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齐玉生 《前进》2006,(12):19-2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第一条原则,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根据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新精神,面对需要解决的很多民生问题和发展中容易忽视的以人为本的社会问题,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第一条原则,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并落实科学发展观,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十一五”时期要坚持“六个必须”的原则。其中之一就是“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要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也同样要求作为社会经济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国有企业坚持以人为本,有效优化内部环境,积极构建和谐企业,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决定》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谐文化的地位作用、根本理念和具体内容,以及如何建设和谐文化,作了充分的深刻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张桂华 《群众》2007,(4):34-3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新时期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  相似文献   

6.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要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在全国统战工作会上,胡锦涛总书记进一步强调了新世纪新阶段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的重要性;之前颁发的中共中央两个5号文件,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好地实施“十一五”规划、全面…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人民政协的基本属性、主要职能、组织构成、工作原则和活动方式,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是紧密相连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作用。”人民政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的独特政治优势和重要作用,决定了人民政协必须把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作为履行职能的重点。一、发挥政治优势,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政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描绘了一个系统完整、相互联系的和谐社会构建体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9.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教育发展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并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2004年召开的首都教育大会提出,要在2010年实现首都教育现代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06年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  相似文献   

11.
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2.
再论少杀慎刑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一个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将是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指导全党、全国各方面工作的指针。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多种手段并用,坚持“以人为本”更要尊重人的生命价值。从倚重“严打”转向“宽严相济”是一次重大的政策调整。少杀慎刑是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少杀慎刑。  相似文献   

13.
刘善璧 《世纪行》2006,(3):20-20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是指导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丰富和发展。《意见》中关于“人民政协的基本属性、主要职能、组织构成、工作原则和活动方式,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是紧密相联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发挥人民政协的作用”的论述十分深刻,赋予人民政协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重大的历史使命,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4.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刻地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指明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必须坚持的原则和工作部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从根本上讲必须"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努力夯实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结合点,县城经济的发展规模与水平直接影响到一个地区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的实现,是构建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5.
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亲民、务实,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学习《决定》,深深感到我们党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认识和把握进一步深化和清晰,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美好前景更加充满信心。然而,要把美好的愿望变为现实,需要从实际出发,坚持《决定》的“六个必须”原则,落实好“五个方面的部署”。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来认识,还要看到应当具备的几个主要条件:第一,从社会管理控制层面看,政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决定性作用。政策的制定、社会公正的维护与实施、民众参与的扶持,都…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决定》中明确提出:“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为了更好地学习领会文件精神,深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本期专题策划的主题是“建设人才队伍,推动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7.
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导向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缩小区域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以基本公共服务为导向,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首善之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1、积极参与协调各方的利益关系,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稳定的社会基础服务。《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明确指出:“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要广泛征询意见,充分进行协商和协调”,“畅通社情民意反  相似文献   

19.
张顺  秦德建 《群众》2007,(4):65-66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建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美好愿望和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