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前提.传统社会主义观长期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这是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的主要原因之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以巨大的政治和理论勇气,通过长期思考和反复论证,概括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从而超越了制度的狭隘眼界,从社会主义的目的和结果角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它给我们的启迪在于,认识社会主义既要坚持基本制度又要超越制度,要追问制度以外更深层次的内涵,要注重社会主义价值取向,解决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问题.没有这些就发挥不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足以凝聚人心.从这个意义上说,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把社会主义拉回到人类文明大道,实现了社会主义观念从传统到现代的飞跃.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对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其中一个重要思想就是把制度建设同改革相统一,强调通过改革推动和创新制度建设,不断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他坚信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对社会主义制度充满自信。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每当重大历史关口,他都能做到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反对错误思潮,旗帜鲜明地表达对社会主义前途的坚定态度和信心,为中国的发展指明方向。同时,他也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需要通过改革革除弊病。他廓清了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的关系,认为必须长期坚持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不断改革具体制度;廓清了制度和方法之间的关系,冲破了僵化的思维模式,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打下了坚实基础。邓小平"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的主张,带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正确处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与推进改革创新、"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关系,把坚定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和改革创新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立足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积极成果基础上,在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我国现实国情出发,明确地认识到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制度建设入手,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具体思路,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邓小平把制度建设的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于当代中国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发展的伟大历史进程中,邓小平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回答了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当代中国如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科学方法,拓展了发展思路。当前,我国正处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深化对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思想研究,对于引领我们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作出了开创性、奠基性贡献.他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解放思想的一代新风,为开创并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思想条件;创立邓小平理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基本设计,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实践基础.4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成为全党和全国十几亿人民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实践,累积起了越来越深厚的实践基础.在这个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获得了新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相似文献   

6.
章越松 《探索》2007,3(4):15-19
邓小平在总结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形成了丰富的人民主体思想.从价值哲学向度看,邓小平人民主体思想具有坚持历史主体与价值主体的统一、坚持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坚持真理观和价值观的统一等方面特征.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权力制约、民主监督;坚持民主集中制;改革干部人事制度等方面.邓小平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思想,对于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提出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是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根本保障作用的需要,也是使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线方针政策更加定型化的需要。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必须及时总结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坚持从当代中国国情出发,不搬别国制度,坚持改革开放,充分汲取党和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  相似文献   

9.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邓小平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概念,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理论问题,建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直接开创者.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称邓小平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凸显了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伟大事业作出"基本思路"设计的历史贡献。邓小平在开创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坚持从中国最基本的国情和实际出发,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基本设计。其中,最重要的设计有党和国家基本政治路线设计,现代化发展战略设计,现代化发展的战略重点设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设计,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设计,对外开放目标、途径及步骤设计,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目标、途径设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设计,军队现代化建设设计,国际战略和对外政策设计,实行祖国和平统一的方式设计,党的建设的目标和要求设计,等等。历史实践表明,这些基本设计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明的发展依赖于制度。邓小平从制度文明入手 ,论述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先进制度 ,改革各项具体制度 ,为精神文明建设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的问题。邓小平还提出了社会主义文明建设重在发展和建设 ,“要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 ,使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者协调发展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内蕴着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的有机统一、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动摇与积极吸收其他社会制度优秀成分的有机统一、坚持社会差距的客观性与社会公正的必然性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是人民民主。这一新型社会主义制度包含着"五大民主"制度,即以选举民主为主要标志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协商民主为主要标志的政治协商制度、以直接民主为主要标志的群众自治制度、以党内民主为主要标志的政党政治制度、以经济民主为主要标志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明确提出和科学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于澄清在制度问题上存在的模糊认识乃至错误思潮,发挥与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的文明观进行了科学的概括,并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作了充分的阐述.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关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在治党治国中提出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确立并坚持了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奋斗目标的社会主义文明观;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位一体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文明观;高度重视制度创新的社会主义文明观;德法并举的社会主义文明观.公民道德建设是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新举措.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内蕴着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的有机统一、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动摇与积极吸收其他社会制度优秀成分的有机统一、坚持社会差距的客观性与社会公正的必然性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是人民民主.这一新型社会主义制度包含着“五大民主”制度,即以选举民主为主要标志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协商民主为主要标志的政治协商制度、以直接民主为主要标志的群众自治制度、以党内民主为主要标志的政党政治制度、以经济民主为主要标志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明确提出和科学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于澄清在制度问题上存在的模糊认识乃至错误思潮,发挥与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宝柱 《党史文汇》2006,(11):4-9,11
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问题,实质上,就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也即社会主义改造成果的历史关系问题.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总体设计,首先就对这个根本问题,做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回答.他的这个回答,概略地说,主要是从改革方向观、改革过程观和改革标准观这三者的内在统一上,系统论证了坚持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证明"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①,就正是改革开放全部内容最终指向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使国家更快发展起来,却是一个崭新课题。毛泽东同志说:“我们对于社会主义时期的革命和建设,还有一个很大的盲目性,还有一个很大的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邓小平同志讲:“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但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张云 《党史博采》2006,2(10):4-5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邓小平提出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这是一个富有远见卓识的战略决策.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在实践中经受了检验,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它是我们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武器,是我们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旗帜.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人性论揭示了人性是人的本质的外在表现,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多方面的内容,是具体的、历史的和发展变化的.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坚持,对具体制度的积极改革,以及所提出的制度评判标准,都体现了其制度设计的人性基础是满足人民的物质需要.邓小平的制度设计正是以人民的物质需要这一具体且已变化了的人性需求为直接依据,从而制度满足了人性需求并促进了人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人民探索、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始终坚持思考探索并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邓小平领导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及其蕴含的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对制度问题的思考,体现了改革开放后党开始以全新角度思考国家治理体系问题。第二个历史决议中有关制度的阐述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作为基础性的整体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制度,集中表现为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生命力的阐释;二是具体性制度,包括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与法制,以及集体领导制度与民主集中制。这些对制度的阐述及背后邓小平的制度建设思想,对当下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结合改革开放后新的时代特点以及我国的国情,具体阐述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及实践对策,突破了传统观念,大大拓展了社会主义的发展空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邓小平的有关论述告诉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前提是正确估量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勇于面对社会主义所面临的新形势;原则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方法;目的是从我国实际出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