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3 毫秒
1.
胡柯 《小康》2014,(6):94-95
知识贴 信用违约掉期:也称作信用违约互换(creditdefaultswap,CDS),是国外债券市场中最常见的信用衍生产品。在信用违约互换交易中,违约互换购买者将定期向违约互换出售者支付一定费用(称为信用违约互换点差),而一旦出现信用类事件(主要指债券主体无法偿付),违约互换购买者将有权利将债券以面值递送给违约互换出售者,从而有效规避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2.
周梅  刘传哲 《求索》2013,(9):20-22
违约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是信用类债券面临的主要风险。信用价差被视为衡量信用风险水平的最重要指标。在控制市场风险的条件下,研究流动性因素与信用价差之间的动态关系不仅能够识别信用债券不同风险之间的相互关系,还能够解释信用价差变化的内在机理,为公司债信用风险控制提供借鉴。本文以公司违约结构模型为理论基础,采用能够较好刻画信用价差变化的El交易数据实证检验流动性变化与信用价差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流动性因素是导致信用价差变化的主导因素.利率因素与信用价差变化正向相关。而公司资产变化对信用价差变化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结构化模型和简约化模型是描述具有违约风险金融资产违约过程的两类主要模型。基本的简约化模型不考虑违约和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其违约时间也并不由公司价值决定,而是由外生的市场数据信息给定,然而,现实的市场信息失真不可避免。为了研究的目的,本文通过在假定完全信息的前提下,引入资本结构这一随机变量,对经典简约化模型进行了扩展,以期克服经典结构化模型短期信用价差为零的不足以及经典简约化模型不能充分利用财务指标的缺陷,为我国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债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债券信用价差对货币政策的反映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利用2010年至2016年企业债券数据和央行货币政策数据,通过分析了货币政策对债券信用价差的影响机制的研究发现:第一,货币政策会对债券信用价差产生显著性影响,主要是通过融资流动性和市场信心渠道进行传导。第二,随着我国货币政策紧缩程度增加,会显著增加建筑业和金融业这两个行业的债券信用价差,但是对制造业和采掘业这两个行业的债券信用价差并无显著性影响。造成这样的差异主要原因来自于不同行业的对资金需求存在差异,进而导致不同行业的信用债价差对货币政策存在异质性反映。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框架趋于完善,国际合作更加紧密,企业发行绿色债券效率逐步提高,投资者进入该市场的积极性不断增强。未来我国将进一步推动绿色债券市场发展,鼓励地方政府发行绿色债券,加大绿色债券市场开发力度,推动多市场融合发展,使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更具活力。  相似文献   

6.
中小企业集合债券与融资方式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企业集合债券打破了只有大企业才能发债的惯例,优化了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创新了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当前中小企业集合债券还处于探索阶段,准入门槛过高与处于成长期中小企业发展的矛盾,未来的不确定性与担保机构承担风险的矛盾,以及成本约束使债券市场的这一新品种面临诸多困境.促进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健康发展,需要从健全机制、配套政策、落实担保等方面入手,推动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驱动型发展转变;建立完善覆盖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组织运行全过程各环节的政策法规;加大各级配套扶持力度,降低企业债券融资成本;完善担保运行机制,促进中小企业担保信用体系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吴洁 《小康》2014,(6):34-34
“新国九条”针对债券市场,与之前大多是鼓励性的表述相比,此次除了构建成熟的债市场的政策外,还有对债券市场监管的规范。健全地方政府债券制度此次新“国九条”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券制度,可以说这是新“国九条”的一大亮点,意味着伴随《预算法》的修订,市政债正渐行渐近。  相似文献   

8.
汤英  李晶 《求索》2011,(2):44-45,200
本文研究公司管理者在发行公司债券时是否有能力正确选择市场时机以及决策机制。问题源自关于公司债券发行量与债券市场整体环境之间的相关性是否反映管理者真实的市场时机选择能力的争论。文章认为,以往对于债券发行市场时机选择的文献在几个方面需要得到补充;大多数关于债券市场时机选择的研究仅仅提出债券发行与债券市场环境变量之间的共同变化关系,而没有揭示市场时机选择背后的本质;公司经理对于债券市场时机选择的"超凡"能力并没有得到验证等。  相似文献   

9.
仇荣国  张建华 《求索》2010,(4):28-30
本文以2004-2008年深市273家中小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披露的相关报表信息,运用非平衡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中小上市公司信用违约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第一股东控股集中度与信用违约风险存在正相关关系,流通股所占比例及企业成长性与信用违约风险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高管学历对公司的信用违约风险也会产生一定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0.
郑祺 《理论月刊》2004,(5):118-119
商事信用是对商事主体在经营活动中所具有的偿债能力和商业道德品质的综合评价及信赖。商事信用缺失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大桎梏。我国应以加快立法为手段,培育信用服务主体为中心,以失信惩戒机制为保障,来构建我国商事信用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民银行令第1号为规范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债券登记、托管和结算行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债券市场健康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登记托管结算管理办法》,经2008年12月16日第37次行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5月4日起施行。行长周小川2009年3月16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债券登记、托管和结算行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维护债券登记、托管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民银行令[2009]第1号为规范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债券登记、托管和结算行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债券市场健康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登记托管结算管理办法》,经2008年12月16日第37次行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5月4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3.
企业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和核心,企业的信用状况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鉴于我国目前市场信用体系不完善造成的信用秩序混乱,失信行为屡见不鲜的现状,本文拟以一人公司和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与现行公司法律制度分离与融合的原因为视角,比较分析两种企业法律制度在我国信用法律制度中暗合的根源,为两种企业法律制度找到他们在社会信用体系中的商事信用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是一种商事账薄法律制度。商事账薄成为公司法上重要制度的原因,不在于公司经营管理的需要,而在于对公司、股东、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债权人保护优先还是国家干预至上,反映了不同法系国家不同的价值追求。在有限公司众多的利益相关者中,对债权人的保护很重要。英美和大陆法系商事账簿制度的差异,源于对债权信用担保基础的不同理念和对主体利益的不同定位。现阶段,我国在吸收英美法系国家商事账薄制度合理因素的基础上,主要应借鉴大陆法系国家的制度模式。  相似文献   

15.
刊中报     
《群众》1997,(2)
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有关人士表示,今后有可能考虑在中国的债券市场上扩大公司债券发行体,吸引国内的私人资本投向基础设施项目。据悉,我国目前的公司债券共有三类,一是国家开发银行发行的政策性金融债券;二是中央级公司发行的债券,如铁路建设债券、电力总公司发行的债券等;三是地方企业债券。这三种债券每年的发行量大约有200亿至300亿元,相对于需要大量资本金注入的基础设施建设明显不足。为此,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民银行令〔2000〕第2号为推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规范债券交易行为,防范市场风险,保护交易各方合法权益,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管理办法》,现予发布施行。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民银行令[2009]第1号为规范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债券登记、托管和结算行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债券市场健康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登记托管结算管理办法》,经2008年12月16日第37次行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5月4日起施行。行长:周小川二○○九年三月二十六日  相似文献   

18.
违约损害赔偿是国际商事交易中受害方主要采取的救济形式.世界各国间违约损害赔偿法律制度差异悬殊,这形成了阻碍国际贸易增长的法律障碍.《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法公约》提出了一套适合国际商事交易违约损害赔偿要求的法律制度.公约确立的评判原则和标准包括六个方面:预见主体、预见时间、预见认识的类别、预见的主客观标准、因果关系的限定、预见的内容.就因果关系与可预见性的关系而言,公约是将因果关系作为对可预见性损失范围的限定.在公约可预见性规则的适用上,应注意过失违约与故意违约的区分.  相似文献   

1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最近,一些地方拟以地方政府名义发行境外债券,并请国际评级机构进行地方信用评级。这是涉及我国财政和外债管理体制的重大问题,不能各行其是。经国务院批准,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根据国家现行有关法律和规定,地方财政不能搞赤字预算,地方政府无权对外举债。因此,地方政府没有必要进行信用评级,正在进行的要立即停止。  相似文献   

20.
在美国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根据1933年《证券法》,除非符合某些特殊的豁免规定,公开发行债券需要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申请注册登记。注册制是国际资本市场普遍采用的一种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发行管理体制。SEC根据1933年《证券法》、1934年《证券交易法》和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三部成文法的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