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当前偷渡案件中犯罪手段呈现隐蔽化、组织化、智能化的特点,偷渡组织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犯罪集团,一般的侦查对策难以充分收集到深层次犯罪情报、证据及线索,难以对偷渡行为实施有效控制和打击。通过对我国南北边境沿海地区偷渡案件的调研发现,偷渡案件侦查工作中存在案件经营时间长、成本高、偷渡案组织者定罪有法律争议、取证难、缺乏国际警务合作等问题,针对这些偷渡案件侦查中的问题,需要以情报为主线,从秘密力量、内线侦查、技术侦查、阵地控制、国际警务合作等几个方面强化偷渡案件侦查对策。  相似文献   

2.
当前食品安全问题依然严峻,随着公安机关近年来对其打击力度的加大,食品安全犯罪的特点也随之发生着变化,而犯罪特点的变化必然会使得公安机关的侦查对策得以调整。分析当前食品安全犯罪的主要特点,以此来制定相应的侦查对策,包括情报线索收集、信息研判、案件经营、侦查取证、协作侦查等方面,可为公安机关办理此类案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暴力恐怖案件多发频发,已经成为严重影响新疆乃至全国社会面稳定的首要问题。公安机关作为处置暴恐活动、查处暴恐案件的重要力量,应当立足信息化的大背景,在研究暴恐犯罪特点的基础上,充分重视视频监控在暴恐案件侦查中的预先控制、同步发现、回放寻踪及固定证据的作用,并以情报为主导,将视频侦查与其他侦查手段灵活组合,以实现侦查效能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娱乐场所已经成为侦查机关查缉涉毒案件的重要场所。娱乐场所涉毒案件具有以聚众吸毒为主、以吸食新型毒品为主的特点。侦查机关在查缉娱乐场所涉毒案件时需要对贩卖毒品、吸食毒品等违法犯罪行为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侦查措施,做到深挖毒品情报、打击毒品犯罪,遏制娱乐场所涉毒案件的滋生。  相似文献   

5.
略论对黑社会性质犯罪的贴靠侦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贴靠侦查是侦查机构针对侦查对象的社会交往需要,通过与其建立起某种外部的“亲密”交往关系,从而获取犯罪者情报和犯罪证据一种秘密侦查手段。黑社会性质犯罪具有种种不同于其他犯罪的特点,针对此类案件的贴靠侦查在运用条件、贴靠者的素质要求和实施贴靠侦查的策略方法等方面也有别于其他犯罪案件。  相似文献   

6.
随着微信的广泛应用,基于微信的诈骗犯罪呈现出高发态势。微信诈骗犯罪成本低、传播快、隐蔽性强,给侦查带来案件受理难、取证困难、追赃困难、防控困难等问题,因此需要从规范立案、情报研判、提升取证能力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提高打击此类案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经济犯罪案件在侦查初期及中后期都有一个正确定性的问题。犯罪性质认定是否正确,是贯穿案件侦查全过程的一个关键问题。定性问题解决不好,不仅难以保证案件侦查的质量,而且关系到侦查工作的成败。危害税收征管犯罪在经济犯罪中因其常常表现为内外勾结、手段隐蔽多样、专业性强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多佛惨案的案发、侦查、审判等为线索 ,揭露了偷渡犯罪的罪恶 ,表明了中国警方打击偷渡犯罪的决心和与世界同行协作的诚意。同时 ,也引发了作者对偷渡者的劝戒。  相似文献   

9.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我国的国家发展和世界经济的繁荣,提供了良好的沟通和交流的平台。但是同时也激发了走私案件的盛行,走私犯罪案件不断衍化出犯罪主体复杂性、增加犯罪空间跨区域性突出、犯罪手段的多样化和隐蔽性、犯罪危害的严重性等特点,这给针对走私进行的侦查活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而侦查机关同样面临着此类案件侦查的困境,侦查理念落后、侦查情报获取难、彻底斩断"走私链"难、侦查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亟待解决。因此,侦查机关应当立足自身的实际,从以审判为中心的侦查理念的树立、拓宽情报来源,强化情报的应用、抓大放防小,斩断"走私链"、迅速及时,增进侦查机制高效性等方面加强对于此类犯罪案件的思考与侦查,尽快的实现对此类犯罪案件的预防和侦查。  相似文献   

10.
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案件需要跨区域侦查,主要措施是侦查协作。在异地侦查协作过程中存在犯罪情报共享制度不健全、跨区域拘捕犯罪嫌疑人困难、物质保障不足、侦查人员侦查协作意识弱、解救行动复杂等瓶颈。如何突破拐卖妇女儿童案件中侦查协作的瓶颈,关系到是否能切实有效地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和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利。当前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具有作案区域扩大化、组织形式集团化、作案手法多样化和智能化的趋势,这需要在改进侦查协作形式、完善侦查协作内容、优化侦查协作责任机制、提升侦查协作人员素质、保障侦查协作经费等方面予以突破。  相似文献   

11.
非法言词证据排除规则的确立有利于保障刑事诉讼的公正,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并且符合国际刑事司法发展的趋势。在借鉴其他国家制定排除非法言词证据规则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应当尽快完善法律体系,规范言词证据"非法性"的提出和举证责任的分配等,逐步构建我国的非法言词证据排除规则。  相似文献   

12.
非法出入境是一种跨国性质的违法犯罪活动,它的成因比较复杂,有地缘及历史原因,也有劳动力市场、经济利益、外国移民政策等方面的原因.对非法出入境活动的防范与打击可以从加强国际间合作、加大综合治理力度、严格出入境制度、搞好情报调研和提高执法人员素质等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3.
非法移民是非传统安全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际社会所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9·11"事件后,美国社会对于非法移民与国家安全的关注达到了新的高度。非法移民与美国国家安全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可从社会安全、国土安全与文化安全三个维度来分析非法移民对美国国家安全所产生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非法移民问题使得美国的国家安全环境变得复杂化,成为美国国家安全一个不容忽视的挑战。但是,过分夸大非法移民问题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影响也与客观事实不符。  相似文献   

14.
构建刑事非法实物证据的排除规则问题愈来愈成为当下法学界一个热点问题,不同学者对此有着不同见解。因而,正确、全面、完整地对刑事非法证据进行界定意义重大。我国刑事非法实物证据具体包括获取证据的手段、方法违法的实物证据、违反法定程序取得的实物证据、非法定主体取得的和提供的实物证据等类型。  相似文献   

15.
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对非法获取的刑事鉴定结论是否应当排除没有明确规定。从鉴定结论的性质,国际社会的通行做法以及人权保障等三个方面来看,非法获取的刑事鉴定结论应当排除,但应适当限制排除的范围。  相似文献   

16.
论刑事诉讼中私人违法取证的效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诉讼中私人违法取证效力的处理是诉讼理论与实务中无法回避的问题。美国和德国刑事诉讼中私人违法取证效力不同处理,原因在于两国诉讼模式和人权保障理念上的差异。在我国,私人在刑事诉讼中应当有取证资格,对于私人严重违法取证应予排除,对于私人一般违法取证应由法官裁量排除。  相似文献   

17.
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如何取舍和运用刑事非法证据 ,涉及到非法证据的效力问题。两大法系中很多国家建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我国立法对于非法证据效力的态度不甚明确 ,因此必须完善有关立法 ,制定配套制度 ,建立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相似文献   

18.
我国证据立法已经提上议程,非法证据作为证据法中的重要内容,作出明确规定意义重大.本文主要通过从制定法视角、考察英国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探讨我国证据立法对非法证据的认定与排除规则的借鉴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颁布的两个证据规定,以及新近通过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中有关非法证据排除的相关规定,对于建立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以及完善刑事证据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刑事司法领域的价值分析入手,结合新刑事诉讼法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定的具体内容,从排除证据之范围、举证责任之分配以及排除程序之设置三方面进行详细论证,并对如何在司法实践中更好地落实和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