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助力北京“新两翼”和河北“两翼”建设,持续加强交流合作,在养老服务领域先行先试,共同制定京津冀区域养老服务协同发展系列政策,在优质项目推介、标准互认、人才交流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三地养老服务协同发展质效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3.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促进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林月  张力  陈龙 《新视野》2015,(3):96-100
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性生产要素,区域间的人才合作开发和优化配置是推动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尽管北京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较高,但仍面临求职地域过于集中、专业相关度较低和工作满意度不高等问题。北京"虹吸效应"明显、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需求错位、京津冀劳动力市场的行政分割和信息流通障碍,是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为此,应创新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思路:一是根据京津冀的定位和产业布局整合资源,为提高津冀两地的人才承载能力打下基础;二是加强京津冀区域间的"产学研"合作,强化高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三是完善政策环境和信息服务机制,建立京津冀统一开放的高校毕业生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14.
京津冀三地的命运,正史无前例地紧密联系在一起。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后强调,京津冀“完全能够相互融合”,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随后举行的全国两会上,来自三地的代表委员纷纷围绕协同发展建言献策,相关话题占据主流媒体重要版面;3月下旬,中央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重要文件,将京津冀与长三角、珠三角并列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地区”,并确立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要“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合作重点,把合作发展的功夫主要下在联动上,努力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赢发展”。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要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在协同,要在创新。十年来,京津冀三地建立健全区域创新体系、整合创新资源,以科技创新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展望未来,三地应以推动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为抓手,  相似文献   

16.
陆小成 《前线》2023,(6):67-70
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在治理北京“大城市病”、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具有新时代的重要意蕴。自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首都都市圈建设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产业、交通、生态环境等协同发展领域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新征程上,强化总体战略布局、形成全新治理格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和打通互联互通链路,是高水平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7.
京津冀协同创新的本质是通过聚集整合创新资源,引导要素资源充分自由流动,深化三地产业政策衔接与高端产业协同合作,提升区域整体国际市场竞争力,形成京津冀链式共振、共赢的跨区域高端产业协同发展新型机制。随着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日益深入,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河北方面仍有很多不足。通过以构建创新要素协同机制、推动创新能力、完善区域产业协同、优化空间布局四个方面为突破,对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路径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8.
沈聪 《前线》2014,(8):55-55
<正>本刊讯近日,由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主办的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与会专家就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问题展开了讨论。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教授认为,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对京津冀地区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时期,京津冀地区未来应该从明确功能定位、加速推进京津冀区域合作进程、稳妥疏解首都非核心功能、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提高首都对周边的辐射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作为国家首批跨区域类综合试验区,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获批启动建设。京津冀三地立足各自特色和比较优势,北京强化创新和引导,天津强化带动和支撑,河北强化承接和转化,将京津冀打造成为国家大数据产业创新中心、全球大数据产业创新高地。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发展逐渐深入,以及京津冀大数据走廊建设逐步完善,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大数据产业实现持续的爆发式增长。雄安新区抓住京津冀协同创新的历史性机遇,围绕大数据做文章。5G  相似文献   

20.
京津冀协同发展:现状、问题及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国平 《前线》2020,(1):59-62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五年来,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控北京人口、促进产业转移升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十四五"时期是京津冀地区建设成为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的关键阶段。加快区域高质量发展,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打造"一核两翼"新格局,在生态、交通、产业、创新、公共服务等领域取得新进展,将是"十四五"时期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任务及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