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论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利益保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化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需要征用大量农用土地,不可避免的产生失地农民这一新的弱势群体.如何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妥善地解决农民失去土地后的生活、就业、养老等问题,关系到征地工作的顺利开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的稳定.本文从土地经营制度和征地制度改革,失地农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就业培训等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初步论述.  相似文献   

2.
熊自军 《理论导报》2012,(1):34+45-34,45
养老,无论古今还是中外,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伴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尤其是城郊的相当一部分农民失去了长期以来为他们提供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双重功能的土地。因此,如何解决农民失地后的养老问题,成为了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个难题。本文以失地农民的养老问题为探究对象,以期能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力所能及的参考意见,进而促进失地农民养老问题的顺利解决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田野调查法,对石林县某某山村失地农民养老情况进行调查,通过个案调查和数据分析对农村老年人家庭养老的特征进行总结,并针对失地农民家庭养老面临的挑战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社会养老保障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背景下,政府、雇主和雇员多方博弈的结果,它经历了社会养老保险阶段、现收现付的社会养老保障阶段和多元化的社会养老保障阶段.论文分析了国外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构建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探讨了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显著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多层次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扩大养老保障的覆盖面,并实行集中经营的养老保险金管理和投资模式.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现行养老机制的局限性(一)现行养老保障制度的单一性。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的是一种非正式的养老保障制度。土地和家庭是这一制度的核心,空巢家庭的养老保障以集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文化因素是影响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创新的主要因素。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创新,不能简单地照搬照套国外模式,而是必须从中国的现实出发、必须从抓住农村养老保障这个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主要矛盾出发,构建起适合国情的农村养老保障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家庭养老是中国农村最为传统的养老模式。在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农村逐渐出现养老保险、土地保险等新型养老模式,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养老保障制度成为现代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方向。全国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农村养老以家庭保障为主,  相似文献   

8.
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建设可以弥补计划生育政策在规避养老风险上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进一步促进生育观念的转变。为适应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养老方式社会化转变的必然趋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重点解决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问题;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城市养老保障制度;扩大社会救助事业和福利事业;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实施“以房养老”。  相似文献   

9.
传统农村养老制度已经在社会转型过程中逐步瓦解,现存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由于国家财力支持不足和保险对象错位等原因还不能真正承担起保障农村老龄人口的重任.因此,要从保障方式、保障水平和法制建设三个方面构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0.
失地农民作为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一般是指在城镇化过程中失去全部或大部分土地的农民。伴随我国城镇化的深入,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方面的问题凸显,如养老保险制度功能较弱、医疗保险抵御重大疾病风险能力偏弱、单一的货币补偿方式不利于农户的可持续发展、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相当严峻、征地补偿标准偏低等。要适应城镇化发展需要,必须加快建立以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负担的新型农村基本农民养老保障体系,形成城乡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1.
关于建立统筹城乡养老保障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统筹城乡的养老保障制度体系,是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要根据城乡各类社会群体的特殊性,对养老保障制度进行统筹规划,进行不同的制度安排,而不能片面追求制度的统一.建立公共财政支持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坚持权力与义务相统一,是建立统筹城乡养老保障制度的基础.形成分别针对城镇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农村居民、农民工和城镇老年居民不同层次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向红 《世纪桥》2010,(5):71-72,75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土地大量被征用,失地农民问题越来越凸显,成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不和谐因素。本文以中国第一农业大省河南省为例,分析了河南省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面临的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妥善解决失地农民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和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而大多数地方的实践是对失地农民和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改革均采取独立于农村保障制度和城镇职工社会保障制度之外的新体系,从而形成了新的"夹层".这就人为地造成了"三元格局"、"四无格局",甚至是"多无格局",这种保障模式在事实上带有更大的歧视性,因此,对失地农民和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完全可以化复杂为简单:要么将其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障体系之中,逐步缩小农民的规模,使更多的公民分享社会进步的成果;要么使其成为农民,纳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其前提是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事实上,将其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是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银川市城市化进程中产生了许多失地农民,在征地过程中失地农民的许多权益受到侵犯,亟需解决。如何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它关系到大银川发展战略的成功和宁夏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及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15.
肖珺 《理论导报》2010,(3):47-47
近些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失地农民数量越来越多,而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关键是促使失地农民就业。本文主要着笔于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6.
欠发达地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构建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受经济状况和社会环境的制约,在现阶段,构筑以家庭养老为基础、五保供养为补充、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为发展方向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是我国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养老保障的良好选择。就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而言,依据农村居民的身份类别特征,失地农民和务工农民可以建立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模式相类似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和务工农民养老保险制度。而对拥有土地、以种植业为主的普通农民,则可以根据自愿性原则,建立"个人缴费为主 财政补贴为辅"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土地流转背景下农民的养老保障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之一。关注、解决农民特别是失地农民的就业、养老等生存和发展面临的困境,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的规模越来越大,由于征地补偿偏低、配套措施不完善等原因,导致诸多失地农民问题。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制定科学合理的征地补偿标准、建立切实可行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9.
当前,作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亟待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将有利于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有利于生育观念的转变和计划生育国策的落实,有利于农业劳动者应对经营风险的增大,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于破解"三农"问题,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20.
为失地农民建立社会保障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下的一个关键问题,因为其将来的生存状况确实存在一定的隐患。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尽早针对其医疗及养老等问题作出妥善安排,以消除隐患,最大限度地维护失地农民的利益,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