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谐社会笔记》一书己经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一个多月了。书名叫《和谐社会笔记》 ,有人问我读了哪些书 ?说实在的 ,精读加粗读 ,真不知读了多少百本书。记得单是一家出版社的书我就读了十好几本。可是 ,这笔记与其说是读出来的 ,不如说是跑出来的 ,哭出来的。为了认识社会 ,为了提高一点社会的和谐度 ,我到过很多地方调查 :到过十年不下滴雨的沙漠里调查牧民 ;在雨季 ,越激流 ,走“猴子路” ,过铁索桥 ,到蚂蝗上树的哀牢山调查山里人 ;在冬天 ,我脚踏滑雪队员的雪橇 ,手扶滑雪队员的双肩 ,在雪山上调查少数民族。实践是写作的源泉 ,调查是…  相似文献   

2.
在去斜阳岛的前一天夜里,我竟然梦见了斜阳岛。大把的阳光从天边斜斜地洒下来……我就知道,我是坐着梦的快车,到了斜阳岛。醒了,我就在念着,斜阳岛,就像在念着一位老朋友的名字。甚至,在恍惚的一瞬间,我的耳际还响起了一首叫做《斜阳岛》的歌——大海是你的家,你自己是你自己心中的画,你读大海也读自己,不分白天黑夜春秋冬夏。  相似文献   

3.
读“书”乐     
我小时候读书,是从写字开始的。我还未到进学校读书的年龄,祖父就教我写毛笔字,并认方块字。写字的同时还要“读”帖——默看字帖,看一点一画、一撇一捺是怎样安排的,看圆笔还是方笔,看中锋还是偏锋,天天看就是天天“读”,再加上天天写,这就是我读“书”的开始。到了老年退休,无事一轻松,平时就看看报,去书店或图书馆看看书。有时一本书在手就忘了时间,直到很晚才赶着回家。年岁不饶人,今年八十有三了,渐渐在书店看书感到吃力,就多去图书馆坐着看,这样就舒服多了。在图书馆看书的过程中,记下了不少喜爱的格言、警句,没事时看看,很有味道。现…  相似文献   

4.
宋朝李禺写了一首丈夫寻妻的诗。这首诗妙就妙在正读是夫忆妻,而倒读,就成了妻忆夫。 正读: 枯眼望遥山隔水, 往来曹见几心知? 倒读: 儿忆父兮妻忆夫, 寂寥长守夜灯孤。  相似文献   

5.
平等的目光     
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文明之光尽管灿烂如雨后的阳光,却不应避讳它的某些劣根,比如把人分成三六九等。我们耳熟能详的就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然后“学而优则仕”。封建时代百姓见了官要叫老爷,下跪请安。那时人事制度不健全,不是条条道路通罗马,想当官只有参加科举考试一条路。所以古人读书能刻苦到读累了、困了,就头悬梁,锥刺骨。“清醒”了,接着再读。  相似文献   

6.
读了四年大学的李勇毕业后,应聘到区政府经贸局工作。管人事的赵处长见他是学文秘的,人看起来也挺机灵,就分配他到局长办公室做文书工作。小李心想,文书工作好干,不就是收发文件,接接电话吗。  相似文献   

7.
我看“国学”王小波我现在四十多岁了,师长还健在,所以依然是晚生。当年读研究生时,老师对我说,你国学底子不行,我就发了一回愤,从《四书》到二程、朱子乱看了一通。我读书是从小说读起,然后读四书;做人是从知青做起,然后做学生。这样的次序想来是有问题。虽然如...  相似文献   

8.
日前,到一位朋友家作客,亲眼目睹了如下一个戏剧性的场面: S先生是一位作家。他为了弄清一则洋典故的出处,在饭桌上,就忙着向在座的人们请教。他读中学的孩子,大约恰巧在某一本书上读到过,就把大概的意思,对S先生讲了一遍。可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推出了李瑞环55万字的宏篇巨著《学哲学用哲学》。我连读三遍, 获益良多。确如作者所述: ”哲学是明白学”“哲学是智慧学”; “学点哲学,终身受益”。李瑞环同志是一位深受人民尊敬的领导干部,他的著述也与他的人格魅力一样的受欢迎。读他的书就像当面聆听他的教诲,书中没有从抽象到抽象的空洞说教,而是结合工作实践,将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升华到理论,又用理论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7,(23)
<正>徐宠恩出生于台湾,2005年到广东读大学,后获得了学士和硕士学位,后又来到清华大学读博士。2005年在大学的时候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专业是生物材料方向,在清华就读了材料科学与工程。谈到他的专业,徐宠恩说生物材料方向不好就业,现在在做光电材料这块,生活中都可以看到那些材料,比如手机面板,照明设备之类的,很多地方都可以用得到,会比较好就业。生物材料企业在岛内规模稍大的就比较少一点,因此当时就考虑换了另外一个领域。  相似文献   

11.
张新民 《现代领导》2007,(11):21-21
刚到组织部上班的一天中午,信手拿起办公室同志送来的一本新到的《现代领导》杂志,原以为这是一种属“上情下达”、“来稿转载”之类的刊物。但细细翻阅,却令我顿觉眼前一亮,先前分明是我“妄加评判”啊!一口气读完一本,还觉不“过瘾”,又找办公室同志多要来几本“旧”的带回家读。渐渐地,读她,盼她,就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一月不见,老觉得缺少了什么。一本刚读完就盼着下一期能早点到!两年来,她已成为我最挚爱的“朋友”,让人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12.
有这样一本书,怎么读也读不懂,从少年读到中年,其间断断续续,反反复复,拿起又放下,可。:里老记挂着这本书的事,这就是《尤利西斯》。大约是在1981年的夏天,在江南小城湖州花2.25元钱购到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外国现代派作品选》第二册上下两部,其中就有金堤翻译的《尤利西斯》第二章,那个时候对詹姆斯·乔伊斯意识流崇拜得不得了,简直是怀着崇敬的心情阅读了这部莫名其妙的小说第二章,结果搞不懂里面的人和故事,读几遍也是枉然,只好怨自己没文化。到1984年的冬天,上海译文出版社刊印了乔伊斯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都柏林…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残疾人》1999年第8期上我读了雷小建写的《受骗上当的滋味》一文,作为《中国残疾人》的忠实读者,又是一个听力残疾人,我愿与雷小建说几句话。你认为,价钱涨了,《中国残疾人》,肯定有新的内容出现在面前,元月15日接到刊物后,就大失所望,暗叫“上当了!“,小建同志,你上了什么当?我一看到1999年《中国残疾人》第一期就高兴得跳了起来,我越读越爱读,以至第二期到第十二期,我越读越感觉到刊物的分量沉甸甸的,10月初,我就早早去邮局订阅了2000年的《中国残疾人》杂志,而你,需要的却是一本  相似文献   

14.
天天读报     
现在,信息渠道多了,因特网成了不可或缺的信息来源。而我,除了上网、看书刊,依然喜欢读报。只要在办公室,就会抓紧时间一张张地读过来,即使工作再忙也会如此,有时还带回家看。而周六、周日在家,也会到附近的报亭买一、两份报纸安静地读下去。  相似文献   

15.
抗战胜利后,我家移居北京东城区翠花胡同。这胡同是一溜朝南开门,所对的南墙就是东厂胡同的后墙。南墙只开了一个大门,就是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的后门,和我们家的大门是斜对门。当时我正读高中,并立定了要上北大读中文系的志愿。所以,我经常到文科研究所以及沙滩红楼溜达,没有什么目的,吸取气氛而已。日子长了,文科研究所的门房就和我熟悉了,听凭自由出入,还告诉我许多人和事。解放前的文科研究所,就说1947—1948年那会儿吧,一进门是一个小院,两厢相对的,一厢是中文系统的“语音乐  相似文献   

16.
黄佳渝 《人权》2005,(1):60-60
我是从第一期就开始阅读《人权》的,那时还在中国政法大学读研究生.在图书馆里很偶然地遇到了她.从此就与她成了朋友——对每期的内容很用心地看.到现在还保存着创刊号。  相似文献   

17.
读书与季节     
清人张潮对读书有许多精彩之论。有谈读书与“读人”的 ;有论及读书与年龄之关系的 ;也谈及了读书与季节 ,道是 :“读经宜冬 ,其神专也 ;读史宜夏 ,其时久也 ;读诸子宜秋 ,其致别也 ;读诸集宜春 ,其机畅也。”弄到什么季节读什么书都有讲究 ,大概也只有那时的读书人才有如此的雅兴。自然 ,一个季节确有一个季节的情调与韵致 ,此公将季节之韵味与经史子集的书中之味联系起来 ,似乎不无道理 ,细想又觉得稍嫌牵强。其实 ,冬日围炉读史照样会沐浴一番历史的温馨 ,夏天摇扇读经也未必就不能悟到思辨的风凉 ,春秋两季气候宜人 ,读起书来又何尝不能…  相似文献   

18.
李九龙 《前进》2016,(12):63-64
正读《天下农人》,首先让我联想到北方冬天的大地。开阔、清寂,没有了春的喧闹,夏的急躁,秋的盛誉,只有宽广和朴素。读《天下农人》,还让我联想到作家的自我修为。中国古人非常重视人品与文品的关系,认为只有人品高尚,艺品才能高洁。事实也的确如此,作家没有过硬的内在修养,很难创作出优秀的文艺作品。文艺创作当然包含一定的技巧,但是,就创作行为本身而言,我更愿意将它理解成这样一种行为:创作是一种输出和  相似文献   

19.
我和小满哥     
小满哥是我大伯伯家的二儿子,他在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日出生,故起名小满. 可小满并不满,从一生下来左手就不会动,明显比右手小,整个左胳膊、左臂都是软的.经医生检查,说是患有先天性幼儿麻痹症.就是说,他是一个先天性残疾人. 6岁那年,我去上小学读书了,他也去了,但因考虑他就一只胳膊,甚至走起路来也一颠一跛、一歪一扯的,加之学校离家有五六里山路,父母又不可能接送,就暂且没有让他去读.然而每天放晚学后,他却要步行300来米路到我家,看我读书,跟着我读,我会而他不会的,他就问这问那地让我教他.  相似文献   

20.
文化长廊     
随笔)夜/读/的/况/味□张麦自幼喜欢读书,尤其喜欢夜读,尽管自己算不得文人学子。我的夜读习惯是在乡下时养成的。那时,在乡下当农民,白天忙着上坡下地,而到了晚上,无以消遣的物什,只好就着昏黄的煤油灯读些前没有头、后没有尾的破书残卷,且每至夜半更深而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