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如雪 《人民公安》2006,(24):31-31
几年前在乡下老家时,看到三个男孩头挨着头,尖叫笑嚷着“:动,动,使劲动!”见我走过去,一哄而散。看地下时,倒吸一口冷气,一个被活剥了皮的蝎子被三枚大头针钉在地上,正在不停地抽搐。让人想起那位著名的受难者。男孩们远远地看着我,无辜无邪地笑。问“:为什么做这事儿呢?”答曰  相似文献   

2.
一日,笔者去一所中学联系女儿上学的事情,途经学校操场时,不经意间发现几个学生围在一起聊天。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一胖乎乎的男孩手里握着一根木棍,神气十足地说:“我真想去当一回坏人。”引得大家一阵掌声。另一个蓄着长发的男孩则更加来劲:“我是流氓我怕谁?!”并装出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来……因为我的突然出现,一个个都想跑,被我叫住。问他们为什么这么说话,他们的回答几乎是异口同声:电视里都是这么演的,我们只是模仿而已。面对学生们的如此表演,我在震惊之余,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相似文献   

3.
宽容也是爱     
早自习,我朝教室走去,发现坐在后排的两个学生绷着脸,红着眼在争吵。我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的时间是多么宝贵。你二人在争吵中把早晨的时间白白地浪费了,多么可惜!”坐在前面的女生说:“宋××的课本丢在地上了,硬说是我过来时碰掉的。我根本没碰着他的课本。”我低头一看,确实有课本丢在地上。我想区区小事,斤斤计较,既影响学习,又影响团结,实在  相似文献   

4.
共产与共权     
有一天,我和朋友们去登山,在山脚下,看到了一大片莲塘。莲塘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几乎每块池塘边上都搭着一个简易的小棚,据说是给夜里看菜的人用的,草棚一个挨着一个,足有几十个之多。我不禁惊呼:“家家都要派人看菜,多浪费人力!怪不得计划生育成了天下第一难事,每家若不生一个男孩,谁来夜里看菜,谁来大清早挖菜,拉车走几十里去卖菜?!”我问农民,究竟是把田分给各家各户耕种好呢,还是大家伙一起耕种好呢?这些年来我一直思考这个问题,也做了不少调查。这天,一个五十开外的农民不紧不慢地给了我一个最让我明白的回答:“如果有公正无私的能干…  相似文献   

5.
我想看看儿子刘殿学进去了,据说还不大老实,鬼鬼祟祟的,看守们怀疑他是想逃。放风时,别的犯人都规规矩矩地坐在墙边晒太阳,小看守一眼又没见了周学忠,连忙回到号子里找。一看,他正撅着屁股从地上那个小通风孔往外看。“周学忠,你想干什么?”周学忠一吓,坐在地上...  相似文献   

6.
种菜王     
学生娃儿们正三三两两去上学的时候,几辆货车就齐整整地开进了美村。几个戴红领巾的小朋友蹦蹦跳跳指着说:“拉菜罗,拉菜罗!到‘蓉江蔬菜基地’拉菜罗!”  相似文献   

7.
我按响门铃。“进来!”响起一个粗重浑厚的嗓音,好像一炮轰出门外。我一直奇怪谢晋在摄影场地喊了这么些年,怎么他的底气还这么充足?好像总有源源的生命在喷发。走进他住的西郊宾馆416房。大衣柜门半开着,门外挂着几件衣服——衣服在里边憋气,不如挂外边。一只单人床上铺满了待看的资料和待洗的衣服。地上四只旅行箱包。我不明白他一个人来开全国政协会,怎么会带四只箱包?“这都是鸦片战争!”谢晋说着手一划拉。这里都是鸦片战争?床上?地上?箱子里? 他手里正拿着一张传  相似文献   

8.
昨天,一位友人给我发来一条短信,说沈策老去世了。我马上回复:“令人悲痛!多好的一位爱国老人,就这样走了!让我们一起在心中悼念吧!”发完短信,我静思良久,耳闻目睹的一些往事,一幕幕浮现在眼前……2002年国庆期间,沈老从美国回到北京,了却了叶落归根的夙愿。他住在女婿范樟年先生(黄埔三十期学生)家里。开始,他一度卧病在床。几个月后,在中央有关部门关心帮助及家人精心照料下,病情有了好转。他就急切地要在北京“上班”了。沈老每天的主要“工作”是看报纸、打电话、写信。他曾经对我说,他想看的报纸很多,看不过来,眼睛又不好,但有几种必…  相似文献   

9.
黄帝选妻     
轩辕黄帝整日为百姓们费心操劳,乡亲们都对他十分敬重。一些上岁数的老人更为他的婚事操心,经常有人带着姑娘找上门来,一个比一个漂亮。他的父亲少典和母亲附宝也想早点让他成家,看看这个也称心,那个也如意,可黄帝就是不表态。附宝说:“这么多人来找,你总得挑选一个呀!”黄帝笑笑说:“不能光讲长相、只看外表,要看有没有本事。”二老点了点头,也不再作声了。一天,黄帝打猎来到西山,抬头一看,山半坡大桑树下,有一女子手扶着树,一条腿跪在地上,正从嘴里往外吐丝,地上已吐出一个像瓦瓮那么大的茧。黄帝躲在一块大石头后面看呆了。那女子吐出个…  相似文献   

10.
讽刺与幽默     
这家伙是个公的偏僻的小山村里来了一辆摩托车,村民们从未见过这么奇怪的家伙,他们围着它观察着、抚摸着、议论着。这时村里最有见识的人来了,他围着摩托车转了好长一段时间,仔细地观察摩托车的各个部位,最后弯下腰,用手抓住排气管说:“这家伙是个公的!”等秘书作文课上,老师出了个题目:“假如我是市长”,让学生写作文。同学们写呀写呀,陷入了美好幻想之中,惟独毛毛坐着不动笔。老师奇怪地问:“你干吗不写,不想当市长呀?”毛毛高兴地说:“我当然想当市长啦,但写写画画的事有秘书去办。”威胁一名男子双手抓住24楼阳台的栏杆…  相似文献   

11.
班上有个十分沉默的男生,上课总是低着头,也不爱举手回答问题,好像上课与他无关似的。我几次曾想与他面对面的谈心,以深入了解其中的缘由,但我想了想,还是不要贸然与其"正面交锋",还是等待成熟时机悄无声息地了解并鼓励该学生。一次上课,我问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我说"知道的同学请举手!"班上的大部分同学都举手了,这时我特意看了看那位男生,他把头几乎埋到桌子底下去了,满脸通  相似文献   

12.
声音     
<正>社会的关心让学生们感受到世界的美好,精神面貌改变很大,走出大山成了不少孩子明确的目标。去年初,因为一张上学路上"冰花男孩"的照片,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新街镇转山包小学的小满走红网络。一年后,该校副校长付恒向媒体如是说。《人民日报》鼓励称,走好路!上好学!"冰花男孩"们未来的生活会  相似文献   

13.
近闻在上海的某家招聘会上,一名大学生主动应聘当保安员。很快这条消息便见诸在当地的媒体上,于是各方的声讨纷纷袭来:现在的大学生不值钱了!这是大学扩招的结果。看,这下子找不到工作了!浪费,简直就是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讨伐”声不绝于耳,好像这名大学生真的做错了,犯了众怒!笔者在此倒想多说上几句。哲人说,存在既是合理。既然这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选择了当保安员,自然也就有他的道理。虽说现在大学生的工作确实不好找,当名保安有些大材小用,可是刚刚走出校园的学生,正是应该锻炼的时候。当保安员与社会接触广泛,有利于其自身成长。再…  相似文献   

14.
枪声刚刚消失,我叫人把俘虏的伪军带到指挥部来,一问,原来他们多数是当地人,在日军的刺刀逼迫下不得不来卖命的。我问起周围几个县城的情况,他们七嘴八舌地告诉我: 广灵城只有几十个日军,灵邱城的日军也不多,日本侵略军正忙于“太原攻略战”,在后方只有少数兵力占据着县城,以  相似文献   

15.
我的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为了让我们兄妹四人上学.在地里辛勤劳作了一辈子。小时候我就问父母:“你们最想去哪儿?等我长大了.一定带你们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他们总是笑着说:“别的哪儿都不稀罕.就想去看看天安门!”  相似文献   

16.
唐昭程 《当代广西》2006,(24):61-61
11月2日上午,笔者正在金秀瑶族自治县政协办公室办事,忽然一阵喧闹声在隔壁办公室响起,我不由得好奇地赶过去看个究竞,只见一个农民模样的人正紧紧握着县政协文史委蒙期开主任的手,激动地连连说:“谢谢你啊,我能有今天,全靠你帮助啊!今天我扛了几个瓜.给你们尝尝!”在他脚边横放着三个黑皮冬瓜。  相似文献   

17.
本来是两个毫不相干的画面。之所以把它们剪接到一起,是因为人物关系的类同,而化解矛盾的过程又不尽相同。画面一:三月的崇文门大街路北慢行车道。一对北京夫妇骑车西行,丈夫驮着四五岁的男孩。一阵风吹来,男孩的帽子被掀到地上。“帽子,我的帽子!”男孩大呼小叫。夫妇急刹住车,放男孩下来。当爸的说:“快去,把你的帽子捡回来……”男孩好像没听见,纹丝不动。他爸又提高声调,把命令重颁一遍。还是没有奏效。男孩简直就站成了雕塑一般。当妈的看看这个,看看那个,想说什么没说出口,像个守规矩的观棋者,眼睁睁地面对着僵局。男…  相似文献   

18.
如果要问刚刚过去的1997年什么最火,“上网”一词必定榜上有名!如果要问今年什么最火,我想,“上网”一词也必定傍上有名! 上网,上网,上INTERNET网!上网为何有如此这般的魅力?上过网的朋友们滔滔不绝:上网工作、上网资讯、上网游戏、上网通讯、上网采买……网上风景美不胜收。在这个信  相似文献   

19.
从前,有个老员外,一儿一女。女儿年长,善诗文;儿子尚在幼年,请一家庭教师,教以诗文。有一天,老师外出,就出了一上联叫学生对,联曰:有客登堂,惊醒万里春梦。”学生想了几天也想不出来,非常着急。姐姐问过情由,代弟作了下联“:无人共枕,枉费一片心机。”老师回来,看到这联对得很好,很像自己的境遇,经问明原是小姐代笔,便有意识地再出一联:纸上画龙龙不动。”学生再求姐姐,姐姐又对出下联:“鬓边插凤凤难飞。”老师一看,心想,小姐可能对他有爱慕之意,于是想出一个试探性的对联。从前,结婚要彩色绫子,三尺系在新娘腰间,三尺拖在地上,老师便借此…  相似文献   

20.
征稿启事     
我做特教老师有18年了。特殊教育可以说是一项爱的事业。这简简单单的一个“爱”字,仅仅只有10画,但在我的世界里却是用一言一行来实践、用全部心思来诠释的一个字。我的生命也因此常常被感动!我有个习惯,年末会尽力回忆这一年令我感动的瞬间。去年一个周一的早上,学校在升旗仪式后为海啸灾民捐款。师生们排着队有序地奉献属于自己的一份爱心。仪式结束后,我去R九(1)班上课,照例在课前讲些生活的见闻与感想,以提高学生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我问学生们都捐了多少钱?学生们大多捐了十元二十元的。我又问:“是你们自愿捐的还是爸妈或老师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