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劳工组织的劳工政策框架集中体现在其通过的国际劳工公约中,并形成世界各国认同的国际劳工标准,作为国际劳工组织成员国劳工立法和劳工政策实施的依据。国际劳工组织的成员国虽然对国际劳工标准的批准享有"自主原则",  相似文献   

2.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尚不够完善,加上立法听证在我国刚刚开始起步,立法听证在实践中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是听证主体表现比较"懒"的问题,无论是听证主导机关,还是听证会的其他参与对象,都存在一个积极性不够的问题.其次,是听证客体比较"散"的问题.综合各地立法听证规则中关于适用事项范围的具体规定,听证客体的范围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混乱.再次,是听证内容比较"浅".实践中出现了听证机关对于听证重点、焦点问题的把握不够准确、而听证参加单位及个人准备对相关问题的分析及表达不够深入等问题.同时,听证制度还存在听证程序比较"乱",不够规范以及听证效力比较"软"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3.
金融监管的国际化是金融全球化的客观要求,包括监管主体的国际化、监管客体的国际化、监管标准和监管内容国际化以及监管理念的国际化,同时,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是金融监管国际化的前提与基础。我国要从调整监管理念、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参加监管国际合作、推动国内监管立法等几个方面加强对金融监管国际化的应对。  相似文献   

4.
在法定犯即将到来的时代,食品安全犯罪应适时地调整为刑法典与附属刑法相结合的立法模式。当前刑法对食品安全犯罪的立法调控范围过于狭窄,应拓宽食品安全犯罪的犯罪对象和行为方式。食品安全犯罪在法定刑设置上存在法定刑过于宽泛、非监禁刑与资格刑的阙失等诸多问题;在当前不能完全取消经济性、非暴力性犯罪死刑的情势下,将食品安全犯罪的死刑适用主体限定于"产品的生产者"较为妥当,以彰显严格限制、减少死刑适用的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入世,拉近了我国劳工界同国际劳工领域的距离。在劳动关系日趋国际化、社会对话范围不断扩大、国际劳工标准问题空前凸现的今天,关注国际劳工标准的由来和发展,比较我国劳动标准同国际劳工标准的差别和原因,趋利避害,及时应对,已是刻不容缓的一个重要课题。国际劳工组织是联合国历史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对各国劳工法带来挑战,一是资本的优势地位导致立法出现对劳工不利的倾向,二是政府为吸引外资而缺乏执法积极性。因此,应该加强和完善国际劳工立法,推动国际劳工标准的落实。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说明了什么是地方立法,分析了当前地方立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指出了法外"地方立法"与国家立法之间的微妙关系,并就国家与地方如何对待基层政府的"立法权"问题作了分析,认为国家应严格控制地方的立法权,地方政府也应掌握好立法权的度,应合法、合理地使用这一权力,以免与国家立法权发生冲突;最后,还指出了现行<立法法>在地方立法权的主体方面所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8.
加入WTO后我国外资银行监管立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加入WTO后我国在外资银行监管立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对我国外资银行监管立法提出应选择东道国与母国共同监管的原则;市场准入方面,应采取中国作为东道国与投资母国双重认同的制度;应立法解决目前外资银行的"超国民待遇"与"欠国民待遇"问题;在外资银行风险管理方面,应加强国际合作,并对外资银行的贷款投向作出政策性指导或必要的限制等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社会救助发展源远流长,已形成以基本生活救助为核心,以专项救助与临时救助为主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救助法律体系。但从当前社会救助立法理论研究和实践运行来看,我国社会救助存在立法层次低、标准不科学、救助方式过于单一等问题。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更新救助理念,提升立法层次,设计科学的社会救助标准,逐步提升救助水平,发展建立多元化救助方式,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理顺社会救助管理体系,提升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二元规范体系下,实现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的协调与衔接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大命题。二者的协调与衔接需要从立法立规、适用、合宪合法性审查等诸多场域展开。其中,在立规立法中的协调与衔接是实现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协调与衔接的前端机制。实现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在立法立规上的相互协调、动态衔接和良性互动需要做到以下三点:其一,立法立规前,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之间形成相对明晰的调整范围;其二,立法立规中,党内法规立规主体和国家法律制定主体的沟通协调;其三,立法立规后,两大规范体系动态运行的立法立规调整,即立法转化。  相似文献   

11.
利益视角下的生态补偿立法,在立法原则上,应坚持以生态利益的有效供给为核心,保护生态利益供给者的经济利益和补偿要体现利益公平;在立法目的上,生态补偿立法以实现生态利益的增加和有序流动为目的,因此,不能将生态补偿立法与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损害赔偿制度相混淆;在立法体例上,生态补偿所涉利益的跨区域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其适合采用中央立法、单独立法的立法体例;在立法内容上,应该设立开放型的法律主体体系、补偿义务公平分担体系以及有效的利益救济体系。  相似文献   

12.
国际刑事证据规则与我国刑事证据立法在模式、证据种类、证据的收集和披露、证据的采纳和评价、证明标准和证明责任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别,但其基本内涵对我国改进完善刑事证据立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参鉴价值。我国可在刑事证据立法的方向上借鉴国际刑事证据规则,即确立在证据采纳和评价上的自由原则和证据收集、出示和质证上的对抗式模式,具体制度上可借鉴证据种类、书面证言的采纳规则、证人保护措施等制度。  相似文献   

13.
论立法后评估回应之法的废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的废止,是立法主体依据一定职权和程序对现行法实施变动使其失去法的效力的专门活动.其发生根源在于法律绩效状况低劣,法的存在失去意义.在实践中,通常表现为"专项清理"与"集中清理"的立法活动形式,在主体、程序与方式上与其他形式的立法活动有着较大区别.我国宜进一步完善法的废止制度.  相似文献   

14.
国外政务公开立法体现出政务公开的主体宽泛、内容丰富、方式全面、程序明确、救济途径清晰的特点。我国政务公开总体上是制度供给不够,体现在制度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我国的政府政务公开制度构建应当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理念及经验。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不断健全与完善,涉水立法也是活跃和不断发展的。但是,从总体看,我国以流域为尺度的立法相对薄弱。通过分析我国流域立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结合式"流域立法模式的概念,分析了这种立法模式面临的主要困难及其突破,探索了这种立法模式的实现路径。流域立法模式研究旨在推进和完善流域立法,使我国的水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八个核心劳工公约为基轴,运用比较兼有实证的研究方法,从劳工结社权、平等就业权、强迫劳动及禁止童工四个方面较为详细地分析了我国劳动法律制度水平与国际核心劳工标准的差异,指出我国劳动法律制度水平与国际核心劳工标准不论是从总体上,还是从单个标准上,抑或是从相关标准的实践层面上,都有相当大的差距.正确认识这些差距是完善我国劳动法律制度、加强劳工保护的重要起点。  相似文献   

17.
法治理念下建设服务型政府,行政立法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当前,我国行政立法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立法观念上的"官本位"意识和"管制型"倾向,立法内容和立法程序中不利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问题或环节.加强行政立法工作为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法制保障的对策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立法观,改革和完善立法模式,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违宪审查制度,妥善解决法律法规冲突问题,提高公民参与行政立法的程度,建立健全行政立法信息公开制度,完善行政立法听证制度,加强对行政立法的监督,等等.  相似文献   

18.
陈洪娇 《学理论》2012,(31):118-119
地方立法的地方性特征是地方立法的灵魂。地方社会救助立法当然也应该把握好地方性这一特征,以明确地方立法相对于中央立法的定位,防止照搬照抄上位法和同位阶法的地方"二次立法"的出现,使地方社会救助立法应有的作用和价值得以发挥。地方社会救助立法的地方性特征应在立法主体、立法权限和立法内容上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19.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升级版。人们讨论贸易竞争的公平时,总绕不开国际劳工标准。绕不开,就只有直面。直面国际劳工标准,我们面对的最大挑战,不是体制机制,而是观念。只有解决观念问题,才能变被动为主动,了解规则,并为参与规则的制定创造条件。自贸区建设是从"与国际接轨"走向"推动规则演化"的新阶段。劳动关系三方要把先行试验和压力测试当作全面系统学习和研究国际劳工标准的过程,完善劳动关系调整的法律、体制机制的过程,在劳工和社会发展领域,与世界同步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省级地方政府立法是我国立法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法制建设和整个国家生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伴随着我国省级地方政府立法数量的不断增加,省级地方政府立法的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主要是省级地方政府立法权限范围不明确。进一步规范我国省级地方政府立法权限,完善省级地方政府立法成为当务之急,为此,应加强各立法主体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扩大公众参与;完善立法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