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检察官》2008,(2):77-78
由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组织发起的“2008法律援助绿色行动”1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启动仪式并建立“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援助专项基金”。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在讲话中透露,环保公益诉讼制度在我国尚不健全,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会同立法专家、学者论证,尽快出台相关法律制度,为环境公益诉讼提供法律支持。  相似文献   

2.
2016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听取和审议了国务院关于2015年度环境质量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党中央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战略部署,认真贯彻落实新修改的环境保护法制度规定的一项重要举措. 但从目前情况来看,超过1/3的省份并未作环境报告,政府履行该项法定职责的情况堪忧.  相似文献   

3.
西坡 《检察风云》2013,(19):14-16
6月27日,中国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2012年度审计报告时,讲到中央部门在预算执行仍有不到位的情况,突出的现象之一就是:政府采购和招投标制度执行不够严格。  相似文献   

4.
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在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草案)》,既是我国贯彻落实《巴黎协议》承诺的具体举措,同时也是我国费改税的必要之举. 环境保护税法既是我国税收法律制度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依据.国务院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法律草案,充分体现了税收法定的原则,对建立国家统一的税收法律制度体系、减轻企业的负担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征收环境保护税不是目的,目的是要督促企业从事环保经营活动.如果在企业生产经营环节没有把好关口,而只是希望通过征收环境保护税方式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那么,就是典型的缘木求鱼.在环境保护的问题上,不能指望通过增加企业经营成本解决环境保护问题,更不能指望通过增加企业税收负担解决环境保护问题.解决环境保护问题必须依靠科技创新,通过使用清洁能源、具有环保性质的原材料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真正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将于2015年1月1日开始实施,这部法律的前身是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基础是1989年颁行的《环境保护法》。1979年的《环境保护法(试行)》虽然不是此次修法的直接文本,但其作为中国第一部环境保护领域的综合性法律,在奠定中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体系基础的同时,也为后来留下了一些隐患,成为此次修法的争论的起因。1989年的《环境保护法》是此次修改的直接文本,这部法律的存废之争一直持续了20多年;在2011年年初人大常委会正式启动修法程序后,经历全国人大常委会四次审议、修改草案两次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从"修正案"到"修订案",创造了中国立法史上几个"第一"。最终通过的《环境保护法修订案》体现了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建立最严格制度的要求,确立了其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的地位,在建立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机制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环境保护法)已于1989年12月26日由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并从公布之日施行。它是我国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法律,它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了我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和监督管理制度,规定了法律责任,为依法保护和改善环境,全面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7.
我国矿区环境保护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凤珍  蒋北辰 《河北法学》2007,25(2):116-120
环境保护是矿区生态协调稳定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保证.但是由于现行的矿区环境法律体制不健全,法律制度不完善,法律难以得到有效的实施,矿区环境问题十分严重.为此,应通过建立严格的矿区环境准入机制,严格的矿业权许可制度,建立矿区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完善矿区环境立法及明确行政执法主体,强化市场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加强行政引导和调控机制,重视闭矿后环境保护等相关制度来解决矿山环境问题突出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方志 《中国司法》2008,(12):51-54
1989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行政诉讼法》,在我国建立了行政诉讼制度。行政诉讼作为我国三大诉讼制度之一,通过人民法院以审判方式对行政机关的行政执法活动进行司法监督,来规范和制约行政权力,促进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行政诉讼法》的颁布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司法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9.
《中国法律》2014,(3):18-18
2014年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修订後的环境保护法将於2015年1月1日起施行。此次通过的环保法修订案,是自1989年环保法颁布实施以来的首次修改。新环保法历经四次审议和反复完善,在环境保护基本理念、政府监管、公众参与、法律责任等方面都作出重要修改。  相似文献   

10.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海洋环境保护法》),自1983年3月1日起开始施行。这是国家加强我国海洋环境管理、发展海洋事业的一项重要法律。  相似文献   

11.
缤纷语丝     
《江淮法治》2010,(1):6-6
“完善中国特色‘草根’民主的法治建设。” ——日前,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在审议中指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并列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我国四大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村民自治是我国民主政治体系的“神经末梢”,体现的是中国特色的“草根”民主。  相似文献   

12.
蔡霞 《法制与经济》2008,(22):20-21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2007年10月28日表决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决定,针对民众反映强烈的“申诉难”问题作出了新的规定。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但改革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再审制度价值取向的转变,惟有此才能构建科学、合理的民事再审制度。  相似文献   

13.
《中国法律》2015,(2):16-18
2015年3月8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说,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出发,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科翠确定立法方案。2015年将加强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民主政治,社会领域,文化、教育、生态领域,国家安全五个重点领域的立...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中共中央转发了《中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进一步发挥全国人大代表作用,加强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央《通知》和《若干意见》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指导文件。这一重要文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认真总结半个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的实践经验,明确了新形势下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好人大工作的重要指导文件,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法治与社会》2020,(1):18-19
《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于2019年9月修订通过,12月1日起正式实施。《条例》修订体现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要求,是完善我省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深入实践,为保护秦岭生态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16.
正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环境保护法(修订草案)》(以下称新环保法)。因为新环保法规定了更严格的法律条款和执法手段,因此,舆论对新环保法予以积极肯定,称之为"史上最严环保法"。"史上最严环保法"正式出台,接下来的关键问题是要有"史上最严"的执法手段;否则,新环保法只能停留在纸上,对加强和改进环境保护没有实际意义。新环保法奠定了对污染行为的处罚  相似文献   

17.
8月底,环境保护税法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初审.此次立法是将现行排污费制度改为环境保护税,以构建绿色税制,开启以税治污的新常态.除了这些具体立法目标,另一个引人注目的焦点是,在执政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修改后的立法法对税收法定原则分别作出明确要求和规定后,环保税法是首部进入立法审议程序的单行税法草案,从而迈开了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8.
阿计 《江淮法治》2013,(24):12-15
2013年10月21日。环境保护法修订案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三审,与一审、二审稿相比,三审稿赫然增加了一条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拟订经济、技术政策.应当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听取有关方面和专家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多同体制不健全、制度不严格、法治不严密、执行不到位、惩处不得力有关。”甘肃是黄河流经的九省区之一,黄河流经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37.5公里,沿线分布着3条一级支流、25条河洪道以及57.3平方公里的水源地保护区。笔者以兰州市西固区检察院办理的一起黄河流域公益诉讼检察监督案件为切入点,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工作的完善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行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主要包括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等。然而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存在缺陷与不足,影响其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指出为保护农村环境,应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和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制度,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