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娟  金春鹏 《群众》2024,(2):52-5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明确要求江苏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扬子江城市群是江苏发展基础最好、开放程度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地区,具有产业基础坚实、科教资源丰富、营商环境优良、市场规模巨大等优势。江苏要依托扬子江城市群集聚创新要素、凝聚创新动能,切实增强全球要素资源配置和创新策源能力,积极将其建设成为全省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主阵地”,培育形成具有江苏特色、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引领示范区域,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2.
江静 《群众》2023,(11):12-13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江苏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要考虑自身在国家创新战略大框架下的分工和特色,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和顶尖水平,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依托江苏先进制造业基地,加速将科技成果工程化和产业化。  相似文献   

3.
白俊红郭进 《群众》2023,(18):51-52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江苏要在科技创新上率先取得新突破,打造全国重要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深入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使命要求,江苏坚定不移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牢固确立“聚力创新”的鲜明导向,立足产业基础优势和科技综合实力,聚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科技强省建设不断取得突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在构建高效能国家创新体系的过程中,江苏有能力也有责任继续走在前、做示范,  相似文献   

4.
沈觅 《群众》2023,(7):10-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要求江苏“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为江苏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相似文献   

5.
陈卫 《群众》2023,(9):37-38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相似文献   

6.
戴力新 《群众》2023,(8):35-36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江苏是科技资源大省,资源门类齐全、总量富集。江苏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省统筹中心”)坚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全省科技工作“五大行动”部署要求,紧抓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新机遇,立足现代创新体系全局,面向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焦从科学研究到成果转化应用过程中各类主体的创新资源需求,统筹创新资源整体布局。  相似文献   

7.
《群众》2017,(12)
<正>促进科研与产业的有效衔接,是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是实现科技第一生产力和创新驱动的根本途径。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创新集群作为集聚多种创新要素的重要产业组织形式,有利于有效整合配置区域创新资源,加快科研成果的创造、转化和推广。培育壮大创新集群,有助于释放科技创新活力,体现科技创新效果,对江苏建设创新型省份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具有重要的意义。创新集群是江苏实现科研与产业有效衔接的重要  相似文献   

8.
孙志高 《群众》2024,(1):18-20
<正>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既是扛起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于江苏殷切期盼的使命担当,也是当前和未来统领我省发展全局的战略支点,更是未来中国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战略部署。我们需要深入谋划、组织实施一批重点工程,细化实化具体抓手,扎实推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更大成效,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强调要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引领,抓好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三城一区"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努力打造北京经济发展新高地。加快构建协同创新共同体。深入推进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北京作为科研中心、成果转化中心、创新创业中心,如何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引领,以构建"三城一区"为抓手,为大  相似文献   

10.
《群众》2016,(9)
正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江苏作为全国制造业大省,在制造强国建设中找准了自己的坐标点,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到2025年,建成国内领先、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强省,并提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以下简称"一中心、一基地")。深刻领会"一基地"建设的战略定位打造"一基地"是江苏落实《纲  相似文献   

11.
<正>7月5日至7日,省政协组织委员就我省"加快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情况,赴无锡、泰州开展集中视察。省政协副主席阎立参加活动。委员们先后听取了省有关部门和无锡市、泰州市的情况介绍,并深入实地考察。阎立说,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是省委、省政府立足全国创新驱动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对未来江苏创新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指导意义。要着力建设世界一流的基  相似文献   

12.
进入新世纪以来,建设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正日益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应对当前和长远挑战的重大战略。然而关于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义,目前尚缺乏统一的界定,综观各地政策文献,一般从要素特征角度进行描述,主要体现为:能产生一批对全球有影响力的创新成果;能集聚一批在全球有影响力的科学家、技术专家,以及科技型企业企业家;能成为在全球有影响力的技术成果转化、交易中心;能出现众多在全球产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型企业;能形成具有全球吸引力的万众创新的活  相似文献   

13.
正北京市聚集有200多位两院院士,有尖端的科研仪器和设备,但这种优势并没有太多的转化和运用到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中去。"北京提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实际上是明确了科技要与经济对接的发展方向,也给北京市和中科院的合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中国科学院北  相似文献   

14.
《群众》2016,(5)
正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是江苏发挥产业大省、科技强省优势,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的重大举措之一。当下,亟需着眼于新的形势与任务,明确指向、理顺关系、重点发力,更好发挥其对转方式、调结构的基础支撑作用。把握时代特征,精准定位建设目标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有其独特内涵和明确靶向,必须在更高层面、更广视野来加以理解和认识。国家区域创新战略的江苏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层面先  相似文献   

15.
胡妍 《小康》2023,(29):36-37
<正>近年来,广东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扎实推进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强省建设。党中央领导人今年4月视察广东时强调,“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要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这为广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群众》2016,(3)
正"十三五"时期,是深化拓展科技创新工程、全面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性阶段,也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取得突破的关键时期。全省科技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这一战略目标,坚持"企业是主体、产业是方向、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11月3日)沪府发[2018]40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做大做强本市高新技术产业,现提出加快本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如下: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积极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加快完善创新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8.
<正>京政办发〔2023〕26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北京市关于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23年12月13日北京市关于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加快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充分发挥科技企业孵化器对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速硬科技创业和服务高精尖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开放创新生态,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9.
黄南 《群众》2018,(12):26-28
我省正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但是传统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技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难以适应新的目标要求。加快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是我省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必然要求,也是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20.
正医学创新是科技创新的重要领域,也是全球科技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战略前沿。近年来,北京市全力加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建议进一步大力加强整合协同,以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医学发展,以医学突破带动首都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近年来,北京市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引领,在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央地协同推进重大科技任务、高水平推进"三城一区"建设等方面,成绩显著。在科技创新资源方面,北京市拥有清华、北大、人大、北航等92所高校,国家级研究机构众多,仅中国科学院在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