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08年6月26日,一份在联合国日内瓦图书馆沉睡近八十载名为《Truth》的史料被发现后,一段东北知识界精英组成"爱国小组",在"九一八"事变后冒死收集日本侵华罪证并上书"国联"的故事浮现在世人面前,它讲述了东北爱国知识份子巩天民、刘仲明等九人(史上称为"九君子)在"九一八"事变后冒死搜集、整理、翻译、编写并上交国联的历史文件。《Truth》史料客观、真实地揭露了"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华真相,是不同于拿起武器抗日反击日本侵略者的另一种抗日救亡方式,《Truth》史料的发现向我们展现了国难面前东北知识分子的不屈不挠、据理力争的傲骨和风采。他  相似文献   

2.
《侨园》2016,(8)
正长期以来,国内对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相关研究已经很深入了,其史料也很丰富,日本安倍政府千方百计抵赖其侵略罪行显然是徒劳的。而一份更加详实记录当年日本侵略者罪行的历史文献摆在了人们面前,铁证如山,震撼世人。前几天在辽宁社会科学院主持召开的"truth(真相)史料与‘九·一八事变'学术研讨会"上,专家和学者结合这份宝贵的《真相》内容,进一步揭露和分析了  相似文献   

3.
正1931年9月18日,日本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接着,大举向中国东北进犯。仅用四个月的时间,就占领了东北全境。1932年3月,日本抬出了前清废帝溥仪,炮制了伪满洲国。在日伪的殖民统治下,满族、蒙古族等东北各少数民族同汉族一样受到日本帝国主义的残酷剥削、压榨与迫害。凡伪满洲国推行的一切政治措施如治安肃正、保甲连坐、集团部落、归屯并户、掠夺劳工、强敛武器、实施国兵法等以及一切经济掠夺政策如粮谷出荷、  相似文献   

4.
正"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加紧对中国东北进行政治侵略的同时,也开始了对中国东北的经济侵略。日本通过设立统制机构,实行统制政策,建立与扩充特殊会社,实施《满洲产业开发五年计划》,利用"满铁""满业"垄断交通和重工业,全面控制伪满洲国经济,疯狂掠夺东北资源。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7,(1)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军政最高长官张学良对东北军下达"不抵抗命令",致使日军6天即占领辽宁省三分之二及吉林省城与铁路沿线城市。笔者从张学良先生晚年的回忆口述史料入手,分析张学良本人对日本政局、东北局势、列强立场、中国时局、东北军自身等五个方面存在的主观误区,力争解析支撑张学良错误下达"不抵抗命令"的根源。  相似文献   

6.
正"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军不断扩大侵略态势,中国国民政府采取不予抵抗,将事件诉诸国联和平解决。迫于压力,国联在"九一八"事变后成立调查团来中国调查情况。而对国联调查活动时间、内容及态度的研究,可以窥探出国联调查团对日本的妥协、偏袒而最终助长其嚣张气焰,并导致发动全面侵华的野蛮行径。国联全称国际联盟,也称国际联合会,是根据1919年巴黎和会通过的《国际盟约》于1920年1月成立的国际组织。其总部设在日内瓦,先后有六十多个国家参加,中国和日本都是最早参加的会员国。当时,国联大会、行政院和秘书处的领导权,都操纵在英法等少数帝国主  相似文献   

7.
砺石 《瞭望》1991,(37)
60年前的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制造了蓄谋已久的“柳条湖事件”,并以此为借口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起攻击,使沈阳一夜之间全城陷落。这就是日本侵略者发动的吞并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 临近“九一八”事变60周年纪念日,到卢沟桥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采访,所见所闻,深深感到,爱好和平的人们应永远记取  相似文献   

8.
《侨园》2017,(Z2)
正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利用伪满洲国对东北实行殖民统治,其中还利用鸦片毒化政策毒害中国人民,从中获取暴利。从建立伪满洲国到1945年日本投降,一直没有停止这一毒化政策,而且日本不断强化管理,以获取更大的利润,用于扩大侵华战争的军费。下面让我们从日本推行的"大烟组合"来谈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7,(3)
张学良在中国现代历史的影响是深远的,他政治生涯中许多做法都值得人们深入探讨。本文拟对他"九一八"事变"不抵抗"表现,做一考察分析,从侧面追溯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的阴谋历史,使我们对张学良在"九一八"事变中表现有更多了解,这不但有助于全面正确评价历史人物,也会引领后人对一些历史事件进行思索,审视历史,警策未来。  相似文献   

10.
正"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各界人士对日本的侵略行径极度愤慨,爱国之情喷涌迸发。进步团体立即宣言声讨,各行各业,共起反抗,东北各地出现了多种形式的自发抗日表现,并逐渐形成蓬勃发展的救国形势。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8,(11)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中国东北,疯狂掠夺东北煤矿、铁矿等物资资源,劳动力不足的问题逐渐显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日伪当局公然违背国际法准则,将他们逮捕的战俘或抗日群众作为"特殊工人"押送到东北各地的煤矿、铁矿从事繁重的劳役,其中辽宁地区尤多。面对日伪当局的肆意残害与虐待,辽宁"特殊工人"在特殊战线上不断掀起反抗斗争,给日本侵略者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侨园》2016,(6)
正序19世纪中后期,爱尔兰长老会开始派遣传教士前往中国东北。弗雷德里克·威廉姆·斯科特·奥尼尔(中文名字倪斐德)是其中一位典型代表。他1897年来法库,1942年离开,居留中国法库长达45年。倪斐德虽以宗教传播为初衷来到中国,但他对当地教育、医疗以及社会生活的近代化却起到非常显著的推动作用。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他协助沈阳九君子展开国联外交,揭露日本侵略真相,在中英人民联合反法西斯的历程中做出重要贡献。不久前,"《TRUTH》史料研究"课题组与倪斐德之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5,(12)
旧时哈尔滨音乐文化具有地方和民族性。发展到近代,由于沙皇俄国在哈尔滨修筑中东铁路以及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日俄文化开始传入哈尔滨,并与当地传统文化交融、发展。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曲折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音乐文化,具有移植性、中介性和交融性。站在历史的角度浅析日俄文化对哈尔滨音乐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侨园》2017,(Z1)
正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联手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促成西安事变爆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共产国际和苏联在西安事变前后对张学良的各种表现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西安事变的爆发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历史转折点,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1931年日本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及其率领的东北军背负各种不抵抗的骂名驻防于陕西、河南等地,被迫执行"剿共"命令。张学良面对有  相似文献   

15.
正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蓄意制造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武装侵占中国东北四省一区,作为它征服中国、称霸世界的第一步。而国民政府却奉行"不抵抗"政策,命令东北地方武装一退再退,将3000万东北同胞和1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及资源拱手让与日本。在民族危亡之际,正处于国民党"围剿"中的中国共产党毫不犹豫地肩负起领导东北人民武装抵抗、收复沦陷国土的责任,创建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间坚持抗战十四载。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日臻完善,一个情感先于事实、舆论优于真相、观点胜于逻辑的"后真相"时代悄然来临,以片面真相、主观真相、人造真相、未知真相为样态的"竞争性真相"纷纷登场,为民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泛娱乐主义思潮的潜滋暗长、变动不居提供沃土与温床。针对"后真相"时代多元社会思潮的"真相"合谋态势,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斗争主动权,积极廓清真相;开展有理有利有节的舆论引导,交锋澄清真相;提高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的本领,预判扬清真相。  相似文献   

17.
正1931年9月,日本公然出兵侵战中国东北。面对日本的不宣而战,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政府,竟然抱"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直到日本侵华六年后,才明确提出抗战主张;十年后才正式对日宣战。探讨"九一八"事变后十年间,国民政府对日政策的演变,既具有重要学术价值,还具有现实的国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于力 《瞭望》2001,(38)
今年是“9·18事变”70周年。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以借口突然袭击沈阳,进而霸占我东北三省,拉开了日本全面侵华的序幕。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的残酷统治和奴化教育,给东北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但是,战后日本总有一些人不愿正视历史,妄图歪曲篡改历史。在“9·18事变”70周年前夕,本刊特发两篇记者专访,再揭真相,警示后人。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6,(11)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并于1932年2月在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日本的殖民统治不仅给东北地区的政治结构、经济生态、社会文化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更给东北各阶层民众的社会心理带来了严重伤害。东北各阶层民众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呈现出不同的态势。  相似文献   

20.
正面对"九一八"事变爆发,身为东北最高行政长官的张学良和南京政府最高行政长官蒋介石均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策略。这其中既有对当前事态的处理反应,又有较长期的战略筹划,而远非此前为人们所熟知的张、蒋共持的"诉诸国联,不予抵抗"的一种策略。即使在执行"诉诸国联,不予抵抗"的框架下,二人仍然存在着尖锐的对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