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个话题,是由一幅看似与此题风马牛不相及的新闻图片引出的。这幅新闻图片刊登在《检察日报》上。图片上是一堵墙,这堵墙位于河南省浚县屯子村。有些破败斑驳但同时也显得有些气势墩严压人的土砖墙上,赫然用几个“钢叉大字”写着——“……,越级上访严惩!!”后面的感叹号的确就是两个,而不是一个。原来,标语中是刻意要强调这句话的重要和不容置疑,以表明制作该条标语的“基层官方”对这个事情的坚决态度和强硬立场。古语云:得民心者得天下。这话虽然产生于旧时代,但对于现时现世来说,仍不失为一种成熟的政治理念。现在“官场”中却流行着一…  相似文献   

2.
这个话题,是由一幅看似与此题风马牛不相及的新闻图片引出的。这幅新闻图片刊登在《检察日报》上。图片上是一堵墙,这堵墙位于河南省浚县屯子村。这堵土砖墙上,赫然用几个“钢叉大字”写着——“……,越级上访严惩。。”后面用了两个感叹号。看来,标语中是刻意要强调这句话的重要和不容置疑,以表明制作该条标语的“基层官方”对这个事情的坚决态度和强硬立场。古语云:得民心者得天下。这话虽然产生于旧时代,但对于现时现世来说,仍不失为一种成熟的政治理念。现在“官场”中却流行着另外一种说法:“得民心者得口碑,得官心才能得官位,得官位才…  相似文献   

3.
张为民 《理论学刊》2001,(3):110-111
中和哲学是我国古代思想家、特别是儒家提出的重要哲学思想。中和由“中”与“和”两个词构成 ,这两个词各有多种含义。先看“中”。中有多种意义 ,与中和有关的含义有四 :一是中间、内里 ,如居中、国中、城中等。《尸子》卷下 :“荣辱由中出 ,敬侮由外生。”二是中央。《书·召诰》:“王来绍上帝 ,自服于土中。”三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 ,如适中、折中。《旧五代史·选举志》:“务在酌中 ,以为定制”。四是正、中正。《书·大禹谟》:“允执厥中。”《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五礼防万民之伪 ,而教之中。”贾公彦疏 :“使得中正也。”再…  相似文献   

4.
走进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的杨家岭中央礼堂,映入眼帘的是两面红艳艳的党旗,毛泽东、朱德的画像挂在中间。礼堂后墙上写着“同心同德”四个大字,两侧墙上的标语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最惹人注意的是主席台顶端的横联,红底镶着黄字:“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  相似文献   

5.
《松花江上》是张寒晖创作的第一首歌曲。《军民大生产》则是他创作的最后一首歌曲。他一生共写了50余首歌、而这一头一尾两首歌曲,是他突出的代表作品,同时也奠定了他在我国革命歌曲发展史上的地位。1931年9月18日.B$ff$y向张学良率领的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发动进攻,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当时,东北军向南京蒋介石国民党政府请示对策,蒋介石却下令“不许冲突”,并说“为免除事件扩大,绝对拖不抵抗主义”。东北军奉命。“即使勒令缴械,占人营房,均可听其自便’”。以九·一八事变真相》,《革命文献》第…  相似文献   

6.
从《前哨》步入《烽火报》“七·七”事变后的这年年底,江苏省沭阳县爱国青年创办了一个以中学生和进步青年为对象的宣传抗日救亡的刊物《前哨》。当时,我在《前哨》社主管发行兼做部分编辑工作。翌年“七·七”事变一周年那天上午,我在沭阳东城门楼下,看到很多人围观贴在北墙上的一份报纸。我近前一看,是“扬开多”(东北军111师)部队抗日义勇宣传队出  相似文献   

7.
教师人格的感召力,身教的感召力,对于学生的教育是巨大的。它早已被教师本身所意识和体验,更为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教育家所强调。古人杨雄在《法言·学行篇》中提出:“务学不如务求师,师者人之模范也。”汉代《后汉书·第五钟离宋寒传》中提出:“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加里宁认为:“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影响着全体学生。”为人师表应该是教师的重要素质和精神品格,  相似文献   

8.
“反修防修”是毛泽东50年代末60年代初为诗为文的基本主题。1962年初他在一信中说:“近作咏梅词一首,是反对修正主义的,寄上请一阅。”1963年12月5日,他给参加编辑《毛主席诗词》的秘书田家英写信:“……‘小小寰球’一词,似可加入集中,亦请同志们一议。其余反修诗词,除个别外,都宜缓发。”他的反修诗有的已公开刊行,如《卜算子·咏梅》、《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七律·冬云》、《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念奴娇·鸟儿问答》等。另一些或因时机不宜,或因艺术粗糙等原因,他嘱田缓发,只在小范围内传阅。探究这些作品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的入党誓词并不是1921年建党时就产生的,经对各种党史资料的考证,中共最早的入党誓词形成在红军时代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这是一份饱经了血与火洗礼的《入党志愿书》,这份志愿书上从右向左竖行排列着六句话:牺牲个人、严守秘密、阶级斗争、努力革命、服从党旗、永不叛党。在志愿书的左、右两边画着两个不规则的五角星,星内画有镰刀与斧头,两个五角星的五个角内各写着“中国共产党”,志愿书的上方写着“C.C.P.”,右方边沿落款是:“中国共产党员贺××地点北田村。”这个誓词中以“牺牲个人”开始到“永不叛党”  相似文献   

10.
美国著名的《财富》期刊,曾经在封面上登过一位年仅19岁的年轻人的照片。 他叫詹森·斯维斯彭,一位网站拥有者。他因为在投资家的资助下推出一个叫“心想事成”的网站而一举成名,在短短的数个月内,网页的访问量达到了900万人次之巨。 这在美国是绝无仅有的,有人惊叹:“难道他是下一个比尔·盖  相似文献   

11.
中央红军于1934年10月从江西撤离,到次年同期到达陕北,历时一年,行程二万五千里,是中国革命史上最艰险、最壮烈、最灿烂的一页,政治家诗人毛泽东亲临、亲见、亲历这一切。人格的光辉,诗情的奔涌,他连连咏成《十六字令三首》、《忆秦娥·娄山关》、《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和《六言诗·致彭德怀同志》,绘制成一组崇高壮美的艺术画卷。在纪念长征胜利七十周年之际,重读这些诗词,深受“诗美怡神”的感染。一派天地英雄气毛泽东是集领袖与诗人于一身的时代伟人。他的诗词,无不渗透着他领导中国人民为国家和民族求解…  相似文献   

12.
李安葆  程安辉 《湘潮》2005,(10):13-14
毛泽东常以诗词反映革命斗争实践,表达自己的情思。他的诗词,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尤其在长征时期写的诗词更充分地反映了这一点。长征:毛泽东诗词创作的高产期从毛泽东现已公开发表的67首诗词中,以红军长征时期的1935年和我国处于经济困难时期的1961年创作的诗词为最多,每年各写诗词达8首。若将长征前夕写的《清平乐·会昌》和长征后期写的《沁园春·雪》算在内,则长征时期写的诗词多达10首。那么,长征时期就成为毛泽东诗词创作最多的时期。为什么毛泽东在这两个历史时期创作的诗词特别多呢?这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处于最困难的时期密切相…  相似文献   

13.
书讯     
史蒂芬·柯维,国际知名的领导艺术方面的权威,家庭问题专家,曾被《纽约时报》评为最有影响力的25位人士之一,不久前他写的名为《高效家庭的7个习惯》一书,经由中国青年出版社翻译出版。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很 喜欢诗词,其诗词作品气魄之大、意境之深、文字之美、语言之精确,颇令行家称道.但他自己却认为不尽然.1966年6月,他在“西方山洞”(即韶山滴水洞)居住时,韶山同志因当时未找到他1959年回韶山写的《七律·到韶山》手稿,请求他再书写一次,他拒绝了.说:“这首诗还写得不理想,不书写算了.”对其诗词作品的解释,他也不求一改.《七律·到韶山》中有“黑手高悬霸主鞭”一句,有人解释“黑手”指的是反动派,有人解释指农民.对此,我于1966年,趁郭沫若同志陪客来韶的机会,特请教过郭老.郭老说:“1961年出版毛主席诗词英文版时,我曾问过主席,‘黑手’到底指谁,主席回答‘黑手’指反动派.同时,我还问过主席,是否要同时出一本主席诗词和统一解释的  相似文献   

15.
两种文化指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 ,两个文明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人们对两个文明的关系已有深刻的认识 ,对两种文化的关系也有了明晰的理解。本文试图将“两种文化”和“两个文明”结合在一起进行讨论 ,阐述两种文化的发展对“两个文明”建设的影响。一、两种文化的产生及其分野英国著名思想家查里斯·帕希·斯诺在其名著《两种文化》中提出了著名的“两种文化”理论。他认为在科学家和人文学者当中存在着两种文化 ,一种是科学文化 ,一种是人文文化。实际上 ,两种文化是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形成的。自人猿揖别之后 ,人类面临的首要问题便是如…  相似文献   

16.
1992年秋季的一天,一份来自北京的函件,由甘肃省临洮县人民政府庄重地送到了县城洮阳镇李景春手里,李景春的手颤抖了。这是一份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颁发的《革命烈士通知书》。在“革命烈士通知书”几个大字下面写着:“李彩云同志1937年6月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壮烈牺牲,已被批准为革命烈士.将由地方人民政府颁发《革命烈士证明书》。我们仅向各位亲属表示亲切慰问,望引荣节哀,化悲痛为力量.为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而努力奋斗。”李景春一遍遍默读着这字字千钧的话语,不由得泪水夺眶而出,“伯父,您的在天之灵可以听到了吧!党记着您的革命功绩……”  相似文献   

17.
康凯 《前线》2000,(10)
千禧龙岁之春,北京人艺同时推出了两出戏。一出是演绎大戏剧家李渔的《风月无边》,一出是充满英雄气慨的《切·格瓦拉》。两出戏一经推出,备受观众欢迎。 然而,对于《风月无边》,传媒多作赞辞,似无异说;但对《切·格瓦拉》则众说纷纭,见仁见智。笔者近读一篇评说《切·格瓦拉》的大块文章,也引发了一些思考。 我们不妨先摘几段那文章中的话:“切·格瓦拉是二十世纪英雄主义的代表人物,是一个富有堂吉诃德精神的乌托邦战士。”“自他牺牲之日起,他的传奇经历和乌托邦精神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不宜“过于肯定革命和格…  相似文献   

18.
7月18日,由省作协和思南县委、县政府共同创建的我省惟一文学专项奖“乌江文学奖”首次在贵阳颁奖。该奖每两年一届,首次评选共收到全国各地78部送评作品。8部作品获“乌江文学奖”,排名以作者姓氏笔画为序:《桥溪庄》(长篇小说·王华)、《行吟乌江》(散文集·安元奎)、《车坠安江》(长篇小说·宋渤)《、散淡之吟》(诗集·李发模)《、为你流泪是我的欢笑》(诗集·陈春琼)《、乌江上的太阳》(长篇小说·赵朝龙)《、爱别离》(长篇小说·谢挺)、《独走乌江》(长篇纪实散文·魏荣钊);获“乌江文学刊物奖”的有2部作品《燃烧的乌江》(长篇小说·…  相似文献   

19.
乍看到这个题目,人们会觉得两者有点风马牛不相及。其实,这两个典故所反映的道理还是有相似之处的。据《论语·乡党》记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说的是2000多年前孔子生活的时代,一天,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来,只问伤着人没有,没有问马烧得怎样。几百年以后的西汉宣帝时期,有一位贤明的丞相,名叫丙吉。据《汉书·丙吉传》记载:暮春的一天,他带着几个随从,坐着马车,外出办事。路遇行人斗殴,打得头破血流,丙吉并不理会。可当他看到农民赶的牛步履蹒珊、不停地喘气时,却马上让车夫把车停下来,令随从去找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不断完善市场经济和推进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诚信问题已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诚信是儒家道德体系的重要范畴,正确认识和认真研究其思想内涵及现代价值,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一在我国传统伦理中,诚与信原是两个分立的德目。诚始见于《左传》和《周易》。《左传·文公十八年》载:“明允笃诚”。疏云:“诚,实也”。《易·文言》曰:“修辞立其诚”。疏云:“诚谓诚实”。思孟学派始创诚学。《孟子·离娄》云:“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从而把诚提到了哲学本体的高度。按照思孟学派的思想,“不诚无物”,诚乃世界本原及其真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