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兽医临床中水牛腹腔结石的病例颇为罕见。1980年4月份,于兴山县峡口公社剖检时,发现一头公水牛的腹腔有结石。(一)尸体剖检 体质极度消瘦,心包积液,心内有凝血块。肝的质地软,有瘀血。网胃的内容物多 较硬,有一拇指大小的石块。在腹腔右侧,重瓣胃前下 方,网胃的右前方,膈与腹壁的夹角处(在剑状软骨的  相似文献   

2.
赤霉菌中毒是由产生F—2雌性发情毒素(或称玉米赤霉烯酮)的一类镰刀菌,寄生或腐生于玉米和其他禾本科作物茎叶、种子以及贮藏饲料中,在适宜的湿度和温度条件下,产生毒素被动物采食而发生中毒。目前关于猪的赤霉菌中毒已有不少报道,但国内引起耕牛中毒则甚少见。 1977年冬我们在进行耕牛“蹄腿肿烂病”的调查中,发现牛饲喂霉稻草后,除普遍发生“蹄腿肿烂病”外,还曾见到不少水牛发生一种不明原因的外阴异常肿大的病例。为此,用霉稻草中分离的镰刀菌制备霉玉米菌饲料,进行牛的饲喂试验,结果复制出水牛赤霉菌中毒的典型病例,并作了临床观察和病因分析,现报告如下: (一)复制试验与临床观察 将霉稻草中分离的禾谷镰刀菌(以下简称F)、串珠F、燕麦F、茄病F、烟草F及尖孢镰刀菌,接种玉米粉培养基中,置22~28℃培养7~10天,再转入2~15℃培养20~40天,收贮。  相似文献   

3.
(一)结果 列举2例予以说明:病例1 水牛13岁,患尿道结石,24小时后膀胱破裂,腹围增大,直检膀胱空虚,食欲废绝。血气分析,pH7.515、pCO_229mmHg、pO_232mmHg。经膀胱修补术后排除尿路结石,补碱性溶液5%N_2HCO_33600毫升,分三天静注,最后尿道切开术排除结石,患畜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4.
(一)材料与方法 1.被检动物:从浙江嘉兴、兰溪、鄞县等地购进的水牛。 2.采用的方法:间接血凝反应法(操作方法略,抗原为兰溪县制)。血片检查法。小白鼠感染试验。  相似文献   

5.
有关杀水牛血虱(Haematopinus tuberculatus)的药物试验,尚未见报道。1985年5~6月,我们采用泼朗20(Poron 20)对8头水牛进行毒性试验,结果按5倍治疗量用药的牛无任何副反应,显示该制剂对水牛安全性高。1986年1~2月作者等用该药背部浇注进行杀灭水牛血虱试验获得满意效果。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动物:从武昌、咸宁两地选择自然感染水牛血虱并无其他疾患的水牛15头,作为试验对象。  相似文献   

6.
以水牛原生殖细胞(PGCs)为核供体,成熟水牛卵母细胞为受体,采用电融合法和胞质内直接注核法对水牛PGCs的核移植进行了研究.从水牛胎儿的生殖嵴或生殖腺分离得到PGCs,在胎儿成纤维细胞饲养层上传代培养后,进行核移植.结果显示,当采用电融合法时,PGCs核移植的融合率、分裂率、囊胚率和总囊胚率均显著高于胎儿成纤维细胞(P<0.05);当采用直接注核法进行核移植时,PGCs的核移植囊胚率显著高于胎儿成纤维细胞(P<0.05),但分裂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水牛PGCs细胞是理想的核移植供体细胞.  相似文献   

7.
山垄、长春两大队,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磷肥厂附近,从1963至1969年11个生产队的121头水牛中,88头发生以跛行,牙齿损坏,骨骼、蹄壳变形,渐进性消瘦为主征的疾患,因而死亡33头、迫宰3头、出卖10头。经临床诊断,化验室检验,诊断为水牛慢性氟中毒,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作者给7头成年水牛静脉内注射静松灵,作了血液生化指标及血液酸碱气体的测定。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牛:成年公水牛3例、母水牛4例,均临床健康,体重300~450公斤。 2.药物:2%静松灵注射液,丹东兽药厂生产。批号840911,按每公斤体重0.30、0.40、0.60毫克剂量,一次静脉注射。 3.测定项目及方法:血糖:用邻甲苯胺法;血清钾:用四苯硼钠比浊法;血清钠:用焦锑酸钾比浊法;血清氯:用硝酸银滴定法;红细胞压积:用微量血细胞比容法。血液酸碱气  相似文献   

9.
(一)一般情况 1973年以来,我县主产水稻的江彰平原每年冬末春初都不同程度地发生耕牛“肿蹄病”。据三合、德胜、河西、让水等乡的不完全统计,共发病597头,其中水牛592头(死亡和致残188头),黄牛5头(致残1头)。10年来门诊收治留有完整病历的86例的统计情况为: 1.症状分类:并发干尾于耳41例,占46.7%;肿蹄干尾8例,占9.4%;肿蹄干耳13例,占15.9%;仅肿蹄24例,占27.4%。 2.病机分型:湿热证71例,其中水牛67例,黄牛4例;寒湿证15例,其中水牛14例,黄牛1例。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水牛易感大片吸虫的免疫机理,采用Ficoll-Hypaque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水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再经贴壁法纯化单核/巨噬细胞,用Geriss法检测在大片吸虫分泌排泄产物(ESP)或脂多糖(LPS)作用下,水牛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一氧化氮(NO)的表达量。结果显示,大片吸虫ESP或LPS都可单独作用刺激水牛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产生NO。大片吸虫ESP(0.1、1μg/mL)和LPS(0.1μg/mL)联合作用时水牛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产生NO的量低于LPS(0.1μg/mL)单独作用时的量,差异显著(P<0.05)。大片吸虫ESP(10μg/mL)和LPS(0.1μg/mL)联合作用时水牛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产生NO的量与LPS(0.1μg/mL)单独作用时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大片吸虫ESP或其中组分能抑制水牛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产生NO的作用,这可能是水牛易感大片吸虫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观察国产宫炎清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疗效,为正确评价该药提供依据。(一)材料和方法1.病例选择及其诊断要点: 在西安市第一奶牛场和第三奶牛场选各种类型的子宫内膜炎病牛共70例,其中急性(包括部分亚急性)病例33头,慢性病例37头,其诊断要点为:(1)急性卡他性脓性子宫内膜炎:选用分娩或流产后10天以内由卡他性发展成为卡他性脓性子宫内膜炎的病例。病牛拱背努责,从阴门流出粘脓性  相似文献   

12.
牛肠黄是四川省役用牛只常见多发病之一。常因确诊困难,延误病机或失治、误治而造成死亡。现将1972年4月至1977年7月记录较详的74例,初步整理小结如下。(一)一般资料1.动物种类:黄牛38例(占51.4%),水牛34例(占45.9%),乳牛2例(占2.7%)。黄牛、水牛全为役用牛。两者发病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犬消化道异物性阻塞是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常见内科病。临床以顽固性呕吐,拒食,流涎(食道阻塞),进行性消瘦,脱水,敏感、疼痛为主要特征。病例1 7岁德贝犬(母、体重30kg)已发病1周,有预防史,卧地不起,腹痛、狂叫、拒食;体温38.5℃,脉搏145次/min,呼吸70次/min;消瘦,眼球内陷,眼结膜苍白,口流粘液,腹部触诊在近肛门处有一质地较硬的突起物,敏感、疼痛。用液体石蜡灌肠,泻出石块和未消化的骨块若干,并抗菌消炎、平衡体液,治疗观察4d,痊愈出院。病例2 7月龄马尔吉斯母犬,体重2kg,曾预防注射国产五联苗1次,犬瘟热、细小病毒单苗各1次…  相似文献   

14.
我县于1984~1986年,采用毗喹酮三胃注射治疗耕牛血吸虫病2627例,转阴率为98.72~100%,并对部分治疗牛进行了血液生理和病理组织学观察。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耕牛及分组:由疫区松湖乡和昌良乡选用自然感染血吸虫的阳性牛共55头,其中水牛30头、黄牛25头。共分4个组:试验1组20头水牛,按10mg/kg剂量三胃注射;试验2组有黄牛15头,按15mg/kg剂量三胃注射;对照1组有10头水牛,按25mg/k6剂量口服;对照2组有黄牛10头,按30mg/kg口服。 2.测定项目和方法:分别在给药前及给药后1个月测定以下生理指数:红细胞数(试  相似文献   

15.
鹿感染副结核病在国内未见报道。近几年来,我们在长春市某鹿场患病鹿中,经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细菌学和病理学的观察,认为该场有本病的发生。现将诊断结果报告于后。 (一)流行情况和临床症状 该场饲养成年梅花鹿200多只。本群一些鹿只曾感染结核病。每年在春冬季节,气候骤变时,常有瘦弱患鹿死亡。病畜消瘦、精神倦怠、拉软便,但未发现带气泡的稀粪。在距该场不到50米处是牛场,饲养黑白花奶牛中有副结核病的发生。 (二)病理剖检 剖检6例(其中2例并发结核病)自然死亡鹿,共同变化如下:患畜尸体消瘦,被毛粗乱,可视粘膜苍白,皮下脂肪含量减少,干燥,血液稀薄。主要在肠管和肠系膜淋巴结里特征性变化。肠管:部分病例,透视肠壁见到轻度脑回样外观。剪开肠管,肠腔多半空虚,含少量灰黄色粘稠的粘液。肠粘膜  相似文献   

16.
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Bovine Infections Keratoconjunctivitis,简称BIK)是牛眼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又名红眼病。以羞明流泪,结膜严重炎性变化,角膜混浊或溃疡为特征。自1889年比林(Billings)首次对本病描述以来,国外已有不少文献记载,国内亦曾报道过乳牛、牦牛流行本病的情况。但在农区黄、水牛大规模发生本病至今未见公开报道。  相似文献   

17.
为控制牛球虫病的流行和危害,我们于1981年至1983年间,曾在我区五个地区七个县(市)养牛较集中的七个牛场(所)和二个县的农村养牛户进行了牛球虫种类和流行病学的初步调查。共调查水牛、黄牛和奶牛644头,查出8种艾美尔球虫(其中有一新种),并对流行病学作了初步调查。  相似文献   

18.
1979年以来,铜仁地区发生以水牛为主的蹄腿肿烂病,给当地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作者采用自拟的中草药药方进行治疗,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一)发病情况 1.发病数:调查126头牛,其中水牛发病122头,占96.83%;黄牛4头,占3.17%。  相似文献   

19.
我们在门诊治疗中收治了三岁母水牛下颚纤维肉瘤一例。现将诊疗经过报告如下。 (一)诊断 患牛于1980年5月上坡滑倒,致左侧下颚骨及齿槽骨折,治疗后虽见好转,但伤部齿龈前面却残留一鸭卵大的肿块。1981年2月起,肿块逐渐增大,至4月19日就诊前三天肿块破溃、开裂出血,形成一体积较前增大二倍的赘生物。病牛除采食困难、日渐消瘦外,其它未见异常。 1.临床检查:体温、呼吸、心跳、胃肠蠕动及粪尿均无异常。赘生物长于患牛下颚左侧嘴唇之上,似一含于口内的椭圆球,其周围长46厘米,厚11厘米。左侧齿龈及门齿均为赘生物包埋,井将第一对门齿右侧一颗推向右下方,其他三门齿位置也变异而参差不齐。整个赘生物突出部无包膜,根部充血,呈红色肿胀,  相似文献   

20.
PTD-FNK蛋白可以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发挥抗凋亡作用,抵抗各种不利因素造成的细胞死亡,但国内未见将其加入水牛精液稀释液抑制精子冷冻凋亡的报道。本试验中,在水牛精液冷冻稀释液中添加不同浓度(0、0.1、1、10、100 nmol/L)的PTD-FNK蛋白,冻后检测精子常规质量指标的同时检测精子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Caspase-8、Caspase-9基因)mRNA表达和Caspase-3蛋白酶的活性;最后以最优PTD-FNK蛋白浓度批量生产冷冻精液,选择50头广西地方母水牛进行人工授精试验。结果显示:①1 nmol/L组精子质膜完整性和10 nmol/L组精子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 nmol/L组精子活力和1、10 nmol/L组精子活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100 nmol/L组精子活率却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②1 nmol/L PTD-FNK蛋白显著降低冻后精子Caspase-3 mRNA表达(P<0.05);③人工授精后第60天受胎率达60%,略高于其他研究者取得的受胎率(56.25%,P>0.05)。总之,PTD-FNK蛋白可以显著提高水牛精子冻后质量,其机制之一可能是它显著抑制了冻后精子Caspase-3 mRNA的表达;以PTD-FNK蛋白冷冻的水牛精液实施人工授精后可以取得比现有水平更高的受胎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