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族三道茶     
第一次喝白族三道茶是在大理。一个初冬的早晨,风和日丽,我和朋友们登临“金花号”游艇。几个白族姑娘、小伙唱着“白族调”、跳着“霸王鞭”,以其民族特有的方式欢迎远方的客人。呜呜的汽笛声响起,我们开始了大理洱海一日游的旅程。那一天,我们登团山、游洱海公园;观天境阁、罗荃寺;眺金梭岛、玉局峰;听阿龙与阿凤的故事,闻望夫云的传说,为南诏公主和穷苦猎人坚贞的爱情故事所感动。当我们仍然沉浸在美丽的传说中时,游览中的重头戏开始了:观白族歌舞表演,喝白族三道茶。白族三道茶是白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劳动实践中总结、发明的饮茶方式,…  相似文献   

2.
游云南大理。在观赏苍山洱海的旖旎风光时,还能品尝到具有悠久历史的白族“三道茶”。那是冬日的—个上午,当游客乘坐着客轮航行在耳海上,陶醉在“高原明珠”、“人间蓬莱”的仙境里时,最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在优美的音乐中,伴随着白族姑娘的婀娜的舞姿,献给客人的礼物“三道茶”。  相似文献   

3.
在众多的民族中,白族是一个有悠久饮茶历史的民族。在白族的待客礼仪中,茶饮是如何沏茶。一般说来,学会沏茶倒水是待客礼节的第一课。现在的人喝茶虽然没有从前那么讲究,只是简单地用开水冲沏,但白族人家也有规矩:水要滚烫,因为用温暾水沏茶,很可能会让人感到不冷不热,显得没有热情和诚意。给客人沏茶时,水不能加得太满。白族自古就有“酒满敬人,茶满欺人”的说法,茶水齐杯口被老人视为不礼貌的举动。还有讲究些的,要把沏出的第一道茶倒掉,说这一道茶有尘味而无茶味。如果哪天你到白族人家做客,看到主人撇去第一道茶水,那么…  相似文献   

4.
参加首届北京竹文化节,别有一番情趣的白族三道茶歌舞,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竹桌、竹椅、竹景致。我刚刚落座,一位身着艳丽服装的白族小姐便向我款款而来。她走到近前,向我莞尔一笑,即双手把杯盏高高托至额头(名曰“举案齐眉”),献上头道茶。根据白族的风俗,姑娘们对尊贵的客人都用此礼仪。随着司仪小姐那娓娓动听的报幕声、节奏明快的乐鼓声和古朴悠扬的白族山歌声,一排窈窕漂亮的“金花”和一排  相似文献   

5.
白族人招待贵宾会端上"三道茶",意味着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人生,对于年公26岁的陈淑莹而言,所体味的远远不只这些。  相似文献   

6.
品味三道茶     
董晓一 《今日广西》2008,(11):79-79
品茶,自己是门外汉。尽管桌前也常是香茗一杯,却分不清绿花还是红茶,更没有那种轻咂一口飘然欲仙的感觉。无论多么名贵的茶入口,也似牛嚼牡丹,不知所以然。然而,在云南大理,口味白族的三道茶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7.
我曾在日本东京观赏正宗的“日本茶道”。在优美的乐曲声中,身着和服的茶女,手捧典雅的茶具,以舞蹈般的表演仪礼,向客人敬茶、献茶,真的让人感到这是一种难得的艺术享受。据介绍,日本茶道,源于中国杭州余杭区径山寺的“茶宴”,唐时由去日本留学的和尚传入,经过近千年的演化,始成今天的日本茶道。当时我想,我们杭州的龙井茶,是茶中的极品,中外闻名,何不发掘“茶宴”这一文化资源,创编“龙井茶道”,以弘扬我国古老悠久的茶文化呢!如今,这一愿望在位于西湖风篁岭上的龙井山园“茶文化村”里实现了。该园地处满觉陇和龙井之间,发掘龙井茶产地的…  相似文献   

8.
杨冰 《今日民族》2002,(3):39-40
大理白族民居是典型的文人式建筑。步入其中,流连于“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构筑的空间,就进入了白族文化的领地,捕捉、感受着白族文人镌刻于自己居室之上的每一页艺术华章,每一片心灵流璨。中国传统建筑大致可分宫室建筑、文人建筑、市民建筑和宗教建筑几类。白族民居属文人建筑,与传统宫室建筑的威严、华丽、恢宏,与市民建筑的拘谨、简单、逼仄,与宗教建筑的庄严、肃穆、巍峨相比,白族民居文雅、庄重、疏朗、平易的建筑风格,正是文人精神的写照。彰显文人气质的建筑特色有“三绝”:照壁、木雕和彩绘。“三坊一照壁”是白…  相似文献   

9.
<正>元旦期间,井利伟带着家人从昆明直奔楚雄州最南端的乡镇——双柏县大麦地镇,在那里感受了最具彝族特色的"开街节",随后的春节假期,他和家人又住进了洱海之滨的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的白族人家中。在大麦地镇,他们接受当地彝族毕摩的祈福后,一家人沉浸在悠远独特的彝族音乐中,与当地彝族同胞载歌载舞;在古生村,他们住进了白族民宿,享受洱海畔的日光浴,品着白族人家的"三道茶"。井利伟与众多身边朋友一样,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将难得  相似文献   

10.
尽管当今世界的广告充斥着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以及各种速溶咖啡等等最入时的各种各样饮料,但具有独特性的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的茶,拥有悠久的历史,成为一种影响最广的“文化”,真可谓“故人气味茶样清,故人风骨茶样明”。欧美有的人津津有味品着红茶,并用茶配制成各种饮料,也乐意用绿茶消肥强骨,茶在世界风行着。当中国瓷茶器具在世界最大的索斯比拍卖行的价码开到几十万美元的时候,你会为茶的魅力感到惊讶;如果你喝茶的时候是大杯大碗的喝,并没有品味出“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而当东瀛的日本人得饮茶之俗后,把饮茶“修炼”成“茶道”,于是许多人明白饮茶也是一门深奥的“艺术”。茶,是中国文化中不可欠缺的一部分,它具有多层次的意蕴。  相似文献   

11.
应我会邀请,日本国际教育情报中心派遣的日本永皎流煎茶道访华团一行23人出席了5月19日在北京贵宾楼饭店举行的“第五届中国茶与瓷文化展暨第八届国际西湖北京茶会”。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春季应大理白族朋友的邀请,我们去参加大白族的传统节日绕三灵。白族称“绕三灵”为“观上”,意为“游逛圆林”。我们早上7:00钟赶到五台峰下,见圣源寺方向已是人山人海。看来我们是来晚了,这真是:“起个大早,赶个晚集”,没办法,还是赶紧往前吧。在赶往圣源寺外的公路上,各村寨一队队“绕三”的队伍向圣源寺赶来。  相似文献   

13.
徐朝霞 《今日民族》2002,(11):12-14
在著名风景名胜地蝴蝶泉边,坐落着一个中国最大的白族聚居村——周城村:国道214线穿村而过;公路旁,村中央,那座气宇轩昂的典型白族建筑.以及照壁上那四个颇为自信的大字“秀甲天南”总是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过往行人如果你有兴趣就此下车驻足观看。你还能发现。那四个大字旁写有一诗“天生旅游处、地就白族村”。照壁左边是挂有“小康村”称号的大理石牌。右边是挂有“亿元村”称号的铜牌,这都是中共大理市委、市政府分别于1997年10月和1998年1月授予该村的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4.
在大理,如果你向当地人打听那对会说一口地道喜洲白族话的洋人夫妇,不用费很大的劲,准会有人告诉你,“不就是住在喜洲的那对‘老外’吗?那男的叫艾磊,他妻子叫苏玮雅。”最近,我在大理又听一些当地人在传说:“他们已经不在喜洲了,已经全家搬到剑川去了。”剑川县是个国定特困县,那里气候冷凉,作物生长缓慢,除了木雕手工业相对发达外,几乎没有什么工业。民风古朴,信息闭塞,加上几乎整个县城的人都说白语,我这个在外地生长的剑川白族人,每逢回到老家,在语言和风俗习惯上还真有些不适应。而这对“洋人”夫妇却放弃舒适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白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兄弟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和怒江州碧江、福贡两县、丽江专区兰坪县、昆明市郊等地,贵州省的水城、威宁、纳雍、赫章、安顺及云南宣威等县的“七姓民”,最近贵州省进行民族识别、批准自愿申请返本归源为白族。据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人数,全国有白族一百一十三万一千一百二十四人。解放前,大部分白族地区已进入封建社会,只有碧江、福贡的白族(勒墨人)“处于父系家庭公社末期阶段”,各白族地区仍然保留着明显的原始宗教的遗迹。 研究白族的自然崇拜,对研究白族的社会思想史,对白族人民摆脱宗教信仰的束缚,对贯彻党的宗教政策,对加速白族地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出世与入世     
我特别喜欢这样一段公案──一个叫道信的小沙弥,问三代师祖僧璨:“请大师慈悲,教导我解脱的法门!”大师问:“谁绑了你,你干吗要求解脱?”道信说:“没人绑我呀?”大师说:“既然没人绑你,你还求什么解脱的法门。”道信听了这番话后,顿觉开悟,成了四代师祖。这...  相似文献   

17.
十年光阴,她把“雅之道”品牌锻造成中国驰名商标;十年打拼,她将企业带入了全省龙头茶企业行列;十年历练,她从“少侠”变身为茶界的“女帅”。她,就是华安县政协委员、雅之道工贸公司董事长陈雅蓉。  相似文献   

18.
舒学昌曾说:人生如三道茶,代表了人生的三种境界。第一道茶,其味甚苦,代表的是人生的苦境,是人生的基础;第二道茶,苦中带甜,代表的是人生的甘境,它是对勤劳的肯定,对付出的回报,是收获的季节;第三道茶,淡淡有味,代表的是人生的淡境,可以漫看云卷云舒,闲看花开花谢。  相似文献   

19.
漫画与幽默     
一个商人问另一个商人,“你的广告有效果吗?”“当然,”他的同行回答。“上周我们登广告招聘一个更夫。第二天晚上我们就被抢劫了。”在比赛中,一个拳击手猛烈地击打空气但无法打中他的对手。“我干得怎么样?”在回合结束时他问教练。“很好,如果你这样坚持下去,”教练回答道,“他也许会感觉到气流并患上感冒。”一个数学家,一个生物学家和一个物理学家坐在一间咖啡馆里,他们注意到有两个人穿过街道走了进来。过了一会儿他们看见有三个人出去了。物理学家说,“我们的第一次计算是不精确的。”生物学家总结道,“他们一定是繁殖了…  相似文献   

20.
向光平 《当代广西》2005,(10):55-55
从职务犯罪的“重灾县”到廉政县,田林县“三道防线”的故事也就走出来了。开展警示教育筑牢思想防线“以权谋私可耻,廉洁奉公光荣”、“为了你的家庭幸福,请你自觉预防职务犯罪”。在田林县,只要你一打开县有线电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