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2 毫秒
1.
网络舆论,是公众通过网络发表的具有影响力的、带有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网络舆论危机,是由于不利的或负面的网络舆论占领了舆论的主阵地.导致政府、相关组织或当事人处于危急关头,甚至对虚拟或现实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行为准则、社会秩序等方面产生改善性或破坏性影响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网络舆论危机及其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小刚 《理论探索》2011,(5):110-113
网络舆论危机的特点是: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所涉事件具有突发性,舆论压力大;所涉群体的行为非理性,控制难度大。从传播机制看,引发网络舆论危机的源头是个人或组织的不当行为,传播的主要形式包括新闻跟帖、网络论坛等,网民、网络媒体、政府是网络舆论危机中最重要的传播力量。网络舆论危机是多种因素混合交融的结果:网络监管不健全,网络伦理缺位,政府的不当处置,媒体的推波助澜。应对网络舆论危机,应加强网络监管,加强网络伦理建设,规范政府行为,强化媒体管理。  相似文献   

3.
中国已经步入了崭新的网络时代,社会转型期产生的大量不和谐因素使政府网络舆论危机爆发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面对网络舆论危机,各级政府如果能采取有效措施,与网民展开理性的对话,进行有效沟通,对网络舆论危机的消解将大有裨益。遵循沟通的特点及其规律,政府应当在树立以网民为本的沟通理念、增强网络危机的沟通技能、提高网民的沟通能力、培植网络危机沟通的中介力量以及推进网络危机沟通的制度化建设等方面做出努力,构建起有效的网络危机沟通机制,在新的高度上重构政府与公众间合作与信任的关系,促进网络舆论危机的顺利解决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大众社会理论主张,缺乏中间组织或有组织社会的崩解、缺乏有效整合造成大众社会,大众社会产生大众运动,大众运动颠覆个人自由甚至社会秩序,产生极权主义和极权政权.大众社会理论主张可以很好地解释德国纳粹的崛起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某些现象;但是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似乎可以证伪康恩豪萨的大众社会和大众运动理论,而且作为一种新的大众社会形式,"网络大众社会"没有导致极权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5.
郑春勇  张苏敏 《公共管理学报》2013,10(1):98-106,142,143
网络世界里普遍缺乏宽容精神。如何提高网络宽容度、建设网上和谐社会是政府和学术界面临的共同问题。在对"网络宽容"的内涵和类型进行初步界定的基础上,运用网络宽容度量表对强国论坛和天涯论坛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官方论坛网络宽容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总体上要好于"草根"论坛,而网民的群体特征、商业利益、舆论氛围和现实社会矛盾则是影响网络宽容度的主要因素。因此,改善网络社会治理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优化网络舆论引导格局,尽快打通"两个舆论场";强化规制,减低不正当政治经济因素的干扰;区别对待,对不同的网络群体采取不同的引导策略;回归现实,重视解决长期积累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6.
进入网络信息时代,我国地方政府面临着一种新的信任危机——网络舆论危机。如何在这一特殊背景下加强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已经成为政府部门亟待解决的新课题。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研究社会资本与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找出一条利用社会资本化解网络舆论危机,是提升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
公共危机的爆发具有突发性、破坏性以及不确定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处理危机事件时离不开各种社会组织与人民群众的支持与配合,其中,媒体具有巨大影响,不仅有报道与传达信息的职能,而且能够引导舆论方向,并且有对危机事件处理情况进行社会监督的职能.媒体的社会责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共危机处理的效果,因此,广大媒体必须正确履行其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8.
维护社会稳定的政府、社会组织与法治逻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行政论坛》2017,(5):113-117
转型时期的社会稳定是党委政府必须直面的现实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甚至出现社会动荡或动乱。要从根本上维护社会稳定,政府就必须实现从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即政府原有的某些职能交给社会组织。由社会组织来承担政府原有的某些社会职能,相比政府会承担得更好,社会矛盾问题更容易解决,政府也不会把自己推到"风口浪尖上"。为此,需要发展壮大社会组织力量。当社会组织对某些矛盾纠纷解决不了时,政府才出面解决。政府解决社会矛盾纠纷要积极发挥司法作用。所以,需要树立法律权威,让当事人自愿服从法律裁决,从而从根本上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9.
公安机关网络舆情危机及其应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安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公安机关必然成为社会瞩目的热点和媒体关注的焦点,这就导致互联网上舆论对与公安机关相关的新闻产生了高度关注.这是当前公安机关在面对网络舆情时往往忽略的"后院起火"之盲区.如果公安机关对网民的批评和反映的问题闭目塞听,群众将失去对公安乃至政府的信任,公安机关的执法环境将更加恶劣,民警的任何一个执法行为都将会受到质疑.只有正视公安机关网络舆情危机,积极对网络舆情予以回应和合理引导,才会化解危机,取信于民.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7,(1)
近年来,公众意见在微博、微信、论坛等新媒体平台上凝结为高度统一、与官方期待不相协调的"和声",迫使官方做出回应或调整政策行为的舆论现象时有发生,学界将其定名为"舆论倒逼"。"舆论倒逼"是社会利益分配、政治文化环境、媒介技术发展等多元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它既可以作为政府改革的外部动力,也可能发展成为舆论危机。摸清其性质、探究其形成机理,对提升我国政府的舆论引导水平、能力,推动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日出版的《中国青年报》刊发辜胜阻、李华撰写的题为《虚拟社会管理与网络舆论危机应对》的文章。文章指出,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网络虚拟社会的管理,对于各级政府是一个新的挑战,如果领导干部不学会正确利用网络来构建电子政务平台,学会网络时代的应急管理,就会处于十分被动的状态。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风险中,因全球化的冲击,经济发展状况的国际比较消解了构建政治信任的经济资源,西方民主政治诱导战略消解了构建政治信任的政治资源,西方文化渗透消解了构建政治信任的主流意识形态资源.而来自网络社会的考验主要体现为:网络民意的兴起考验政府回应民意能力,公共舆论事件的频发考验政府应对危机能力,信息传播模式的改变考验政府阳光执政能力.社会转型的挑战带来的社会风险对当代中国政治信任构建影响尤为突出,即因社会信任缺失而导致失信文化弥散,因公民意识觉醒而引发维权事件增多,因社会阶层分化而导致利益冲突加剧.作为执政党和政府,只有在清醒地认识到社会风险所产生的重大影响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依法执政、民主执政与科学执政的能力,才能在化解种种社会风险中巩固和提高公众对执政党和政府的政治信任水平.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作为一种交互性很强的媒体形式已经渗透到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以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为理论视角,从网络政治学的角度看,虚拟社会的政府的政治走向是增强社会团结敏感度和提振政府公信力.政府加强虚拟社会管理的实践创新机制是建立网络舆论分析机制:创新网络政务工作机制;推动政府公众互动机制:统筹政策制度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14.
政府是危机管理的主体。危机发生后,事件相关人和大众往往处于焦虑、恐惧和怀疑的状态。政府在应急中任何一个环节的行动与措施都受到公众的高度关注。由于"集体无意识",多数人只是关注事件的反常性和不光彩性,应急中稍有不慎,公众就会将矛头指向政府处置风险的能力,严重时甚至会动摇政府执政的合法性基础,造成社会、经济、政治秩序的紊乱。一、什么是"污名化"现象"污名化"现象是现代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要主题。  相似文献   

15.
网络公关:地方政府与社会关系和谐的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网络公关指的是地方政府以争取公众信任和支持为目标,通过运用网络沟通和传播手段发布信忠,影响舆论,塑造良好政府形象的活动,是实现政府与社会关系和谐的新探索.地方政府网络公关受到网络舆论环境、政治体系内压力以及地方政府利益等三个因素的影响.其中,外部舆论环境只有通过政治体系内自上而下的政治机制才能发挥作用,在此情况下的地方政府利益因素也是可以改变的.  相似文献   

16.
郭雪松  朱正威 《公共管理学报》2011,8(4):50-60,124,125
跨域性特征对现代社会危机治理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是世界范围内应急管理领域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现代社会,尤其是中国转型期社会特点,对现代跨域危机内涵及其特点进行归纳,进而提出了跨域危机治理中存在的"碎片化"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案例对当前中国跨域危机治理问题进行分析,进而着重从信息、资源维度对其整体性治理问题进行阐释,认为不同组织在信息、资源整合中存在的问题是产生跨域危机治理"碎片化"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实现跨域危机整体性治理,必须结合中国应急管理实际,以组织间网络视角从应急管理组织层面对"碎片化"环节成因进行分析。在前述分析基础上,本文认为跨域危机整体性治理实现的关键在于其治理网络中信息、资源整合问题,目前管理体制条块分割现实以及由此产生的专业部门隶属不同、管理层级复杂、多头指挥而产生的协调困难是"中国式碎片化"问题的根本原因。最终,本文构建了跨域危机治理网络分析模型,并对"碎片化"环节识别、整理以及跨域危机整体性治理实现对策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治理现代化进程中非营利组织的困境与政府的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斌  陈跃 《行政论坛》2015,(2):78-82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要求将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治理现代化进程中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关系在政策领域合作不断加强。其现实困境是:以政府的体制吸纳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社会治理主体系统,会造成社会的自组织能力下降;政府在社会治理领域的强势行为,很可能造成非营利组织和社会公众对未来预期的判断力和承受能力的下降;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绝对主导和领导,也会造成政府权力的无限扩张,对非营利组织造成挤压。实现国家治理层面的政府与社会治理层面的非营利组织有效合作,必须明确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角色和责任。其责任就是构建科学的社会治理体系,即构建社会信任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公共对话机制、改革非营利组织的登记制度,真正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政府责任实现的公共政策是:构建非营利组织存在与发展的"四维"合法性政策,完善非营利组织运行与发展的资源获取政策。  相似文献   

18.
随着微博和社交网站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公众的舆论空间和话语表达权得到进一步延伸和释放,网络舆论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及特征,即传播媒介逐渐多元化,参与主体走向"草根化",舆论焦点日显敏感化,网民行为偏向"群体极化"。这给社会管理带来了一系列严峻挑战,即现代虚拟社会的管理意识的显缺失,网络舆论的法律不健全且效力低下,参与网络舆论的治理主体比较单一,缺乏独立的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治理机构。进一步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的对策建议在于:增强网络媒介素养,提升网络危机公关能力;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规范信息传播秩序;加强媒体正向联动,形成舆论引导合力;注重正面舆论导向,强化主流舆论权威;研判网络舆论性质,着重引导特殊舆论。  相似文献   

19.
正网络文化对现实社会的映射网络文化不是空中楼阁,它的根基是现实社会。反过来,网络文化是现实社会的镜子,或者说,是对现实社会的映射,但这种映射并不一定是原样反映,它可能是通过某些变形的方式来反映现实社会。这种映射在网络文化的各个层面都得以体现,例如网民的各种行为、活动以及作品。1.网络浏览对现实社会的映射。网民阅读的"热区"或"盲区",在一定意义上反映着现实社会的某种状态。尽管网民的浏览行为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  相似文献   

20.
农村社会组织治理结构失衡主要表现为:治理机构不完备,或者虽然表面比较完整,但名实不符;能人治理比较普遍,内部人控制现象突出;部分农村社会组织"行政气息"浓厚,治理机构严重"异化".造成问题的根源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根源,也有现实根源,与农村社会组织整体发展水平,与组织的产权结构,与政府的监督管理水平等密切相关.矫正治理结构失衡,必须深究根源,采取有针对性措施,促进农村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