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目前的政治监督模式尚存在着诸如多头监督、权责不清、监督权受制于执行权、监督权和处分权相分离的现象.在当前形势下,必须从监督体制内外双管齐下,不断改进和完善我国的政治监督模式.  相似文献   

2.
论监督权的独立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独立性是监督权的本质属性,监督的有效性、权威性、公正性无不要求监督权的独立性。我国现行监督体制在保障监督权的独立性方面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自2007年12月在安徽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委第一次提出"政治生态建设"这一命题以来,全省上下都在调动各方力量,共同推进政治生态建设,其中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权是不容忽视的一支有生力量。根据我国宪政体制,检察权与行政权、审判权并列,承担法律监督的职能,对严重破坏国家法制的行为实行追诉,维护国家法律统一,而且检察监督还具有专业化、规范化的特点,并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所以检察机关理应并且能够承担起整顿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责任。但是,检察监督还存在着体制不顺、职权虚化、监督不到位的问题,需要我省对症下药,完善和加强检察监督,促进检察机关更好地行使检察监督权。  相似文献   

4.
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权,是我国宪法所赋予的一项重要职权,也是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权力。文章探讨和研究了人大监督权的内容和范围、人大监督权实现的重要性以及从哪些方面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真正使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人大监督权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我国,一方面,法律规定不够完善,保障机制相对缺乏,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刑事诉讼法律监督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理论界和实务界对“诉讼职能与诉讼监督职能是否存在冲突”“如何处理诉讼监督与司法权威的关系”“监督权是否需要设立边界”“监督权能否赋予实体处分权”“谁来监督监督者”等方面的分歧和争议又不同程度地模糊着监督的定位与操作.有鉴于此,为充分发挥刑事诉讼法律监督的效能,宜尽快完善相关立法、准确设定监督权能及其边界.  相似文献   

6.
姜兴智  王勇 《学习论坛》2024,(1):128-136
公民监督权是宪法明确规定的基本权利。公民监督权宪法规范内涵与保障模式的模糊不清,造成公民监督实践中的路径阙如、救济缺位以及目的异化等困境。《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公民监督权作为宪法基本权利,是贯通“公民”监督与“人民”监督的关键所在。厘清公民监督权规范生成与概念分野的基本逻辑,基于公民监督的规范结构与制度逻辑,对具体监督权及其国家保护义务进行类型化研究,是明确公民监督权体系化构建路径之基础。应通过形成公民监督权宪法规范体系性解释、建构公民监督权“二阶层”解释路径、促进公民监督权释法目的的“价值性托付”,实现全过程民主监督理念下公民监督制度的全要素完善。  相似文献   

7.
监察监督作为反映监察委员会基本职能的内在要求,从规范的运行层面回应了集中统一反腐的政治逻辑。作为监督的实现方式之一,其广义监督的范畴涵盖了监察委员会业已整合的监督、调查与处置职能,性质上有别于党内执纪监督、人大权力监督及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在监察委员会广义监督职能的实现过程中,应从监督权配置的政治逻辑原点出发,严格保障监察监督各项功能实现的特定方式;应遵从监督法定、正当与公开的基本原则,防止“以调查为中心”的办案模式僭越监察权应有之边界;应从政治、社会、法治与人文功能期待上畅通监察监督权利救济渠道,以确保处于法治化轨道中的监察监督机制之形成契合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总体方向。  相似文献   

8.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检察机关是法定的监督机关,赋予其在侦查程序、审判程序和执行等程序中一定的监督权,但在司法实践中这些监督权很难发挥真正的作用。我们需要深入探讨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以及对如何真正实现检察机关的检察监督权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对同级“一府两院”实行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文章基于人大监督的实践,从人大监督权与人大其他各项权力的关系、监督权的内涵本质、以及监督的作用、方式、程序等各个层面,对人大监督权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主要机构。从本质上讲,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权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强化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权,既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也是防治腐败、保障公民基本权利、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需要。随着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不断完善,人大监督制度有了很大发展,在国家监督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但现阶段,人大监督权的充分发挥仍然面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维护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路出发,从完善检察监督权行使的角度,试图论证目前在我固处于起步状态的一种检察监督的新做法--类案监督.文章初步分析了我国类案监督的实践做法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完善类案监督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2.
以党内监督权的归属为线索,本文论述了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党内监督历史沿革的四个阶段,即:党内监督权由各级执行委员会直接行使阶段;党内专门监督机构较为独立完整地行使党内监督权阶段;党内监督权逐渐复归各级党委会的过渡阶段;各级党委会通过专门监督机构行使党内监督权机制的正式确定和延展阶段。同时,本文还对这一时期中共党内监督所具备的五个主要特点及其对新时期党内监督工作的深刻启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监督权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仅次于立法权的一项权力。加强人大监督,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也是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历时20年终于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今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这无疑为各级人大行使监督权提供了法律保障,但仍然有许多显性和隐性的因素在影响着这项权力的威力。  相似文献   

14.
建国60年来公民监督权实现路径的探索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依法享有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利,这是由政权的人民性和政治的民主性所决定的。建国60年来。我国的公民监督权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留给我们下列启示:预防和惩治腐败不能搞群众运动,但必须依靠公民监督;公民的监督权必须以选举权为基础、罢免权为后盾;公民监督必须与国家机关监督、舆论监督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2018年的宪法修改对我国国家监督权力结构体系进行了重大调整,形成了监察权与审计权分立的体制。作为监督权,两者虽各有侧重,但在约束权力与反腐败方面具有相同的价值功能。为使监督权在整体上发挥最佳效果,推进两者的协同监督尤为必要。目前,实现监察监督与审计监督之间的协同,还存在监督决策路径壁垒、协同监督规则不足以及协同监督机制缺位等困境。对于上述困境的突破,需要在“监审协同”宪法规范解释的基础上,促进“监审协同”协调机制的形成、规则体系的细化以及监督形式的拓展,真正实现权力监督的全覆盖和更高效。  相似文献   

16.
唐黄 《世纪桥》2008,(2):13-14
党的十七大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监督效力高低是衡量民主监督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把推进民主作为存量改革,把监督作为增量改革予以推进是我们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监督权是党员民主权利中最难实现的一项权利。目前,在党员监督权的实现方面,还存在着不敢监督、无力监督和不愿监督等现象。这些现象的产生既有现行制度设计的掣肘,也有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还有一些是由于党员领导干部素质的欠缺所致。为切实保障党员的监督权,必须实现党内监督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立和完善党内批评制度,着重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完善党内质询制度和举报制度。  相似文献   

18.
刘彦昌 《学习论坛》2007,23(2):50-53
当代中国监督运行模式选择的基本取向是和谐,其依托模式是以内部自我监督为主,同时也重视并注意发挥异体监督的作用。当代中国监督模式选择的这一理念取向,有着深刻的政治原因,是中国共产党人高超的政治策略和政治智慧的体现,也是当前中国推进民主政治进程、进行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论宪政制度下的个案监督——《监督法》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机关办错了案,最有权威的法定监督机关--人大及其常委会能不能监督并予以纠正?<监督法>对个案监督问题既没有作出肯定的规定,也没有做出禁止的规定,那么,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对个案行使监督权并不违法.对地方人大常委会如何正确行使个案监督权,是个确需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以加强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监督为重点,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推进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坚持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专门机关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