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乔欣 《证据科学》2009,17(6):659-661
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紧紧围绕审判工作大局,把“案结事了”作为审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强化法官调查取证和诉讼指导以及裁判文书的说理性,发挥法院审判职能作用,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促进当事人服判息诉。  相似文献   

2.
当前诉讼费收费标准下调,导致法院受理案件数增多。在既定财政拨款制度下,法院应采取一种对各方诉讼当事人有激励的规则进行“帕累托改进”:如提高审判的透明度,使诉讼当事人对其预期诉讼收益有大致预计,这样可使相当部分的简单纠纷自行和解;支持胜诉方关于要求败诉方支付合理的律师费的请求,使诉讼当事人的律师费成本内部化,可提高律师的介入率,这样不但可以提高诉讼当事人诉讼能力,而且有助于法院的审判工作;法院在“当事人主义”审判模式下节省了取证成本,故应降低审判的错误成本、杜绝超审限结案,增追诉讼当事人的诉讼收益。  相似文献   

3.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在全国法院教育整顿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指出:“……要制订并严格遵守在办案中审判人员与当事人、律师关系的制度,禁止接受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吃请,禁止向当事人乱收费,乱拉赞助,禁止私下或单独会见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辩护人,禁止为当事人介绍律师和为律师介绍案件。”而其在1999年1月”日向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所做关于人民法院开展集中教育整顿的情况汇报时更明确提出,要在审判人员与律师、当事人之间建立起一条维护司法公正的“隔离带”,审判人员除法律规定的情形外,禁止为当事人推荐、介绍、指定…  相似文献   

4.
民事审判与执行是当事人解决民事纠纷的司法途径,要做到审判公正与执行有力。由于判决书是法官根据事实依据法律做出的具有执行力的判断,为维护司法的权威公正并使当事人信服,判决书应进行充分说理并应将合议庭的不同意见表达于判决书中。为使法院的执行工作更有效率更好的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在民事执行中可推广分段执行机制以及法院应在执行工作中对当事人释明。  相似文献   

5.
民事审判的对象是人,无论是对公民还是法人,审判工作都离不开做人的思想工作。近年来,由于受思想政治工作淡化的影响,在审判实践中,对当事人的思想教育和转化工作研究不够,使一些合理判决,难以被当事人所接受。因此,正  相似文献   

6.
《特区法坛》2007,(3):20-21
今年1月5日至6日在山东济南召开的全国第七次民事审判工作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肖扬院长提出了和谐司法的指导原则和基本要求。为我们新时期的民事审判工作指明了方向。和谐司法就是在和谐的司法环境痢谐的司法氛围和和谐的司法秩序中,公正、及时和高效地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人性化审判无疑正是和谐司法最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法官办案热情服务,虽然我败诉了,但高贵法官的办案态度让我由衷感谢。”这是一起民事案件当事人写给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领导的表扬信。谈及此事,法官高贵介绍说,办案中,法官在公正审判同时,更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注意多和当事人沟通,将审判每个环节的任何工作都要做细、做到位,这样当事人即使败诉,其心里也会舒坦些,  相似文献   

8.
5月5日,深圳市中级法院《严禁审判人员私下会见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等若干问题的规定》开始试行。这个规定主要有五条;一是审判人员在审理或者参加审理某一具体案件时,在整个审判过程中,不准私下会见该案的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审判人员不准接受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吃请送礼,不准参与其组织的一切非公务活动,不准假借“公务”之名接受当事人的及其代理人的旅游及参加其他活动的邀请。二是审判人员和法院其他干部、职工,不准为当事人介绍或指定律师,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审判人员不准为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提供职责以外的服务,不难以任何形式…  相似文献   

9.
人民法院的审判不具有理性,本身就是对法院形象和审判案件结果的不负责任。尽管我们不能强求当事人必须服从某一裁判结果,但是我们应当尽最大努力使自己的审判及其裁判结果让当事人信服,尽可能使当事人之间的争执在自己主持的诉讼阶段结束,这就是理性审判所要追求的目标。说白了,倡导理性审判是推进现代司法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建设现代化人民法院不可或缺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法官和当事人在刑事审判中的地位是划分不同的刑事审判模式的关键性因素。当事人在刑事审判中具有较高的诉讼地位是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前提。为了进一步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必须规范法官在审判中的行为,并提高刑事诉讼的当事人在我国的刑事审判中的诉讼地位。  相似文献   

11.
为了切实保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加强人民法院的立案工作,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结合审判实践经验,对人民法院的立案工作作如下规定。的一条人民法院的立案工作遵循便利人民群众诉讼,便利人民法院审判的原则。纷二条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的立案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的三条人民法院立案工作的任务,是保障当事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保证人民法院正确、及时审理案件。冗四亲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起的诉讼依法进行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及时立案。约五条人民法院实行立案与审判分开的原则。间六亲人民法院的立案工作由专门机…  相似文献   

12.
邬红旗 《中国律师》2001,(12):17-18
律师利用自己的法律专业知识,在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同时,也能够监督审判人员公正审判。目前,有些审判人员不注意审判程序,损害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律师发现这些问题后,通过提出异议和向法院反映,可有效地避免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3.
所谓经济审判中的诉讼经济原则,是指人民法院在经济审判工作中,遵循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从有利于发展生产力的标准出发,以尽量少的人力、物力、财力耗费来实现诉讼的价值目标─—客观公正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由于我国经济立法在这方面的规定尚欠明确、具体和规范,以及某些法官对此原则缺乏认识和理解。人民法院的经济审判中常常发生一些不必要的浪费,有的甚至给诉讼当事人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为此,笔者就经济审判中的诉讼经济原则谈点浅见。一、经济审判中诉讼经济原则的内涵经济审判的目的在于通过审判手段解决经济纠纷,依…  相似文献   

14.
建立当事人伪证败诉制度的思考王余标当事人作伪证。在民事诉讼中由来己久且愈演愈烈。它的大量存在,已严重地干扰了正常的司法审判工作:它使一些原本简单的案情复杂化,甚至达到是非难辨、真假难分的程度,使审判人员陷于无休止的查证工作之中,为此而耗费了大量的人力...  相似文献   

15.
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价值目标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价值目标及其实现涂文忠80年代后期,我国法院系统开始着手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主要内容包括强化当事人举证责任,重视公开审判,对合议庭和审判委员会的职权重新认识和调整等。这些尝试表面上被认为是审判工作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6.
民事诉讼中应建立当事人伪证败诉制度王余标笔者通过对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调查了解到,当前,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伪证现象相当普遍,严重地干扰了正常的司法审判工作,使一些原本简单的案情复杂化,甚至达到是非难辨、真假难分的程度,使审判人员陷于无休止的查证工作之中...  相似文献   

17.
开拓行政审判工作新局面的几点做法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法院自行政诉讼法实施以来,我院在行政审判工作中,坚持积极、慎重的方针,切实保护当事人的诉权,严格依法办案,有效地发挥了审判职能作用。三年共受理各类行政案件372件,审结336件,结案率为90.4%...  相似文献   

18.
民事审判的对象是人,无论是对公民还是法人,审判工作都离不开做人的思想工作。近年来,由于受思想政治工作淡化的影响,在审判实践中,研究做人的思想教育和转化工作不够。公民和法人中不重视法律,不懂法、不遵纪守法的现象还大量存在,使一些合理判决,难以被当事人所接受。因此,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民事纠纷案件,排除和缓解妨碍社会稳定的因素,除了需要严肃执法外,还必须注意观察分析当事人的心理、情感方面的变化,及时辅之以深入细致的思想疏导和行之有效的心理感化工作,以取得当事人对法律的理解和诚服,达到最佳审判效果。 人是有情感的,且具有复杂性、多变性。在民事审判中,当事人之间由于某些利益的冲突,相互之间  相似文献   

19.
人民法院机构设置及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研究(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民法院机构设置及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研究(下)王利明姚辉三、关于审判方式的改革所谓审判方式,简单地说就是指因法官和当事人在诉讼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不同而形成的审理案件的方法和形式。①为了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必须...  相似文献   

20.
黄守冠 《特区法坛》2003,(77):28-29
近几年来,在民事审判工作中,我们抓司法公正,提高办案效率,节约诉讼成本,为促进当事人的调解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在一些基层法院调解工作仍不尽人意,主要原因是审判人员对调解原则把握不好,从而使法院调解结案率不高,得不到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