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5 毫秒
1.
教育公平既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测量社会公平指数与社会和谐发展指数的重要维度之一。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和谐发展是新时代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必然要求。教育整体环境亟待优化、部分进城农民工家庭的教育合促能力较为欠缺、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有效社会融入障碍是现阶段影响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发展和谐化的主要问题。科学推进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和谐发展,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努力,坚持流入地负责、全面受教育的原则,推进学校与家庭的良性和谐互动,大力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2.
学校教育不是孤立的.它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之间具有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作用,家校和谐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音符,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2006年年底,在北京召开的第15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上,中央进一步明确提出了高校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要求。我们要构建的和谐校园,应该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共进的综合实力的展示;  相似文献   

4.
和谐校园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东  仲计水 《新东方》2007,(6):42-4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共中央提出的伟大战略部署。大学校园是和谐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为了使构建和谐校园的工作顺利推进并取得实效,必须首先明确什么是和谐校园、为什么构建和谐校园和怎样构建和谐校园三个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5.
大学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直接向和谐社会培养输送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因而,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建设大学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与题中应有之义。一、科学发展观视野下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基本视点及其现实意义(一)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基本视点1.更加注重教育的全面性。各方面都要发展,既要重视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在教育发展中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地位,又要重视发展知识创新、文化创新和社会服务。2.更加注重教育的协调性。各个方面发展要相互适应,注重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协调,教育导向政策的协调,  相似文献   

6.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定华 《湖湘论坛》2008,21(5):114-116
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高校是社会有机体重要成分,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有之义。心理健康与和谐校园有着必然的互动关系,和谐大学校园的本质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心理上的和谐。大学生心理健康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内生变量,和谐校园是塑造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肥沃土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在全民共建和谐社会的时代,教育改革也呼唤和谐,因为学生要在和谐的环境中才能更好地实现其全面发展。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教育,我们要做到以人为本,我们必须从三个层面着手,即社会环境、校园环境与班级氛围。在社会环境方面要求教育机会与教育资源做到公平、公正;在校园环境方面要求学校作为教书育人、传承文明的专业场所,使之成为建设和谐教育的主阵地;在班级氛围方面,使班级成为学生自己在学校的家庭,从而使班级成为构建和谐教育的砖瓦。  相似文献   

8.
“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协调性与可持续性是其基本内涵,它强调通过协调实现系统、层次、要素之间从不平衡到平衡的有机转换;强调现时的发展决不能以牺牲未来的发展为代价,要准确把握发展的度。“和谐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发展。从教育来看,是要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实现教育自身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全新的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一部分。何谓和谐校园?根据和谐社会的定义,和谐校园可以理解为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侗寨竹坪"教育现象"是黔中大地民族民众向学、民族社会办学的一个文化特例,它较为有力地说明了各少数民族都有发展教育、建立学校、培养人才、全面提高民族人口素质的强烈愿望和能力,教育的发展是一个地区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创新、社会经济得以进步发展的推进器和促进力。而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发展,不仅需要政府的重视、支持,更需要民众对教育重要性的自觉认识、教师的辛勤耕耘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只有形成全民重视教育、上下齐抓教育的时候,教育才会健康发展,人才才会持续的脱颖而出,社会经济才会持续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教育与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密切相联,它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谐的基础教育应该是公平的教育,义务的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和谐的基础教育,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以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为动力,从而实现教育公平、教育无差别和均衡发展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2.
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以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为目标,以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为指导,以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为特征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是在教育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它有赖于教师、学生、学校管理干部的共同努力以及学生家庭乃至社会的配合,但是关键还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准、专业知识、教育能力、思想品德等职业品质的修养水平。为建立和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做到:1.德才兼备,堪为师表。作为教师必须是有德有才,德才兼备的人。教师思想进步,品德高尚,学识渊博,有…  相似文献   

13.
<正>教育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教育现象、解决教育问题的科学。它将教育视为复合的生态系统,即教育生态系统。教育生态系统不仅处于与其他社会系统的联系之中,也处于其内部各子系统、各系统因子的彼此动态联系之中。这些联系又处于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强调“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和谐、平衡和可持续性发展。可以说,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经济急剧转型、思想观念激烈碰撞和冲突的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近几年来在外延意义上获得了快速发展,同时也催生了诸多矛盾和问题,最为突出的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矛盾和冲突。因此,按照和谐文化的本质规定和视域要求,正确认识当前大学校园文化的冲突及其表现,建设和谐大学校园文化已成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和谐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把和谐思想纳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它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谐社会的本质和内涵、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等多种因素决定的。它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启示是:应当把服务和谐社会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应当建立家庭、社会、学校和谐匹配的机制。同时,各种教育方法、方式应和谐统一,系统性和有效性应和谐统一,还须密切关注“四类人”,并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不仅影响和改变着高校师生的经济生活,也必然引发高等学校师生的意识形态和文化需求的深刻变化,对大学校园文化也会产生深刻的影响。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校园文化表现出如下几种特征与功能。一、方向性特征与引导功能大学校园文化是高等学校生活存在方式的总和,是精神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是孤立的、脱离社会的,而是与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具有鲜明的政治方向性特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给大学校园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带来了希望,大学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又会对社会的进步产生能动作…  相似文献   

17.
蒋璟萍 《求索》2011,(3):107-109
礼仪具有维系社会和谐的作用和功能。从文化渊源看,礼仪是实现社会和谐、培育和谐文化、弘扬和谐精神的工具、资源和支柱;从社会渊源看,礼仪与宗法制度相结合,在人们意识中沉淀、重视教育与实践的特征,使它能对人们的行为和人际关系发生深刻的影响;从人性渊源看,礼仪作为善良人性的体现和理想人格的条件,是规范人的行为、促进社会和谐有序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8.
和谐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把和谐思想纳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它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谐社会的本质和内涵、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等多种因素决定的.它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启示是:应当把服务和谐社会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应当建立家庭、社会、学校和谐匹配的机制.同时,各种教育方法、方式应和谐统一,系统性和有效性应和谐统一,还须密切关注"四类人",并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9.
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易桂姣 《新东方》2007,(1):26-28
高校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传承文明、培养人才、创造知识、服务社会、传播先进文化的大型的多功能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谐校园应该是以校园为载体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应该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应该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具体说来就是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表现为校园组织结构要素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教师间人际关系和谐、学生间人际关系和谐、师生间关系和谐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韩国学校国民精神教育有其鲜明的特色和显著的效果.考察和分析韩国学校国民精神教育的特色,对于更好地开展我国学校民族精神教育、提升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