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企业环境犯罪刑罚辅助措施符合刑罚恢复性司法理念的要求,有助于弥补刑罚处罚单一性之不足,从而更好地预防和控制企业环境犯罪。本文建议从贯彻事前预防原则、事后区别对待原则;重点实施相关重要制度;多样化及附加刑化等方面对我国企业环境犯罪刑罚辅助措施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2.
环境犯罪具有主观恶性不大,危害后果严重等区别于其他类型犯罪的特点,将单一、严酷的刑罚方式作为保护环境的最后手段,因其自身存在的局限性,不能有效遏制环境犯罪。因此,本文从试图阐述环境犯罪非刑罚措施的概念、特征,并分析我国非刑罚措施的现状,提出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从犯罪的刑罚学到刑罚的犯罪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寻刑法学发展的思想轨迹,从前科学时代的犯罪与刑罚、犯罪的刑罚学、刑罚的犯罪学、刑罚的犯罪学的研究趣旨等四个层面,揭示了刑法学发展的规律:人类对犯罪的认识,引导着刑罚的理性;刑法科学,已从犯罪的刑罚学迈向刑罚的犯罪学,并且必将日益投身于犯罪学。指出,刑法学在步入刑罚的犯罪学的今天,应当至为关切与犯罪原因的不同特征相适应的犯罪人类型及其相应的刑事处置措施  相似文献   

4.
刘文燕  桑文晶 《法制与社会》2013,(11):251-252,258
面对着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各国都纷纷的采用刑罚手段来惩治环境犯罪。但实践中收到的实际效果甚微,为此各国相继采取非刑罚的措施,以更好地实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本文会从非刑罚处罚对惩治环境犯罪的必要性入手,分析当前立法中这种处罚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完善环境犯罪非刑罚处罚的立法措施。  相似文献   

5.
恩里科·菲利以实证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将实证的方法引入到犯罪学的研究之中,开创了犯罪社会学理论。其中,他主张社会防卫措施,以改良社会环境的方式代替刑罚的实施,由此提出了刑罚替代物的观念。本文就以菲利的刑罚替代物思想为中心,对刑罚替代物思想的提出,刑罚替代物思想的积极价值以及其中的不足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相比于传统刑事犯罪,环境犯罪有其特殊性。环境犯罪的特点决定了对其实施的处罚措施,刑罚在环境犯罪中仍居主要地位,但辅助措施更有利于环境权益的保护和修复。刑罚辅助措施是指刑罚措施之外的民事性、行政性、教育性处罚措施的统称,其在环境犯罪处罚中有适用的理论基础和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7.
"非刑罚化"与"刑罚化"--论刑罚的退守与进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刑罚谦抑思想、犯罪学的新发展以及现实的需要下,我国的刑罚要顺应"非刑罚化"的趋势,在刑事政策的视野中广泛适用非刑罚的犯罪制裁方式,以及建立保安处分制度等,必须退守.同时,刑事政策视野中我国的"犯罪化"趋势以及刑罚和非刑罚措施本身的不合理性又决定着刑罚必须进攻,即"刑罚化".把单位犯罪和劳动教养制度的"刑罚化"改革作为契机以实现刑法的科学与完善.在"非刑罚化"和"刑罚化"两个大趋势的辨证作用下我国的刑法才能更加成熟与完善.  相似文献   

8.
环境犯罪的成因及其控制对策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和有价性以及犯罪成本相对较低是环境犯罪产生的原因。利用刑罚遏制环境犯罪必须严格把握在刑罚成本不超过预期刑罚收益的限度和范围内。根据刑罚边际威慑效用递减的规律,投入的刑罚所产生的边际威慑效力等于所投入的边际刑罚成本是环境犯罪刑罚控制的最佳点。当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我国环境犯罪的控制对策:适当扩大环境犯罪圈;尽量利用罚金刑;增设环境犯罪的资格刑;努力提高环境犯罪刑罚的确定性。  相似文献   

9.
吴进娥 《法制与社会》2010,(19):67-67,71
犯罪原因是复杂多元的,除了同犯罪分子本身的一些特质有关系以外,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甚至立法等因素也密切相关。虽然刑罚具有预防的功能,但犯罪的预防不能同于刑罚,我们不能简单的把犯罪预防这样一种社会共同的责任简单的寄希望于刑罚,刑罚不是万能的,只是在不得以的情况下才去发动的一种用于维护社会保障人权的手段。犯罪的预防除了刑法的措施以外我们还应该从社会的各种政策下工夫,尤其是不能忽视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运用法律手段尤其是运用刑罚手段预防与控制犯罪是人类社会最早采用并迄今仍然依赖的一种防治犯罪的措施与方法,但人们对其作用原理与工作机制尤其是效益评估及其效能原则等,还研究得十分不够,尽管贝卡利亚所创立的刑事古典学派对此已有所揭示,但是已远远不能适应现实防治犯罪工作的需要。本文拟从新的角度,全面地论述刑罚预防的概念、特点、地位、功能、效益及其效能原则。  相似文献   

11.
12.
胎儿利益的民事立法保护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学界争论的焦点和司法实践的难题,我国《民法通则》明确否认了胎儿的民事权利能力,使其作为民事主体的资格缺失。当胎儿遭受不法侵害时,按照现行法律的规定,其对加害人不享有损害赔偿请求权,这显然违背了民法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不利于胎儿利益的保护。如果赋予胎儿损害赔偿请求权,则与我国《民法通则》相抵触。在这种情况下,立法者应当充分借鉴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研究成果和立法经验,广泛吸收学者先进的立法建议,采取附解除条件的总括保护主义立法模式,赋予胎儿民事权利能力,以强化对胎儿利益的民事立法保护。  相似文献   

13.
《法学杂志》2011,32(12)
城乡一体化是使城乡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协调发展的过程,系统庞杂、内涵丰富。检察机关服务城乡一体化既是法治的基本要求,也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体现和“三项重点工作”的落脚点。当前,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检察机关应在完善组织机构、履行检察职责、健全工作机制等方面不断探索,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提供切实可靠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4.
15.
民事主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出其个性化的价值特点,对这些个性化的价值进行分析可以找出民事主体整体的价值定位。民事主体除了对社会和个人的价值之外,还应注意到它作为一种制度在整个民法体例构建中所起的作用,即民事主体的体系价值。  相似文献   

16.
附随义务的本质不在于是否由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而在于它是诚实信用原则的派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18.
冯茜 《金陵法律评论》2005,(4):133-137,143
运用叙事学理论和复调小说理论,对霍桑<红字>的矛盾性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部作品存在多种声音的叙述:第一,叙述者的声音;第二,隐含作者的"声音";第三,小说中海丝特·白兰、丁梅斯代尔、齐灵窝斯三位主人公声音的在场.由于多种声音的出现,读者在解读作品时能真切体会到作者的思想及<红字>中存在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