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问题。要顺利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实践,必须充分认识和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规律。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落脚点,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实践的内在规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思想保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要旨是把中国社会的现实和具体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紧密结合,这一过程包含着多重理论和实践维度。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阶段性理论成果对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提供了新的逻辑支撑,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巨大的哲学价值、文化价值和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也是一个一脉相承的过程。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看,一脉相承体现在五个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当前,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脉相承性,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的新理论;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等一系列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阶段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新的认识成果;理论联系实际,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5.
王超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13(5):136-137,142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新中国成立前的革命岁月中,逐渐走出了一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潮引领中国人民走向革命胜利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思潮引领的表现,笔者拟从政治、经济、理论三个方面加以阐述。最后得出结论,即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思潮的引领,不仅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得出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且又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乃至广大人民群众,使之成为战胜敌人的有力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三个基本问题紧密相联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水平的提高,正是通过对这三个基本问题思考的深化和理论的发展来实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本身蕴含着把握规律的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形态如何通过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行动,实现它对当代中国的真理价值,集中表现为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改革开放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同质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整合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最重要的基础。中国共产党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迈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步伐。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也是前后相衔接、一脉相承的发展过程。系统梳理6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全面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续推向前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对于现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性贡献,可以用毛泽东思想的根本内涵加以概括: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革命经验马克思主义化。毛泽东的“两化”贡献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基础。实现马克思主义“两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长期任务,必须“与时并进”。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发展历史,就是提出并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不断走向前进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解决中国问题,并不断总结经验与教训,进行理论创新,形成具有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与实践特色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两者相互交织,彼此不可分割,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两个确立”。“两个确立”是马克思主义权威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理论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群众理论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统一,是实践逻辑与理论逻辑的统一。“两个确立”的四重统一意蕴对在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新时代各项事业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贯穿井冈山道路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根红线,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两条根本道路的实质和真谛,就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8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已积累、总结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和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2.
进入小康社会之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此之前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可以称为列宁主义中国化的阶段。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众多派别之一,列宁主义曾经最为适合中国国情。现在,随着中国国情的变化,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更加广泛的马克思主义视野的时期。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重大成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国家政权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规律,巩固和扩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群众基础的一项重大举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法律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新贡献。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需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新中国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动力。深入地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发展趋势以及特点和规律,是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长期的和根本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改革开放的新局面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开启,一部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改革开放的实践,形成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内容,它为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历史空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多个重大战略思想的构成特征,表明了这个理论体系具有党的理论创新实践中整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阶段性成果的功能。具体表现为它的主题一致性、思想连贯性、内容交融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关联最紧密的体现就是"特色"两个字。实践特色、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任何真正的理论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应然逻辑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的理论形态,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应然逻辑不仅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理论建构过程,也是一个从继承到创新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应然逻辑表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理。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达到理论和实践、主观和客观、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应然逻辑,也是改革开放实践进程中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思想的活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形态。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形态是在与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形态的斗争中形成的。中央苏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形态与马克思主义经典同质、同根、同势,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质的规定性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路径,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关系。在当代中国,要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就必须回到马克思,"以马解马";就必须立足现实,"以中解马";就必须皈依传统,依托民族文化;就必须深入群众,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在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解决好的两个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相互衔接,互相促进,各有侧重,既不能等同,也不能相互取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大众化的前提,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