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陈经纶先生是香港著名的“米业大王”,可他设在香港的“大本营”却朴实无华,甚至显得有些拥挤;这与数千里外的杭州葛岭下“陈经纶少年体育运动学校”那漂亮的建筑着实反差不小。“陈经纶”这个名字,教育界很多人都不陌生:在香港,70年代就有了“陈经纶实验楼”;在...  相似文献   

2.
刘晓燕 《创造》2008,(12):66-66
从铲煤工人到亿万富翁,他的奋斗经历是半个世纪香港史的缩影;从香港大亨到全国政协副主席,他在内地的投资援助则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缩影;从第一家中外合作五星级酒店。到把市场机制引入内地:从捐建洛溪大桥,到重奖奥运冠军,再到遍布内地大学的“英东体育馆”……他的资本和理念深刻影响着30年改革开放的进程。他是海外爱国者的一面旗帜,他是中国开放的一个符号。  相似文献   

3.
真正的巴桐     
真正的巴桐化夷巴桐是香港知名作家,以前我读过一些他的散文和诗,觉得他很有灵气和才华。没想这次去台湾,在香港却有缘与他相识。我们见面虽只有两次,但他豪爽大度,快人快语,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春节前,我和元隆广告公司的总经理关师应邀去台湾访问,由香港过境...  相似文献   

4.
孙土文 《山西政报》2010,(17):71-71
在中国上海世博会山西展馆的网页上,他的名字同申纪兰、赵雪芳同榜。他不是英雄,却跟英雄一样令人可敬;他没有壮举,却有润物无声的关怀温情;他虽有妻儿老小,却难得有时间关照他们,而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对乘客的关爱上。他免费送孤寡老人回家,免费接送高考考生;他急救路人,扶老携幼;他见义勇为、调解纠纷,报警查案……他是谁呢?他就是我市近年来从普通市民中涌现出的一颗新星——长治市首届十大道德楷模之一的牛建民。  相似文献   

5.
有一个甘肃的同志在香港逛市场时不慎被小偷扒去了钱包。包里装着多少钱这时候对他来说似乎已经不太重要,而顶顶让他沮丧的是包里有一张前往澳门的通行证。对内地同志而言,一点钱和一张澳门通行证,其分量是不一样的,何况我们前往澳门的日期已近在眼前。十万火急!于是,有经验的人士就叫他“脚踩两条船”——一方面,立即向香港警署报警,以防通行证被他人利用;另一方面,向中央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紧急求助,补办一张通行证,不致于耽误赴澳门访问的行程。 这件事情看起来泾渭分明,操作起来却很矛盾:从理论上讲,你既然报了警,说…  相似文献   

6.
我自横刀向天怒──孙中山先生在香港生活二三事李殿元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先生在他一生的革命历程中,与香港有着特别密切的关系:他立志“倾覆清廷,创建民国”的革命思想就产生于此;在他后来数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也多次在香港开展革命活动。1883年7月,在...  相似文献   

7.
在思想迷茫、经济压力、政治浮躁等多重压力和互联网助推下,21世纪初叶的中国大陆和香港、台湾两岸三地,某种程度上其同陷入了集体的焦虑与迷失之中。面对资本的焦虑—从李嘉诚被质疑说起 前不久发生的内地幼童在香港街头便溺的事件,原本是一件稀松平常的小事,却持续发酵成为两地经久不息的对骂和笔战,有内地网民发帖呼吁利用五一假期,带着孩童到香港街头便溺,演绎名副其实的“黄金周”。香港作家陶杰则在一篇评论中,半开玩笑半讽刺地将此对骂称作“粪战”。看清这场“粪战”和台湾“太阳花学运”的本质,也许还得拂去表面的喧嚣,从李嘉诚2013年底主动高调接受南方报业的集体采访说起。在《南方周末》那篇访谈里,李嘉诚敞开心扉,详谈撤资传闻、香港环境和政商关系。香港是李嘉诚的福地,50多年的艰苦创业,香港成就了李嘉诚富可敌国的今天。但是临到晚年,香港却似乎成为李嘉诚又爱又恨的地方—以前一直备受尊敬的“李超人”,现在却被抨击为魔鬼、万恶的资本家、地产霸权,说他垄断了香港经济。  相似文献   

8.
郭兆明是香港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从一个街童跻身于亿万富翁的行列,这在香港并不出奇,但他却不同于一般富商。他身处殷实阶层,却淡泊人生,追求四大皆空的佛教理想;他笃信释迦文化,却直言自己没有宗教信仰,自称是无神论者;他只读过小学,却在佛学、史学、哲学、政治、经济等方面博学多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他还不懂英、日语时,就敢抱着字典与外商谈判,并击败  相似文献   

9.
在我结识的浙江企业家中,李书福是个极富个性的人物。此人极富幻想,却脚踏实地;他的人生充满坎坷,却总能逢凶化吉;他看似大大咧咧,却时时顾及细节;他自称半个文盲,却能用英语与老外直接对话,而且诗作不断……  相似文献   

10.
笔者旅居美国加州期间,接触到不少居住在美国的香港人,听到过许许多多有关香港人在美国艰苦创业的故事,亲眼看到过他们在美国的生活情况。他们的生活与创业,有忧有喜,有苦有甜,是一曲曲幽美动人的乐章。二月中旬的一个傍晚,加州大学的周教授开车来接我到他的北岭(bkirtllrldg6)寓所吃饭。我虽然不是香港人,但他知道我有不少亲人定居于香港;我也到过香港探亲,对香港比较熟悉,于是喜欢同我聊聊有关香港的人与事。周教授虽然是物理学教授,但他对艺术很感兴趣。他指着客厅墙上挂着的四幅画对我说:“我虽然加入美籍,但十分热爱我…  相似文献   

11.
一位年逾古稀、满头白发的老人,不愿在香港颐养天年,却三天两头在香港与福建漳州两地之间奔忙。这个人是谁?他就是香港漳州同乡总会常务会董事、香港环球天然有机肥(漳州)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金生先生,一个平平实实的中国人。让中国产品成为外国人面前的“洋货”王金生先生祖籍南靖县,1925年出生于印度尼西亚。他五岁回中国,一年后,父亲便与世长辞。由于家里穷,所以他念过小学,便停学在家。几十年来,他靠勤奋自学,一步一步地走上成材的道路。他当过小学教师和校长,还当过卫生院见习生、钟表修理匠。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担任过钟…  相似文献   

12.
他被誉为台湾新闻界的一大才子,而立之年却抛弃原本如日中天的事业,导致债台高筑;然而,在创业的低谷期,他却从故乡温州汲取了不竭的源泉和动力,重新使事业蒸蒸日上,并一举成为台湾精英类杂志第一品牌……  相似文献   

13.
余乐燕 《前进论坛》2013,(11):48-49
风很平凡,如果吹在夏天;水很平凡,如果落在沙漠;雪很平凡,如果飘在冬春之间……他很平凡,却仿佛有神奇的魔力,把支部发展得蓬勃生机;他很平凡,却凭着勤奋踏实,把企业发展得蒸蒸日上;他很平凡,却懂得厚德载物,不忘回馈社会……他就是农工党嵊州市科技文教支部主任郑桂龙。  相似文献   

14.
洪静 《当代广西》2008,(18):30-31
他是文盲,却写出了三本书;他不懂乐谱,却成了一名歌手;他双腿残疾,却行遍大江南北;他是柳州人,却成了东莞“城市形象大使”。他头上还有很多耀眼的光环:“轮椅歌王”、“轮椅诗人”、“轮椅才郎”……他的名字叫黄任锋。  相似文献   

15.
他,音域宽广,音质坚实,有一副嘹亮的好歌喉;他,儒雅俊朗,卓尔不群;他,曾被《天下英才》杂志称赞为“带来好运的爱心使者”;他,被香港人士誉为“歌型”:他,连续几年在新年的钟声敲响之后,真诚地为亿万人民送来了喜庆吉祥的祝福之歌,因而又获得了“新春第一唱”的美称。  相似文献   

16.
他曾是一位数数学和物理的优秀中学老师,他曾获得美国一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但在签证时却遭遇挫折;他曾砸破国家给的铁饭碗而选择在零售行业从销售干起;今天的他凭借在康明斯12年的工作经验,站在公司东亚区人力资源总监的高度,实践着帮更多员工走向成功的梦想。  相似文献   

17.
陈黎明 《当代广西》2012,(10):16-17
没有经过权威机构认证,但它的生态、有机之名却不胫而走;不用做电视报纸广告,不需卖力吆喝,但它的身影却出现在广州、香港等大中城市口胃很挑剔的市民餐桌上……在横县西江最大的支流郁江边,  相似文献   

18.
一次电视访谈,杨澜采访诺贝尔物理将获得者、美籍华人崔琦。崔琦出生在河南农村,10岁前从没读过书,就在家里放羊、养猪。10岁的时候他姐姐找到一个在教会学校读书的机会,就想让弟弟到香港去读书,而他父亲对独子要远行不大愿意,他妈妈却非常坚定地要送儿子去读书,这一走成了他与父母的永别——父母在后来的大饥荒里都活活饿死了。  相似文献   

19.
上个世纪50年代,他出生在香港一个贫困家庭,因为家里拿不出钱供他读书,父亲只好把他送进戏班。那时,演戏是下九流的行当,只有走投无路的穷苦人家,才会把孩子送进戏班学艺。 按照旧时梨园的行业规矩,父亲和戏班签了生死状,在约定期限内,他的生杀大权都掌握在师傅手中。 戏班的管教异常严厉,同龄人都在父母膝下承欢,他却要在师傅的鞭笞下练功。终于有一天,他再也无法忍受那种折磨,偷偷溜回家去。可是父亲却坚决叫他回戏班,  相似文献   

20.
我只向远处吹送播种的声音至于我是否能够收获并不重要──摘自周慧超《北去的云》他,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却多次登上大学讲坛;他,只是一个语文教师,却已出版了哲学论著;他,作为中学校长,信阳市九中在全市有口皆碑;他,是一个谜。读了他的诗集,才豁然开朗:他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