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源 《北京观察》2023,(4):38-39
<正>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科技创新是代表委员们热议的关键词。《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增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支持和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大科技人才及团队培养支持力度,强化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3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再次强调要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并围绕加快科研力量布局、整合国家重点科研体系、布局一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加快提高战略科技力量和战略储备能力等作出部署。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提出了“构建新型举国体制”的国家治理新任务。新型举国体制就是要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协同机制,旨在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以体制创新为科技创新提供动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适应新时代、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的新要求。构建新型举国体制要深刻把握其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准确认识在新时代条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新任务,并充分发挥我国政治优势、价值优势、战略优势、协同优势、竞争优势,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动力,新兴产业集群是促进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最有效的途径。在第四次科技革命中,我国需要发挥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加强政策协调,建立科技、产业、金融之间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明确工作重点,加快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在“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实现突破,抢占国际科技创新高地;以国家高新区为平台,集聚足够的资源要素,打造世界一流的产业集群,构建富有活力、有竞争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提高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重构中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将科技成果转化作为金融支持重点,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和产品,完善风险分担机制,推动产业数字化、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5.
新型举国体制以实现国家发展和国家安全为最高目标,以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为基本方针,以现代化重大创新工程为战略抓手,以创新发展的体制安排为核心实质。新型举国体制具有鲜明的政治优势、竞争优势、协同优势和战略优势。构建新型举国体制有利于破除传统体制的弊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凝聚社会最大共识。  相似文献   

6.
周晓平 《群众》2021,(3):21-22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需要更好发挥我国制度优势、组织优势和强大动员能力,突破体制机制束缚,通过新型举国体制实施国家重大科技创新战略,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中推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有机结合。江苏在全国率先确定“科技兴省”发展战略,其后又将其拓展为“科教与人才强省战略”,并新增了创新驱动战略。多年来,科技创新为江苏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区域创新能力仍然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7.
刘乐明 《求索》2023,(2):144-149
新型举国体制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有内在的逻辑关联。新型举国体制通过释放顶层设计与高位推动、统一协调与集中力量办大事、自上而下的社会动员与贯彻落实、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四方面的制度势能,合力助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实现,进而为系统性推进现代化的发展与进阶提供助力。从实践来看,处理好集中统一与社会参与、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以及自主创新与对外合作三对关系,是提升新型举国体制助推中国式现代化效能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8.
进入新时代以来,国内外环境变化对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科技管理体制,以及国家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进一步理顺科技管理体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成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迫切要求。本轮科技机构改革通过加强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旨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新型举国体制,更好发挥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从而实现国家科技治理体系变革和治理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9.
要充分体现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顺利实现科技强国建设目标,必须不断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现阶段制约我国国家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包括产学研融合水平有待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亟需提升、基础性研究能力相对不足、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高等。新发展阶段,通过加快构建和完善产学研深度融合和一体化发展的新型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力度等,持续提升我国国家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制约因素。体制机制创新是我国科技创新的关键,推动体制机制创新要从健全人才制度、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创新金融财政制度、加强政府创新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佘京学 《北京观察》2021,(10):26-27
面对北京加快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任务,健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目的是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当前,围绕国家实验室的统筹布局,北京正加快推进中关村、昌平和怀柔三个国家实验室的创建工作.不同于过去重点实验室,国家实验室在大科学装置建设、科学中心和科学城建设中是王冠上的明珠,其目的是探索新型举国体制下,遵照国际通行做法,围绕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任务,大规模集合科技资源,实现科技跨越发展,在战略上起到牵引推动作用.这将成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科技力量,为北京创新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推动.  相似文献   

12.
林兴浩  王龙  王彬  陈青 《岭南学刊》2023,(5):113-120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是创造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知识的重要手段,而选择合适的攻关组织模式是实现技术取得突破的关键因素,也是组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主要包括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融通创新、揭榜挂帅、新型举国体制和赛马制等模式,它们各有其优缺点。在对前沿技术类、瓶颈技术类、集成技术类等不同目标类型技术进行攻关时,应选择不同的攻关模式,同时,政府要从加大技术攻关稳定支持,提升技术攻关能力水平,强化攻关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加强有关政策支持和引导。  相似文献   

13.
正日前,市政协围绕"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加快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重点协商议题召开研讨会。8月25日至8月27日,市政协科技委员会还就探索新型举国体制问题征询中央驻京单位部分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的意见建议,先后与中科院、工信部和中国融通集团推荐的17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就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的内涵与特征、重点任务、典型模式和体制机制等问题座谈研讨,积极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言献策,并通报了市政协围绕议题开展联合调研的进展情况和北京市推进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阶段性成果,积极做好面向科技界别群众的政策解读和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4.
创新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支撑引领作用。加强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建设,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的重要保障。目前,吉林省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现状主要包括创新企业数量快速增长、科技创新成果提质增量、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构建有序推进和国家级高新区建设取得突破,但仍存在科技创新人才匮乏、研发投入强度处于较低水平、科创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缺乏科技创新服务中介机构、科技创新扶持政策和机制有待完善等方面的不足。加快吉林省创新生态系统建设,下一步亟须在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大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建设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强化科技创新金融支撑、完善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营造科技创新人文氛围以及深化科技创新机制改革等方面进行完善和优化。  相似文献   

15.
刘建丽 《求索》2023,(3):118-126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国际经贸格局和世界竞争秩序加速重构,科技壁垒使世界的凹凸程度逐渐升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面临新的挑战;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也孕育着重大机遇。集成电路产业是数字经济的底座,是科技角力的“主战场”。当前,我国在高制程芯片制造、基础软件、关键设备和材料等环节仍然面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风险。集成电路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是一个联动性强、相辅相成的生态体系,集成电路制造则是巨复杂流程型技术。基于中国突破“卡脖子”问题的现实需求,政府可强化创新体系组织者和创新生态塑造者功能,根据集成电路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特质,选择现实可行的技术突破路径。  相似文献   

16.
新型研发机构是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和支撑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战略科技力量.当前,北京新型研发机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和问题: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定位不够清晰,分类评价和差异化支持方式需进一步明确,统筹协调机制不够完善,相关配套支持政策有待进一步细化落实等. 支持北京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应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基础研究,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制约,会聚一批世界顶级科学家及人才团队,引领国家科技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十四五"规划编制的逻辑起点和内外部环境与过去五年规划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建议充分发挥北京巨大的制度优势、领域优势和人才优势,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要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率先推动新型举国体制在北京落地实施。围绕国家长远发展的重大创新领域,对接国家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建设新型举国体制示范区。  相似文献   

18.
眭纪刚 《半月谈》2021,(2):14-16
关心中央政策的人或许会注意到,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决议再次强调“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一个熟悉又新鲜的关键词“新型举国体制”反复出现,有何深意?“新型举国体制”是昔日举国体制的简单复制吗?它到底“新”在哪里?  相似文献   

19.
熊金武  侯冠宇 《求索》2023,(2):110-118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应对各种挑战下坚持利用国内市场发展国民经济,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从坚持独立自主下全国一盘棋的举国体制,到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的市场化改革,再到构建新发展格局下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发挥我国超大规模经济体优势,提升市场协同性,推动高质量发展;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推动市场经济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法治经济建设;以自身最大确定性抵御外部不确定性,释放国内市场潜力,抓住国际战略机遇,统筹发展与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彰显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是实现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法宝。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我们更应该不断坚持和完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机制,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重点,办好科技领域的事情,实现科技强国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