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铁面无私的好法官李同举李守俭是全省法院系统的先进个人,他是一位深受当地人民群众喜爱和尊敬的乡村法官。在他的身上体现着共产党员正直朴实的品质,他担任宁县和盛镇法庭庭长7年来,办案子从来不看别人脸色,不理睬别人说情,更不向邪恶势力让步。7年来,他秉公执法...  相似文献   

2.
当前,一些在农村工作的干部常常抱怨与群众沟通困难。一位在农村工作二十多年的乡镇党委书记颇有感触地说:“现如今你一心一意为群众办了实事,群众也不感激你;有时辛辛苦苦走村入户到农家,连一口水都喝不上,更不要说让板凳给你坐了。有时为了布置一项工作,苦口婆心说了半天,口干舌燥,他们也不买账,现在的群众真是越来越不听话了。”  相似文献   

3.
有人对他说:如果你不是一个农民,肯定能做出比今天更大的成绩。他说:正因为我是农民,所以我才更了解他们,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他就是通辽市奈曼旗桥河乡兴隆庄村党支部书记——常万兴。常万兴自1985年挑起兴隆庄村党支部书记这副担子,十五年如一日,带领全村群众书写了一篇艰苦创业的奋斗史。“对一个农民来讲,犁杖作为种田的主要农具之一,必不可少。而扶好犁杖不仅要运筹帷幄,更要有经验、有胆识、有思想。干其他工作也是如此。我们带领群众致富达小康,就要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副‘犁杖’,就要靠敢豁出去为群众…  相似文献   

4.
华雯文 《新长征》2006,(8):44-45
“站起来是伞,为群众挡风遮雨,无怨无悔;俯下去是牛,为百姓造福,甘愿奉献。”这是通化县二密镇党委书记谭钊的座右铭。说起谭钊。在二密镇人民的心中可谓是一位传奇人物。说他传奇,并不是因为他的经历富有传奇色彩.而是他的到来。使二密镇发生了传奇性的变化。他1985年入党。曾当过教师、民警和乡镇长,作为一名农民的儿子,能够成为乡镇的党委书记,成长的每一步,离不开党组织的关怀和信任,离不开各级领导的精心培养,更取决于他本人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和廉洁奉公的创业品格。  相似文献   

5.
今年42岁的李志辉是石家庄市合作路派出所一名普通的“片儿警”,分管两个社区的治安工作,认识他的群众都亲切地称他为“小小辉”。10月28日,他荣获“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光荣称号。群众在你心里有多重,你在群众心里就有多重。“小小辉”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在群众的眼里,“小小辉”是个大好人,是个贴心人,是那个自己遇到事儿第一时间就想起来的人。  相似文献   

6.
《党课》2012,(5):4-4
村民自治是村委会组织法规定的,是农民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形式,也是农村管理的重要形式。我们一定要保障农民的选举权利,坚定不移地做好村民自治和村委会村民直选。应该看到,绝大多数群众是有眼光、有识别能力的。群众不仅会听你怎么说,而且会看你怎么做。  相似文献   

7.
年终岁尾,经常可以从报刊上看到类似的说法:某某地方明年要为群众办十件实事。心中不禁要问:为群众办实事,为何都“不约而同”地是十件。一件不多,也一件不少?十之八九是出于随大流的心理。别人定了十件,咱也不能少,少了显得不关心群众;也不能多,多了怕别人的脸面不好看,也给自己增加了工作压力。于是乎,你十件,我十件,他十件,岁尾年终,两只巴掌便不停地,在群众眼前晃。当然,一年里能为群众办成十件实事总比一件也不办要好得多。问题是,嘴上许诺过的,也只是画了一张大饼,这张大饼能否吃到嘴里,吃到嘴里的是不是一张偷…  相似文献   

8.
《新长征》2007,(2)
在通化县大安镇上四平村有一位农民党员刘吉春,今年38岁。几年来,他靠勤劳的双手走上了致富路,他那古铜色的脸庞,记载着长年的艰辛和劳累,也镶嵌着刚毅与执著。"致富不忘众乡亲,好事做遍小山村",既是上四平村村民对他的真心赞扬,也是他不辞辛劳为民办实事的真实写照。他无愧于县委授予的"农民党员致富标兵"的光荣称号。十几年前,刚走出校门的刘吉春看到家乡百姓生活贫困,有的村民连孩子上学的钱都拿不出来,他便暗下  相似文献   

9.
拥护之余     
冯建辉的<走出个人崇拜>中讲述了一个周恩来如何对待批评的故事.一次,周恩来到农村调查,有个社员尖锐地批评说:"如果再这样下去两年,连你也会没有吃的."陪同人员认为这个人是落后分子,周恩来却说:"这个社员说的是真理,一个农民把我们看做他自己的人才会说这样的话.这是一针见血的话."这个故事来自1961年5月31日周恩来的发言记录,因此可以判定,这位农民批评的是大跃进瞎指挥可能还加上反"右倾机会主义".在同一个地方,作者还引了周恩来的另一句话:"连自己的人民群众都信不过,还谈什么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10.
2005年6月7日,广西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二庭原庭长冯增志涉嫌受贿一案公开审理。法庭上,这位腐败庭长不仅“先把你打入十八层地狱然后再拯救你”的捞钱手段非常有“创意”,而且其背后神秘“运作链条”考验着人们的想象力。此外,他检举两桩人命案也吸引了人们的[球,特别“玄乎”、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1.
《党建与人才》2002年第3期发表了原赤峰市宁城县汐子镇副镇长戴成钧的事迹,在基层干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作为读者,我想说说自己的体会。在戴成钧去世的日子里,凡是知道和了解他的人尤其是老百姓都前来悼念和为他送行,以至从汐子镇到烧锅地骨灰堂的13里路程,送行的人们停停走走竟用了3个小时。戴成钧同志之所以能够赢得群众的如此信赖和拥戴,源于他对老百姓有一颗火热赤诚的心,有一种无私无畏的精神。百姓心中有杆秤。你是不是真心为老百姓办事的干部,老百姓最清楚。戴成钧在乡镇基层干部的岗位上整整工作了16年,直…  相似文献   

12.
这里列举的三位“村官”,分别是郭秀明、张小民、李鸿海。郭秀明生前为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红土镇惠家沟村党支部书记,他常说的一句话是“能为老百姓办成几件实事,我死也心甘”。他在任书记的8年中,呕心沥血,带领全村群众向恶劣的自然环境挑战,向贫穷挑战,初步改变了全村贫穷落后的面貌,被群众誉为“真正的共产党员”。张小民生前为临猗县孙吉镇蔡村村委主任,他常说的一句话是“如果村委主任还算个官的话,那么这个官应该这样去做: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能见到你,在人民群众最困难的地方能想起你,在你离去的时候人民群众能怀念…  相似文献   

13.
提起中国农村改革,人们都知道是万里出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后,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尊重广大农民群众的意愿,大胆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在全国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但不太知道也担任过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的曾希圣,早在 1961年就胆大包天地在江淮大地上搞了名叫“责任田”的包产到户责任制。  曾希圣,这位曾经引起安徽人以至全国不少人争论不休的领导者的真实形象,随着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渐渐远去却变得清晰了…… 建国初期,他刚刚主持安徽工作,被人戏称为“乞丐头子”。“一五”期间,安徽农民年均收入超过全国…  相似文献   

14.
在人们的印象中,法官都是端坐在威严的法庭上审理案件。然而,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民六庭代理审判长周瑞生,却常常背着卷宗下乡,把法庭搬进了农民的场院和炕头上。在他的调解和审理下,反目成仇的村民握手言和,冤家对头重归于好,群众深情地称他是“为农民着想的好法官”。  相似文献   

15.
“是党员,心里就该时刻装着群众……哪怕是根针,也要深深扎下去,为农民出主意,想办法,让农民从你身上看到希望。”握着张振邦粗糙的双手,听他说这句话时觉得分外真切。诚如所言,多少年来,张振邦深深地扎根于群众之间,倾听百姓心声,为群众疾苦奔波,使一个“烂杆村”改换容颜,深受村民的爱戴与拥护。“要人。”驮家岔村主动请求干部到他们村蹲点,让延川县禹居镇的领导始料未及。今年元月5日,十几个驮家岔村村民毫不客气地“闯”进镇党委书记刘晓庆的办公室,轮番开炮:“真的让老张走?”“不能让老张走。”“老张走了,你让谁…  相似文献   

16.
在黔东北乌江支流龙底江畔,人们常看见一个干部模样穿着解放鞋的人风尘仆仆地来往于村寨之中。这是谁呀?当地群众会告诉你:“我们都认识他,这是我们镇里的韩书记。”从任思南县民政局副局长,到来古镇塘头当镇党委书记,不几天,熟悉韩应富的人都惊讶地看到他变得土气了:时常穿着一双解放鞋。见熟人盯着他的鞋子看,他不以为然地笑了笑说:“这鞋子软和,好走路。”作为一个镇党委书记,这两年,韩应富走遍了全镇34个村的每个山寨。在他的床下,还塞了好几双穿坏的解放鞋。正是穿着这些解放鞋,这位党委书记努力实践着“三个代表”思想…  相似文献   

17.
通化县地处长白山麓,是个仅有25.6万人口的山区小县。但在‘一年、‘一年全省县(市广业综合经济实力和工业经济效益的排序中,通化县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一,成为吉林省县域工业第一强县。那么,通化县成为全省工业强县的奥秘在哪里呢?战略不翻烧饼连续念好兴工富县经...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革命史上有三位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一是彭湃,二是毛泽东,三是方志敏。广东有个彭湃,江西有个方志敏,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彭湃,广东海丰县人,1896年10月生,1918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学读书,学的是政治经济专业,研读了社会主义学说,1921年毕业后回到海丰,宣传社会主义。1922年他下决心“到农村去做实际运动”,脱下了学生装,穿上了粗布衣,深入农村,与农民谈家常,交朋友,后来把群众陆续组织起来,成立了许多的农民协会,使农民运动席卷了广东省。他创办了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写出了《海丰农民运动的报告》一书,给全国的农民运动培养了许多骨干,传授了做农民运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名人民法官,无论办什么事,我都要上对得起自己头顶上的国徽,下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是吴堡县人民法院民事庭庭长李永旺经常说的一句话。十多年来的法庭工作实践证明:李永旺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公正执法,秉公办案,受到了人们的尊敬和拥护,被人们称为“吃请不去,送礼不收,亲情不讲,强权不惧,办案不拖”的“五不”庭长。身为民事庭庭长的李永旺曾接手了一桩宋家川镇尽人皆知的棘手案件———宋某与高某宅基地使用权纠纷案。该案双方诉讼长达八年,许多人多次调解,均无结果,有好心人对李永旺说“以前那么多有能力的人都处理…  相似文献   

20.
到农村去工作的干部,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入乡得随俗,即在衣食言行方面要靠近农村人的生活习惯与特点。如果下乡干部能“土”一点,就能和农民群众的距离更近一些。你和农民一个锅里搅勺把,一个地头干农活,农民就会把你当成自家人,就会在困难的时候找你出主意、想办法。更重要的是,只有和群众打成一片了,同群众有感情了,你才能够去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才能把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好,同时也使你自己受到教育,得到锻炼和提高。否则,你衣冠楚楚,拿“官腔”,端“官架”,高高在上,怕脏怕苦,浑身娇气,就会严重脱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