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萌 《学理论》2013,(17):15-16
从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指导思想的变化,采用新经济政策及其引起的争论,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等方面分析,了解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的内容,从而为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郁辉 《理论导刊》2015,(4):64-67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基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历史的必然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贯穿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要义,有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理论意蕴,它注重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强调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之路并以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为根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凝结着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意蕴。在道路选择上,坚持客观必然性和历史主体性的统一,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要求;在道路特质上,体现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符合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要求;在道路布局上,彰显全面性与协调性的统一,符合唯物辩证法联系观与系统论的要求;在道路实现上,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是规律预存与封闭固化的,它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不断深入、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4.
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宁 《理论视野》2008,(5):35-37
列宁晚年遵循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俄国的具体实际,把辩证法运用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从理论上深刻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三个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中的辩证法,正确认识和处理若干关系,有助于推动和谐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辩证法二范畴周志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辩证法的范畴,不是人们的主观杜撰,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最普遍的对立统一关系及矛盾关系的概括和反映。列宁说过:“范畴是区分过程中的一些小阶段,即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些小阶段,是帮助我们认识和掌握...  相似文献   

6.
马常辉 《学理论》2008,(9):20-21
党的十七大报告界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半个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形成了系统的认识;标志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已经破解了20世纪初以来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历史难题”,即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巩固社会主义革命成果、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完全正确的,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7.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探索出了一条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路.列宁关于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率先夺权政权,利用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迂回过渡,建设和发展本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和观点,对于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胡连生从1921年开始,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着伟大的俄国人民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开始探索新的社会主义道路。在这一探索过程中,列宁对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以及一些基本的经济机制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深入考察...  相似文献   

9.
十月革命胜利后,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新课题,即象俄国这样一个资本主义不够发达的国家如何走向社会主义的问题尖锐地提到布尔什维克党面前。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光辉论断,对于社会主义社会也有过设想。但这种设想不是、也不可能是建设社会主义的详尽计划和具体方案。特别是对于小农占优势的国家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更不可能提供现成的答案。俄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必须靠俄国人民自己在实践中探索。这一探索,就其艰巨性和历史意义来讲,都不亚于十月革命的伟大斗争。在达一伟大而艰难的探索过程中,列宁作为党和国家的领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列宁正确地回答了上述新课题,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开辟了一条走向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列宁关于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光辉论断,是俄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最初几年基本经验的总结,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0.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再认识是以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为基础,遵循科学所应有的道路前进再认识本来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列宁说:“认识是思维对客体的永远的、没有止境的接近”。(《列宁全集》第38卷第208页)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无论是就其作为一种理论、运动或制度,都不可能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往复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列宁在俄国把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实践,取得了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随后又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在此过程中,列宁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俄国的具体实践以及当时整个时代发展的特点相结合,对社会主义理论作出新的概括,解决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获得了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伟大成果。  相似文献   

11.
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认识及其发展昝亚俊(一)社会主义建设要搞现代化,这是列宁首先提出的。十月革命以后不久,列宁在提出“国有化”的同时,即提出“现代化”的要求。他说,要实现共产主义,在政治方面,要有苏维埃政权作保证;在经济方面,“只有建立在现代化技...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这条道路的特征是: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在总结传统社会主义包括苏联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其探索过程是一个不断认识与资本主义关系问题的过程,其最终目标是走向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3.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列宁立即提出由“夺取俄国”转变为“管理俄国”,并且开创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他在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尊重唯物论,尊重辩证法,努力探索和实行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管理,精心设计建设社会主义的蓝图.列宁不同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地方在于:他不仅把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变为革命的现实,而且有了七年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列宁关于科学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是在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由于时间比较短暂,它还没有形成完整严密的社会主义科学管理的体系,但它初步形成了这个体系的雏型。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6,(10)
发现、正视发展中的问题并积极应对,采取解决措施是道路自信的重要内容。提升党和人民对中国道路的自信心面临一些挑战:中国道路的形象模糊,人们对其认识不足;道路评价的标准不够明晰,其比较优势未能充分凸显;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积极应对这些挑战可以极大提升道路自信。应对的对策有:推进道路理论的大众化;明确评价道路的基本理论工具——唯物史观;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5.
世界现代化进程改变着人类社会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在新时代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是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伟大抉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胜利,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对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步骤更加明确。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表现出强大生命力。中国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当中国人民按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方向前进之时,社会上也出现了一种…  相似文献   

16.
在科学社会主义经典作家列宁的思想遗产中,有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在经济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迂回包围”道路的思想。虽然这一思想的提出,距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了,但它对于我们今天进一步探索四化建设的具体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迂回包围”道路是反复实践和反复认识的产物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俄国这样一个经济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列宁把马克思主义真理同帝国主义时代的经济、政治条件相结合,明确地认识到经济落后的俄国是可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刻没有停止对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在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90周年华诞之际,深刻认识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深刻认识新时期如何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还在十月革命胜利前夕,列宁就开始探索在俄国这样一个资本主义很不发达,小生产占优势的国家,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在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践过程中,经历了挫折和失败,终于开创出一条在经济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这一过程包括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1917年4月到1918年春。这一时期,列宁清醒地看到,要将如此落后的俄国,过渡到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虽然有足够的政治条件,但必须经过迂回的过渡时期。他当时认为,在德国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最好的经济条件,在俄国却具备了向社  相似文献   

19.
列宁作为世界伟人是同十月革命的胜利,同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创立密切相关的。尽管列宁创建的国家制度在今天的俄罗斯已经消失,但列宁的历史伟绩,以及列宁一生中所展现出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辩证法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缅怀和学习的。列宁之所以是一位世界伟人就在于他始终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作出了十月革命的历史选择,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中有决定意义的东西,即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辩证法”。正因为列宁在整个政治生活中始终把握住了这个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才不拘泥于对历史发展陈规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理论与实践创新,是列宁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最突出特点。社会主义不是圣像而是活生生的实践,不能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抽象地对立起来,在承认错误并纠正错误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与实践创新,重视利益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以人民为主体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是列宁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巩固社会主义成果时所依据的基本思想。在实践中深化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认识,以创新了的理论认识来指导实践,列宁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方法,具有跨越时空的永恒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