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人性论揭示了人性是人的本质的外在表现,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多方面的内容,是具体的、历史的和发展变化的。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坚持,对具体制度的积极改革,以及所提出的制度评判标准,都体现了其制度设计的人性基础是满足人民的物质需要。邓小平的制度设计正是以人民的物质需要这一具体且已变化了的人性需求为直接依据,从而制度满足了人性需求并促进了人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早在 1978年,邓小平就明确指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按照历史的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这一精辟的论断,既指明了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动力,即发展生产力;又规定了两个文明建设的目的,即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与文化生活不断增长的需要。邓小平特别指出,实现此宏…  相似文献   

3.
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是中国共产党全部执政理念的基础.领导人民发展生产力,创造财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保证最广大人民群众能够获得看得见的利益,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共享社会劳动成果,是实现党的执政理念的两个基本要求.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的不断增长,党的执政理念也在实践中不断升华,与时俱进.这里,谨对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三位领导人的执政理念及继承与发展的内在联系做一个简要的梳理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人性论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郭毅然 《探索》2004,42(2):100-102
思想政治教育是建构在“人”的基础之上的社会实践活动 ,而人性是人的思想观念形成和发展变化的深层制约因素 ,因而思想政治教育也必然受到人性的制约和规定。马克思主义人性论认为人性是自然性、社会性和主体性的统一 ,这一科学论断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不可忽视的指导价值 :人的自然性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受教育者物质需要的满足 ;人的社会性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教育环境的优化和教育针对性的增强 ;人的主体性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培育。  相似文献   

5.
人性有其生物性,有其恶性,而制度具有惩恶作用,所以人需要外在制度的制约与导引;人性有其精神性,有其善性,而制度具有扬善、激励作用,所以人会自觉遵循良性制度的安排与要求。在社会改革过程中,伴随制度的变革会产生一些制度代价。即某些具体的制度安排会影响甚至阻碍人性的发展。人性的发展要求外在制度的变革和完善,而在制度的大变革中要注意不断完善具体制度,将制度代价降低到最低限度,从而使制度改革与人性发展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6.
党的八大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再次明确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的目的就是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不是脱离物质的精神实体,也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物质实体,而是处在由自己的实践活动造成的一定生产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中具体的现实的人。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本,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早在100多年马克思对“需要”有过经典的论述。本文试对这个范畴作以思考以就教于专家。一、人的需要和…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人性论与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斌 《理论学刊》2006,1(3):8-10
人是社会发展和制度变革的中间环节,从人性论的视角解析制度是一个直接的有益的视角。马克思从人的需要、自由自觉的活动和人的社会关系三个方面理解人性,这是我们解析制度的理论依据。对历史和现实的考察,我们发现,在人们社会实践基础上制度与人性存在的互动关系,制度的起源、变革体现着人性发展要求。我们应该在现实的人性基础上,依据以人为本正义性、整体性、历史性的原则构建适合人性发展要求的制度。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有着丰富的内容,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而且有效指导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邓小平一生坚持唯物史观,十分重视人的作用,十分尊重人民群众,因此邓小平哲学思想有着鲜明的人本性特征,集中体现为对人的尊重、对人的依靠、对人的塑造。  相似文献   

9.
人性是人类社会行为的一般规律性。"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攀";"权衡利弊,趋利避害";"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这是人类社会行为的共同倾向,也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等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制度治党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路径,绿色发展有利于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绿色发展与制度治党的融合是提升各级领导干部绿色治理能力,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需要,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路径选择。建立绿色政绩考核制度、完善绿色责任追究制度、形成绿色党内监督制度的系统工程,表达了落实绿色制度治党的具体路径;而强化绿色制度意识、健全绿色制度体系、遵循绿色制度要求则确保了党内绿色制度的无条件执行,促进了绿色制度效能的转化。  相似文献   

11.
迟成勇 《党史文苑》2007,49(3):46-49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蕴涵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人学底蕴: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人民群众是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的有机统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中,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需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着眼于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目的和归宿,同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体现着人民群众是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的有机统一的意旨.  相似文献   

12.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自新中国建立以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分别站在不同的逻辑起点上,设计了递进式人的发展目标.毛泽东将拯救人、解放人作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首要目标;邓小平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中国人民的生存需求放在首位;江泽民在巩固温饱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命题;胡锦涛则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理论基础和追求目标,从执政理念的高度提出了"以人为本",将人的发展作为明确的价值目标落实到社会运行机制之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中国化进程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3.
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遵循的首要原则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首要原则,有两个问题需要我们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4.
朱湘虹  黄明哲 《求实》2007,1(11):48-52
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主要内涵,以人为本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应该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要全面开展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使以人为本的思想深入人心;要牢固树立和认真实践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把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要把以人为本的思想具体化为执政为民的实践,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要从制度上、政策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平等尊重公民权利,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要努力拓宽以人为本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同志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相似文献   

16.
辩证法是马克思人学理论形成的基础。马克思从人的现实性中发现了人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并在人的自然性中揭示了人的本质;从人的历史性中发现了人是历史活动的主体,人类自我运动历史构成了人类发展历史;同时马克思在人类发展过程发现了人的异化,主张通过消灭私有制消除异化,最终实现人的解放。这三个层面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一是要注重和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二是要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尤其是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要以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最高标准和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的根本目的,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这和资本主义私营企业以追求利润为唯一目的是根本不同的。这是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的生成和发展是基于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上的辩证发展过程,是“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历史过程。人民群众是“美好生活需要”的主体。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进一步探究了人的需要是如何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同时指出,资本以利润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的发展与“美好生活需要”的实现。新时代中国既要坚持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社会发展,更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是从人的生活研究起的.人首先要吃饭、要生存.而人类从事生产活动,正是为了解决物质生活问题.发展生产,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规律,也是我们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从总体上讲,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受到广大群众的衷心拥护,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基本上是好的.但也必须看到,现在一部分群众生活确实存在严重困难,一些地方和部门对群众困难确有重视不够的问题,种种现象令人忧虑.  相似文献   

20.
人对幸福和崇高的价值追求及实现问题是社会主义时期人的问题中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邓小平对人的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和不懈探索,在总结毛泽东关于人的价值追求思想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解决这一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一、一定要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精神面貌好一些"文革"期间,人对幸福的追求被轻视,人对崇高的追求发生异化。邓小平同志复出工作后,他面对的是两个同等严峻的事实。(一)国民经济面临崩溃,人民生活极为困难。(二)社会风气,道德面貌蜕变。"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受到了严重的损害。"(《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163页)邓小平同志无法容忍人民生活的贫穷和社会道德的滑坡,他对党的高级领导干部语重心长地说:"我们要想一想,我们给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邓小平文选》,(1975-19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