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芳蕊 《求索》2014,(12):136-140
我国的知识产权确权机制是一种典型的行政司法双轨保护机制。实践中的知识产权确权程序繁琐、效率低下,“循环诉讼”的状况时有发生,导致当事人权益难以得到及时保护,并浪费大量的司法行政资源。其根源在于双轨制模式下的知识产权确认制度中还存在行政确权与侵权诉讼标准不统一、行政确权与司法审查之间缺乏衔接等矛盾和冲突,而正在进行的立法修改未能从根本上克服上述问题,甚至还可能带来权利效力不确定等新问题。因此,基于我国的行政司法实践,从短期现实选择和长远终极理想层面分别提出增设前置程序和建立知识产权法院两个方案,以期更好地发挥行政机关的能动性,提高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的整体合力,完善我国知识产权确权机制。  相似文献   

2.
姜芳蕊 《求索》2015,(1):133-137
我国的知识产权确权机制是一种典型的行政司法双轨保护机制。实践中的知识产权确权程序繁琐、效率低下,"循环诉讼"的状况时有发生,导致当事人权益难以得到及时保护,并浪费大量的司法行政资源。其根源在于双轨制模式下的知识产权确权制度中还存在行政确权与侵权诉讼标准不统一、行政确权与司法审查之间缺乏衔接等矛盾和冲突,而正在进行的立法修改未能从根本上克服上述问题,甚至还可能带来权利效力不确定等新问题。因此,基于我国的行政司法实践,从短期现实选择和长远终极理想层面分别提出增设前置程序和建立知识产权法院两个方案,以期更好地发挥行政机关的能动性,提高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的整体合力,完善我国知识产权确权机制。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行政强制执行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为原则,以行政机关强制执行为例外。这种模式的缺陷是:不利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不利于保障行政机关权力的行使;不利于司法公正;有损司法机关的权威。应从以下三方面重构我国行政强制执行权分配模式:将法院的审查程序改为诉讼程序;根据需要赋予行政机关必要的间接强制执行权;严格控制行政机关的直接强制执行权;规范设定行政强制执行的主体和权限。  相似文献   

4.
程序性辩护是一种"程序合法意义上的辩护",旨在通过申请法庭对程序违法行为进行司法审查,要求法庭排除非法证据或者宣告某一诉讼行为无效。作为诉权行使的重要方式,程序性辩护的提出意味着一种独立的程序性裁判的启动。我国目前仍未建立专门的司法审查制度,使得程序性辩护难以对法院的裁决产生有效的约束力。2012年《刑事诉讼法》虽然确立了程序性辩护的制度框架,但由于立法过于原则化、具体措施不够清晰,辩护功能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有必要从增强诉讼地位和制度保障等方面寻求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5.
张弘 《求索》2013,(10):182-184
我国著作权保护遵循自动产生原则,但著作权所涉领域的特性又需要行政许可对作品内容进行合法性审查,从而导致行政许可与著作权保护的交叉博弈,给行政和司法实践造成困惑。基于行政许可的限权性质,单纯的著作权纠纷不属于行政许可的审查范围,行政许可机关在对作品进行审查时,应对所涉著作权纠纷遵循谦抑原则,著作权人也应对其行政救济权利进行谦抑性选择:在著作权司法保护中,对未经审批作品的侵权责任的认定。法院也应根据行政许可的不同情形区别采纳,而行政许可机关对于法院生效裁判的协助执行也应依其权责范围而定。  相似文献   

6.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确立,是人类法制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美国和日本的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比较完善,较好地解决了环境行政侵权问题。我国建立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应当突破传统诉讼理论,拓宽原告资格,把抽象行政行为纳入司法审查范围,实行责任转移原则,设置诉讼前置程序,建立环境责任保险制度,设立诉讼激励机制,对解决当前国内环境侵权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权力清单制度的推进,权力清单在行政诉讼中不断得到运用。在司法裁判中运用权力清单,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权力清单的作用,而且有利于司法对权力清单制度的监督,进而达到充分保障公众合法权利的目的。在司法裁判中,权力清单应当具有何种效力,应分别情况,区别对待。当权力清单与法律法规内容一致时,法院在援引法律法规审判案件的同时,也应当援引权力清单作为审判案件的依据。在行政权力有权力清单依据而无法律规定依据时,法院要审查"差异"的原因以及该行政行为的性质。在行政权力有法律依据而无权力清单依据时,应当针对权力清单上没有列明的该行政权力进行审查,先判定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再根据原因不同,作出不同的判定。  相似文献   

8.
西方两大法系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之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两大法系均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较好地解决了其国内存在的环境侵权问题。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国建立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应当突破传统诉讼理论,拓宽原告资格;把抽象行政行为纳入司法审查范围;设置诉讼前置程序和保证金制度;建立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和诉讼激励机制。这对解决当前国内环境行政侵权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台湾地区行政命令的违法审查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台湾,行政命令是指行政机关根据法律授权或者基于职权针对未来的一般事项制定和发布的抽象规范。为了解决行政命令的违法、“违宪”问题,台湾地区健全了行政命令的违法审查制度,其主要特点是:一,厘清行政命令与法律之间的关系,为规范审查提供基础;二,强化立法审查,确认法院的司法审查权。此制度虽有明显的进步,但仍有检讨的余地。  相似文献   

10.
西方国家的违宪审查制度,是西方国家保障宪法实施的一种基本制度,是司法机关或具有司法性质的专门监督宪法实施的机关对立法行为和行政行为的合宪性进行审查的职能和程序的总称。违宪审查制度是逐渐发展起来的。它肇始于美国。1803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约翰·马歇尔在著名的"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的裁决中宣布,国会1789年制定的司法法第13节改变了宪法明文规定的最高法院的一审管辖权,是违反宪法的,因而无效。这个案例确立了法院解释宪法的权力,法院有权宣布国会制定的法律、总统发布的行政命令、行政机关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