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当前改善民生的重要着力点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事业。本文因此对完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问题进行探讨。首先指出分析当前我国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在以上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推进城镇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措施,对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现阶段我们要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3.
《求是》2015,(7)
<正>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现代工业化社会化解各种社会风险的重要制度手段,对外支撑企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对内是社会稳定器和安全网,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已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但这一制度体系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何结合中国国情,汲取国际上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改革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不断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4.
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能否顺利实现体制转轨,取决于能否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社会保障缺乏长远性考虑,二是制度建设和概念提法混乱。要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就要加强社会保险学理论的研究、探索,在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构建社会保障总体框架,努力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  相似文献   

5.
有什么样的价值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制度和政策。综观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过程,实际上是社会保障领域"公平"价值理念逐步明晰和回归的过程,但目前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仍然存在价值理念多元化甚至互相矛盾的问题,制约着社会保障功能的实现。因此,只有树立"更加注重公平"的价值理念,才能实现"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6.
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的安全阀和减震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可以使我们"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建立"多元-统一模式"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可行选择。  相似文献   

7.
社会保障监督体系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保障监督体系是整个社会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社会保障制度健康发展并发挥其积极意义的重要保证。本文就我国社会保障监督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谈了自己的看法,并提出一些具体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建国以来,我国在城市和农村采取不同的社会政策,"城乡分治,一国两策",逐步形成了"二元社会保障体系".在新的历史时期,农村传统的保障模式受到了严峻挑战.重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成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差距,实现社会公平与社会公正,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浙江省长兴县通过建立农村五保对象的集中供养制度、农村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特别是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等,在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等方面展开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长兴经验表明,在当前,我们必须构建一个和谐发展型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即以社会保险为主体,覆盖城乡,保障水平多层次,保障方式多样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法制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
冷战后,英国对陷入困境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模式、目标、责任承担和发展机制等多个方面的做了调整,并收到了积极地效果.英国和我国虽然在国情和社会保障制度发展阶段上存在很大差异,但它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对我国正在发展的社会保障制度却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完善江西省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亮明  徐健 《求实》2005,(11):54-56
江西社会保障法制建设工作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步,经过十年的发展,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已基本形成,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失业保险的作用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在促进经济发展、推进改革开放、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不可忽视的是,我省社会保障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法制建设,推进社会保障事业的完善和进步。  相似文献   

11.
当前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8年改革以来,中国已逐步建立起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并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但是,受基本国情的限制,中国的劳动就业日益面临严峻的挑战,而这一挑战更使得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成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针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必须采取综合治理的应对措施,继续推进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的稳健改革。  相似文献   

12.
社会公平问题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是政治学和行政管理学历来研究的重要课题。和谐社会背景下完善社会公平问题必须进一步发展社会生产力、注意弱势群体的利益保护、加强社会分配制度改革和公平保障制度建设以及加强相关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经济从 1997年开始 ,已经连续 5年GDP增长处于 7%~ 8%的水平 ,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原因是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一些问题。但是 ,只要我们努力解决以下问题 ,就完全可能在未来 2 0年~ 30年甚至半个世纪的较长的时间里 ,把我国经济维持在较高的增长水平上 :1、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2、推动金融体制改革。 3、加快社会保障体制改革。 4、减少第三产业的进入壁垒。 5、推动教育体制改革。 6、反思、改革传统的扶植农业的政策。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四川省成都市农村女性劳动力迁移流动情况的抽样调查为基础,通过数据统计描述,归纳四川省农村女性劳动力迁移流动呈现的基本特征及其目前的弱势处境,提出应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强化政府保护农村女性劳动力的职能,加强农村女性的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农村女性劳动力素质,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从而促进四川省农村女性劳动力良性迁移流动。  相似文献   

15.
城乡不平等是指我国农民相对于城市居民而言在社会、经济、法律等方面享有不对等的待遇和权益。这种城乡不平等的现状具体表现为: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剥夺了农民迁徙和居庄的自由;农民承受着不该由他们承担的重负;长期存在的“剪刀差”损害了农民的利益;社会保障制度只面向城市居民,而农民则被长期排斥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在城市建设用地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城市剥夺农村的现象。这种城乡不平等的成因主要有社会历史根源、经济根源和具体制度的根源等。为此,要消除城乡的不平等就必须树立城乡平等理念,并对重城轻乡的政策走向予以调整;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迁徙流动和选择住所的权利;要从体制上解决农民负担沉重的问题;把农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为农民构建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切实加大国家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16.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存在着社会保障层次低、覆盖面窄、管理分散、社会化程度低、保障功能差等问题,使得占绝大多数的农民处于社会保障的边缘,得不到真正的保障。为此,应从我国实际出发,分层次地推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尽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法律体系,拓宽基金来源渠道,提升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的“造血功能”,使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规范化、系统化。  相似文献   

17.
我国弱势群体的制度特征及制度化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改革中形成的弱势群体具有群体同质性和弱势因素高度重合性两大制度特征。由于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相对稳定,而改革过程中新的弱势群体还会持续生成,所以在社会保障制度与社会实际之间必然存在着滞后效应,表现为城市中以单位为载体的保障和农村社会保障的基本空白,已经不能为弱势群体提供全面的保障。目前的制度设计应当以住房、大病保险和教育保险为立足点,同时加强制度创新,以组织建设提升新弱势群体的社会资本,增强这些群体自我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物质帮助权与社会保障制度尽管都是对生活有困难的人提供的救助和保障,但两者的含义不完全相同。我国宪法扶贫帮困的规定可以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经历了物质帮助权的确立、倒退和恢复,第二阶段则由物质帮助权发展到社会保障。2004年宪法确认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后,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在制度上加以完善,而且需要在管理机构、管理操作上 予以完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担负着落实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管理社会保险事业的重任,关系到完善社 会保障体系这项重大改革的成败。  相似文献   

20.
中国国企改制中"内部人控制"生成的问题,造成大量国有资产的流失,继而引发一定层面的社会不满。国企内部人控制问题的解决,除了既有的市场治理机制中产权改革,更要注重政策、法律、社会保障等非市场治理机制——制度层次创新的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