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洁非 《各界》2013,(8):74-76
甲乙一瞬 “甲”为甲申年,“乙”为乙酉年。两个年份紧挨着,在干支中分列第二十一、二十二位。干支历时,六十年一轮回,每六十年总有那么一次“甲乙一瞬”,本无甚特别。然而有一回,连续发生塌天大事,宇内骚然,时人遂每以“甲乙”连而并称,作为那特殊历史时刻的标识。  相似文献   

2.
重提“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时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云 《理论视野》2009,(6):13-15
本文比较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提出的不同背景、内涵上的区别,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提出的最为重要的时代意义,在于它实质上开始探讨和研究“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以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实践”的重大命题。这一命题既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延伸,又与“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紧密关联,同时又具有它本身的个性特征,其个性特征的核心就是“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同时非常重视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我们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建党理论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注重党的自身建设 ,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井建斌 《求知》2009,(3):30-31
在十七届中纪委第三次全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要坚持不懈地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以优良作风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这是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之后,党中央向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又一个新要求,因此必须要正确地树立和坚持“新三观”。那么,如何才能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这个“新三观”?结合正在全党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提出新的严格要求,以坚定党的理想信念、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实践党的根本宗旨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应该是选择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对如何跳出中国历史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找到了两个“答案”。它们都有深沉的历史思考、科学的理论根据、坚实的实践基础。以党的“自我革命”为核心内容的“第二个答案”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提高党的长期执政能力等,效果更为直接有效。以人民监督为主要内容的“第一个答案”其效用性必须与“第二个答案”紧密结合才能充分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一个鲜明的主题,即“高举邓小平理 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确立这样的主题,它是一个标志,即标志着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成熟。成熟的标准起码有两条,一是实践标准,二是理论标准。从实践上看,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经受住了实践的考验;更重要的是,在理论上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更加成熟,其标志就是党的十五大把改革开放以来的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理论成就全面升华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邓小平理论。全面学习和认识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这一理…  相似文献   

7.
所谓“第三势力”是指介于蓝绿阵营之间的中道力量,他们主要争取蓝绿阵营以外的中间选民,其政策诉求跳脱蓝绿对立的政治议题,以关心民生为主,寻求“共同利益”。因此,分属蓝绿阵营的亲民党、新党及台联党,并不能归为“第三势力”。其主要特点,一是实力弱小,基础薄弱,缺乏较强的政治影响力与稳固的“基本盘”。二是瞄准“中间选民”,避免“统独”争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改革开放20年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经历了三次思想解放。第一次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第二次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了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有市场,着重破除了长期束缚人们思...  相似文献   

9.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也就是说,乡镇人大已经从原来的每届任期“三年”变成了“五年”,对照十六大《党章》“党的基层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至五年”的规定,并结合乡镇党委以及乡镇人大、政府的工作实际.笔者认为,乡镇党委以五年任期为宜。其主要理由有三:  相似文献   

10.
公务员是治国理政的主体,承担着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重要职能,公务员职业道德状况直接影响着党委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的落实,其作风好坏决定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的干部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明确提出了“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之后,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及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时,又满怀深情地阐释了“中国梦”。将“三个倡导”与“中国梦”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对于更好地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喻云林 《求知》2023,(5):11-16
<正>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党的二十大报告是举旗定向的政治宣言、守正创新的理论巨作、继往开来的时代答卷、求真务实的行动纲领。在中共天津市委的领导下,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更好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攻坚任务,努力把“两个确立”的政治成果转化为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把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转化为贯彻落实的“施工图”“实景图”,奋力谱写新时代人大工作新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三次全会上关于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讲话,是进行“三讲”教育的生动教材和党的建设的重要文献。这一重要讲话,以党的纪律建设为主线,从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等方面,阐述了充分发挥党的严密的组织性和铁的纪律这个优势的极端重要性。党的纪律建设,实质上是要把“党是关键”、“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具体化为党规党法,有力地推进党的建设的法律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进程。这对加强党的建设和增强领导干部自身的党性党风修养,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三次“伟大革命”理论,是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大会的报告中提出的。第一次伟大革命是辛亥革命;第二次伟大革命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第三次伟大革命是以改革开放为特征的新的“伟大革命”。以往,我国学界注重讨论的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寻唯物史观的理论根据。现在,我们上溯到鸦片战争时期,从历史的宏阔视野,继续探讨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对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以来到十三大为止,在党的正式文件中,曾经四次提到过“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问题。有的同志认为,这四次之间的关系是“重申”和“进一步阐述”的关系;还有的同志认为,前三次都是“针对当时的不同问题提出的,都没有从全局作过阐述”。这两种看法虽然都有各自的道理,但第一种认识是远远不够的,第二种看法进了一步,但也很难说是全面的、深刻的。我认为: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记录──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体会崔秀芝《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出版,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光辉记录,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理论上取得最大收获的结晶。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的一个主题就是“什...  相似文献   

17.
邢纪茹 《求知》2005,(2):27-28
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市委八届七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实现津南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因此,结合我区实际,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为实现我区“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目标,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1987、1988年邓小平两次谈到他自己是“三落三起”、“三下三上”,坦率地讲述了在他的政治生涯中走过了一条坎坷不平的道路和艰难曲折的经历。邓小平的第一次“下”和“上”,发生在30年代。邓小平的第二次“下”和“上”,发生在60至训年代。邓小平的第三次“下”和“上”,是发生在”文化大革命”的后期。邓小平政治生涯中的“三下三上”,不仅使人们赞叹不已,而且唤起了人们的沉思:是什么原因促成邓小平的“三下三上回?是什么力量在支柱著邓小平凡经沉浮而又百折不挠呢?邓小平的“三下三上”给人们以什么样的启示?邓小平对他政治生…  相似文献   

19.
李曙新 《理论探讨》2006,1(4):103-107
在1956—1966年的“十年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建设的指导思想上发生了两个发展趋向,一个是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趋向,即党在探索执政党建设中所形成的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理论观点和实践经验;另一个是错误的发展趋向,这就是探索中所形成的一些错误的理论观点和实践经验。1956年党的八大曾取得了正确趋向的良好开端,但在1957年反右派斗争之后错误趋向迅速地发展起来;在60年代初的调整时期正确趋向虽有所恢复和发展,但错误趋向也在同时发展,并且在经历了一段胶着状态之后,错误趋向日益占据上风并暂时压倒了正确趋向,终于导致了“文化大革命”时期对党的事业和党的自身建设的大破坏。总结十年建设时期党的建设指导思想出现两个发展趋向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开展党的先进性建设具有重要借鉴价值和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0.
廖晓愚 《求知》2004,(3):14-15,36
200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市委八届三次、五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实施“三步走”第二步战略部署的重要一年。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深入贯彻落实市委确定的全市工作指导思想,按照“整体推进,协调发展,追求高水平,实现新跨越”的总要求,在解决阻碍发展的体制和机制等突出问题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