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经让闽北建瓯市的城镇居民闻之色变的“蓝蝴蝶”——女贼梅萍终于被缉捕归案,送到位于福州郊区的福建省女子监狱来服刑,她将在这里度过8年的铁窗生活。由于“蓝蝴蝶”的“名声”不小,又是我的同乡,于是我决定前往省女子监狱对她进行采访。正当我准备出发时,遇见了在福州国华酒店当保安的建瓯老乡杨军,杨军特会讲故事而且讲得特神秘又很有悬念。  相似文献   

2.
龙儒文 《政府法制》2012,(23):19-19
当下“裸捐”已成为人们交谈和网络媒体的热门话题和词语之一。据史料记载,早在1932年,也曾发生过类似现在“裸捐”的事件,某人将自己的家产全部捐给社会慈善教育事业。这位“裸捐”者就是担任过民国总理的熊希龄。  相似文献   

3.
大事小情“一把抓”,决策拍板“一言堂”,财政花钱“一支笔”,选人用人“一句话”,长期以来,由于“一把手”权力过大,缺乏监督,成了腐败滋生的肥沃土壤。  相似文献   

4.
1919年,弘一法师给好友夏丐尊写了一幅字“知止”。彼时,他在杭州虎跑寺出家已有一年零一个月了。 在事业和人生的转折点,一个人一定要懂得“知止”的含义。知止——知道停止世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过不了的河过不了的河,掉头而回,也是一种智慧。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我写过一篇文章,讲当下的一些学会、协会、社团,热哀于编织各种各样的荣誉帽子出售,变成了“帽子公司”。只要你愿意出钱,什么“英才”“名人”“脊梁”等等的“帽子”,可以任你挑选。尽管一些“帽子”与“头寸”明显不合,比如将“百强县”的“帽子”戴在贫困县的头上,但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只要买方愿买,卖方是照卖不误的。出售假的荣誉“帽子”,玷污了真正的荣誉,是精神领域的一种严重的假冒伪劣,应严加查处。  相似文献   

6.
“之前警方一直没找过我,我手机也一直开着,号码也没换过,突然有一天就成网上逃犯了”。回忆起3个月来的遭遇,章义平仍心有余悸。章义平,一位在湖南经商的浙江人,因为一起“涉税”案件被湖南岳阳警方“网上追逃”。  相似文献   

7.
胡璐曼 《江淮法治》2012,(24):38-39
“打是亲骂是爱”是一种野蛮的教育理念,随着“虎妈”、“狼爸”、“鹰爸”的不断涌现。有关现行教育制度与中国传统式教育的博弈也日趋激烈  相似文献   

8.
张士怀 《中国监察》2009,(14):64-64
老纪这天从市区办完事回到“两规”工作点,已是晚上八点多钟。负责“两规”点联络工作的小易向他报告了一件事:“两规”对象叶某的家人今天送来了一些水果。“什么水果?”老纪问。“一些桃子,一些梨。”“怎么处理的?”“已拿给叶某了。”接着小易又补充道:“检查过,没有问题。”  相似文献   

9.
张鸣 《政府法制》2010,(9):12-13
现在关于“二代”的说法很流行,有“富二代”,“贫二代”,还有“官二代”。其中,似乎“官二代”霉头最大,在网上几乎是骂声一片,跟现实中弥漫的仇官氛围遥相呼应。  相似文献   

10.
柳萌 《中国监察》2010,(21):61-61
偶然读到一则消息:一位领导干部在一次组织部门会议上,说要“三个方面留人”,一日“事业留人”,二日“感情留入”,三日“待遇留人”。这三方面的留人对策,尤其是“感情留人”,我看后颇有感触,曾接触过的那些官员,有情者与无情者,立刻都呈现眼前。  相似文献   

11.
一批在职和离职的高官兼职高校成为现今政坛的一种新景象。 2009年12月12日,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受聘中央美院客座教授、客座博士生导师。这天,他从该院院长潘公凯手中接过了聘书,院方聘其“教书”的理由是:“在城市建设、规划等方面有卓越成果。”仅此缘由,中央美院就让一个从未教过书,也没有学过美术的行政官员与美术教授扯上了关系。  相似文献   

12.
孙瑞灼 《江淮法治》2008,(19):56-56
近期,被称为“范跑跑”的中学老师范美忠着实引发了一场不小的“地震”,有关他的报道频繁见诸媒体。论争之声不绝于耳,人们在呼唤教师职业的社会责任意识的同时,也对我国的教育现状提出了种种期望与要求。本期“百姓呼声”刊登的就是一组有关师德探讨及教育公平的短文。从这些文章的观点可以看出。教育体制改革需要投入资金、培养人才。更需要制度创新与刚性规范。  相似文献   

13.
珍贵的小红花 从女儿圆圆4岁起,我给她弄了一个小本,专门记她做的好事。小本不大,每页只记一件事。所记事情都很简单,基本只有几个字,例如“收好玩具”、“扔垃圾”、“自己编故事”、“晚上独自去厨房开灯拿牙签”、“学会认钟表”等。每页都用红笔画一朵小红花——这就是给她的奖励。我们把小本叫做“记功簿”。我发现每次给圆圆“记功”时,她都非常高兴。隔一段时间就会去数数自己得了多少朵小红花。  相似文献   

14.
一位高考落榜的少女,不甘心留在农村过贫穷的生活,和同乡女孩来到城市寻梦。一心想赚大钱,过上幸福生活的她,眼见在打工过程中难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同乡女孩的鼓动下。她最终选择了一条“捷径”——替富翁“代孕”生子。  相似文献   

15.
邱竹  黄婕 《政府法制》2009,(16):19-19
如果你去过沈从文笔下景色宜人、民风淳朴的边城古镇,有很大的几率会在街边发现一间看起来破旧不堪的警务室,这间看起来“摇摇欲坠”的占老建筑物,就是近日被网友们关注的“史上最寒酸警务室”,网友们感叹“这才叫一警当关,万贼莫开”。  相似文献   

16.
胡健 《法治与社会》2009,(11):80-80,F0003
在立法会实习时,有一天法律部的秘书兴冲冲地过来说,明天议员要接待一个“规模很大”的申诉,你们要不要去看看?怕我们不明白她的意思,又补充了一句:就是议员去“接访”!  相似文献   

17.
轰动互联网的“躲猫猫”事件,让一个由官方牵头组织的“网民调查委员会”一夜成名。可也仅仅过了一夜,这个委员会就草草收场。一天走马观花的考察,一份并未超出警方通报的报告,流星般的网民调查委员会非但没有解开“躲猫猫”之谜,反而带来新的问号。  相似文献   

18.
《辞海》对“汉奸”一词的解释是:本指汉族的败类,现在泛指中华民族的叛徒。“汉奸”发源于汉族正式形成的汉朝,因此,“汉奸”既指汉族的败类,同时也指汉朝的败类。然而。理应发源于汉朝的“汉奸”一词,在汉朝却从来没有出现过;不同于后世,一做“汉奸”就遗臭万年,汉朝的“败类”在汉朝也没有受到过多的指责,甚至对待铁定坐稳了“汉奸”位置的人还不乏同情。毫无疑问,“汉奸”这一对固定人群的称谓,  相似文献   

19.
亦明 《政府法制》2012,(26):48-48
世界上的“李鬼”真的是很多,不仅李逵遇到过,高尔基也遇到过。 有一年,高尔基出访意大利,在一座小城里看到一张海报,上面写着:“今天剧院将上演苏联大作家高尔基的话剧《敌人》,演出后高尔基将亲自登台与观众见面。”高尔基感到很吃惊,因为没人知道他已来到这座城市。  相似文献   

20.
为过上风光无限的“新生活”,女儿冒充移动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招摇撞骗,父亲扮演“职业介绍所所长”四处兜揽“人才”求财进贡,渴求一份体面工作的善良市民,不惜节衣缩食多方筹钱“疏通关系”,不料在同城熟人社交圈,懵懵懂懂地过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愚人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